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钱找到你

让钱找到你
作者: 吴淡如
出版社: 国际文化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3.04
折扣购买: 让钱找到你
ISBN: 9787512507371

作者简介

吴淡如,台湾知名作家及节目主持人。台大法律系学士、台大中文研究所、台大EMBA双硕士。连续5年获得金石堂最佳畅销女作家第1名,享有“台湾畅销书天后”的美誉。 淡如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写作、主持、理财、旅行、创业等诸多方面都非常出色,多彩多姿的生活也令很多女性艳羡。近年来历经结婚、生子的人生重要转折,在过好一个人的生活之后,更进一步做到了婚姻幸福、人生圆满,堪称“完美女性代言人”。 淡如的作品大多以励志、爱情为主,但并非为了迎合市场口味,而是希望把自己对于人生的丰富经验、坦诚的生命价值观与喜爱她的读者一起分享,提供读者思考学习的目标和励志方向,因而深受读者喜爱。 另著有《我不要我的人生,再错过这美好》《没有在一起,也好》《吴淡如超人气说话术》《嫁给谁都幸福》《不生气的技术》《成全自己》等畅销书。

内容简介

别做个“什么都想赚”的投机者 金钱就像海水,喝得愈多,愈渴。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有一只母狐狸刚生下一窝小狐狸,嘲笑母狮子说 :“看,我比你会生,你一胎只生一只。” 母狮笑道:“是,只有一只,但生的是狮子。” 这是伊索寓言里短小的一篇。告诉我们不要只重 视量,“质”永远比“量”重要。 这个故事向来让我有许多联想。 用此来谈人:做一个质量好的人很重要。养一个 会打猎的孩子(狮子)当然比生一堆等着吃腐肉的孩 子(狐狸)强;做一个有用的人当然比当乌合之众之 一要强。有个有能力的人当朋友当然比有一大堆酒肉 朋友好。 用此来谈工作:做一个好工作,比什么工作都做 重要。 就算你找到一个好工作,有个好专长,你也不能 你会的什么都接,大家应该常听到“以价制量”这件 事吧? 用此来谈钱:你不应该只是立志大赚钱,这样的 立志是没有方向性的,你应该找到一种专长来赚有质 量的钱。 人到中年后,我在金钱世界悟到的事实是,如果 你东赚西赚加减赚,看到哪儿有赚就去赚,无头苍蝇 迟早有一天会把自己弄到晕倒在地,累死而已。 确定方向,路就不会太远。赚钱最重要是要有质 量,有方向。不要只想着“多多益善”。 多年的媒体生涯,我访问到了很多所谓的“有钱 人”。 我对有钱人的定义是:白手起家,各行各业的成 功人士,而且有相当资产者。 所谓有相当资产,大概都要在三亿以上,才算是 台湾所谓的有钱人。亿万富翁并不稀奇,因为在台北 ,只要你曾经买对过一间房子,又刚好买对区的话, 就会有上亿资产。--如果你到过某些好区找过二手 房,你一定会发现很多已退休的婆婆,最大的资产就 是她现在住的那间房子。但手上未必有其他可调度的 现金,也没有每个月会进帐的盈余,金钱上未必会宽 裕到哪里去。 这所谓的“有钱人”也不包括一些有相当知名度 ,但在财富上相对显得和名不太能对称的人士。比如 说某些媒体红人,知名教授,大部份艺人…… 当然,那些靠祖先积德的田侨仔(继承土地者和 巨大事业者),和中乐透头奖者也不算。其实不劳而 获者其实会在理财上碰到更艰巨的挑战。 我简单的研究“是什么动力让他们变有钱的”, 发现大概只有下列两种: 第一种是“从小立志要赚大钱的人”。这类型的 人,可能从小生活困苦,遭人白眼,因为穷听过一些 难听的话,所以立志要赚钱,本身也有一些聪明的赚 钱嗅觉。台湾话所说的:“生意仔歹生。”天生会做 生意的孩子很难生,说的就是这种人。 这样的人的特色是,为了赚钱是可以拼命的,什 么粗活也做过,最后“试”到或“碰”到一个让他们 赚钱的方向。不过,他们未必会因为钱而活得很好。 如果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变得好大喜功,或过度扩张投 资的广度的话,是否能长长久久的持盈保泰将会变成 他们最大难题。 要是后来没有发展出一门有质量经营哲学与做人 做事原则的话,还是一直唯利是图的话,很容易树倒 猢狲散。比如以前的所谓股市天王、专靠内线交易或 靠着钻法令漏洞致富者、砂石业者…… 第二种是“被钱找上门的人”。这类型的人是专 业人士。在这一类里,我见过当了老板的发明家、软 件工程师、房地产专业人士(建商是大宗)、证券分 析师、餐饮业或各服务业老板…… 他们多半拥有某种专业(常跟学校所学无关), 而是在“做中学,学中做”学来的,得来某种别人没 有的特殊技能。 绝大多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而不是在别人手上 工作。(在别人手下工作,四十岁年薪台币千万已经 很高,但全台湾寥寥可数,如果没有业外投资长才, 想要有三亿资产真的还满难。) 认真是他们的特质。所谓认真,是尽力的想把一 件事做到最好,并且积极改善某种流程。 当然,我也看过很多“混合型”的人--出自困 苦环境,从小为贫穷所逼。困苦的环境成为他们的最 好警惕,因为没有回头路,更加坚定训练自己做人做 事能力,以期许能够出人头地或赚得安身立命之所。 他们靠累积赚得财富,以及某种人生的坚定信仰。 不是只凭一时“可以赚钱的嗅觉”而成功致富者 ,我都将之归类于第二种。 有趣的是,这种“被钱找上门”的人,本来也没 有立志要赚很多很多钱,刚开始的愿望也许很小:只 想买间房子给妈妈或家人住之类的……但他们都有一 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乐在工作。 更有趣的是,他们在创业或决定全力投入的初期 ,都是被家人和亲人极反对的。为什么反对?因为, 当他想要开创与众不同的新局时,他就像是“狐狸窝 里忽然出生的老虎”。亲朋好友一时没法接受他要出 去“打猎”的事实。 我记得有一次访问春水堂的老板刘汉介先生,他 说,当他辞去好不容易考上的公务员,想要开茶店时 ,几乎顶上“不孝”的沉重罪名。 P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