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79.90
折扣价: 52.73
折扣购买: 牛津中世纪欧洲史(精)/牛津欧洲史
ISBN: 9787547740217
第一章 罗马帝国地中海 地区的变迁,400—900年 托马斯·布朗 古代地中海世界的式微 在4世纪的晚期,处于地 中海地区的罗马帝国核心部 位尚无任何发生剧变的迹象 。3世纪的动乱被军队出身 的皇帝制止,他们的改革护 卫了帝国的边界,造就了稳 定的政治局面。在君士坦丁 大帝皈依之后,基督教的地 位已经十分稳固。他对艺术 和建筑项目的慷慨支持显示 了帝国在重新振兴以后拥有 的财富和自信。 不过,在395年皇帝狄奥 多西一世去世以后,帝国拉 丁化和希腊化部分之间的分 裂变得更加明显了。在文化 成就、经济繁盛程度、城市 的数量和规模等方面,东方 要远远超出西方。高卢和不 列颠只能举出114座城镇, 而东方则拥有900多座作为 政治和经济中心的繁荣城市 。在东方,由于希腊化传统 加强了帝王崇拜和对专制权 力的美化,无论是帝国可调 用的资源,还是在意识形态 上对帝国的支持,都要比西 方强大得多。埃及的纸草文 献和叙利亚村落的出土遗址 都说明了当时东方农业的繁 荣,这与意大利使用奴隶的 大庄园和高卢的农民小屋形 成鲜明对照。东方社会相对 来说更重视个人能力,忠诚 和有能力的官员选拔自地方 城市的精英;而在西方,即 便是皇帝在4世纪任命的那 些所谓“新人”也迅速地接受 了元老院贵族的权力、传统 和傲慢。在东方,那些有学 识的主教和传教者强化了人 们对基督教帝国理想的忠诚 ,这一帝国被认为是出自上 帝的恩赐;而在西方,基督 教的地位还没有那么牢固, 而且教会还削弱了人们对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