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6.00
折扣购买: 沧桑无语/名家散文中学生读本
ISBN: 9787547302255
王充闾,辽宁盘山人。曾任辽宁省委**、宣传部长,辽宁省人大**会副主任,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团委员,中国作协第七届名誉委员,辽宁省作协**、名誉**,兼任南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散文集《清风白水》、《面对历史的苍茫》、《沧桑无语》、《何处是归程》等20种,“王充闾作品系列”《寂寞濠梁》《文明的征服》《西厢里的房客》《一夜芳邻》《山城的静中消息》《天凉好个秋》《我有诗魂招不得》七种,诗词集《鸿爪春泥》,学术著作《诗有灵犀》等。散文集《春宽梦窄》获**届鲁迅文学奖。
终古凝眉 那两弯似蹙非蹙、轻颦不展的凝眉,刀镌斧削一般深 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象中的易安居士,竟然是这 样,其实,也应该是这样。 斜阳影里,八咏楼头。站在她长身玉立、瘦影茕独的 雕像前,我久久地凝望着,沉思着。似乎渐渐地领悟了或 者说捕捉到了她那饱蕴着凄清之美的喷珠漱玉的词章的神 髓。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我暗诵着她流寓金华时题咏的,现时书写在塑像后面 巨幅诗屏上的这首七*。 八咏楼坐落在金华市区的东南隅,是一组集亭台楼阁 于一体的风格独特的建筑。楼高数丈,坐北朝南,耸立在 高阜台基上。登上百余级石阶,凭栏眺望,南山列嶂,双 溪蜿蜒,眼前展现出的画卷,俨然一幅宋人的青绿山水。 八咏楼初名玄畅楼,为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时 任东阳郡太守的沈约所建,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因 为沈约曾在楼上题写过八咏诗,状写其愁苦悲凉的意绪, 后人遂就此名之。唐宋以降,李白、崔颢、崔融、严维、 吕祖谦、唐仲友等诗人骚客,都曾登楼吟咏,畅抒怀抱, 一时云蒸霞映,蔚为壮观,遂使它成为浙中一带具有深层 文化积淀的**人文景观。当然,要就写得苍凉、凝重, 大气磅礴,堪称千古*唱这一点来看,易安居士的这首题 诗当为压卷之作。 在创作上,易安谨遵以诗言志、以词抒情的固有传统 。在其有限的传世诗篇中,这一首是颇具代表性的。际此 强敌入境,国脉衰微如缕的艰难时世,漫天匝地、塞臆填 胸的只有茫茫无际的国恨家愁。“愁”字为全篇点睛之笔 。 现今的八咏楼为清代建筑,前有亭廊,重檐歇山顶, 亭内塑有沈约胸像,壁间综合介绍了建楼的历史;后面是 一组三进两廊的硬山顶木架结构,展厅气势闳阔,朱红的 楹柱托举着高大的屋顶,正中悬挂着郭沫若手书的“一代 词人”匾额,下方是一座雪白的易安居士雕像,四周陈列 着她的生平经历和诗词文赋代表作品。 这种前轻后重、喧宾夺主的现象十分耐人寻味,它使 人联想到成都的武侯祠,明明是昭烈庙,里面却主要陈列 着诸葛武侯的文物。说来道理也很简单,“诸葛大名垂宇 宙”,他的声望要高出先主刘备许多。较之沈约,李清照 在后人心目中也是如此。叙述与解释历史,必然带有叙述 主体的选择、判断的痕迹。历史不能回避也无法拒*后人 的当代阐释,它的影子总要打在现实上。 拾级步下层楼,我们穿街越巷来到了婺江的双溪口。 此间为武义江与义乌江两水交汇之处,故得名双溪。婺江 流到这里,江面陡然变宽,水域十分开阔,所以,沈约在 《八咏楼》诗中有“两溪共一泻,水浩望如空”之句。现 在处于枯水季节,尽管水量还不算少,流势却显得纾徐、 平缓,已经见不到当年那种双流急泻,烟波浩渺的气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