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3.20
折扣购买: 用心守护--心理援助志愿者心情故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5·12心理援助丛书
ISBN: 9787030243959
2008年7月以前,我是一名普通老师,2008年7月到四川后,我是一名 普通的心理志愿者。赴川后,我一直在中科院心理所心理援助北川工作站 工作,算起来我已经在工作站服务时间快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回想 起这大半年来的志愿者生活,一时间思绪万千,竟不知从何 一、“走后门”首次入川 2008年5.12之后,我一直在关注四川的灾情,一边感叹着上苍的无情 ,一边又在唏嘘着人间的温情。当我从电视里看到心理志愿者的身影出现 在灾区时,我的内心更加波动起来,我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也想到灾 区奉献一把,我也想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力。带着这样美好的心愿,我投了 简历到相关的心理援助机构,可惜一直没有被筛选上,那一段时间我一直 觉得心里挺遗憾的,但丝毫没有减轻关注灾区的热情。转眼到了七月份, 我放暑假了。我又一次想到了要到灾区去做一点事。刚好我们淮安的黄飞 老师正在中科院心理所绵阳北川站做心理志愿者工作。我联系上了他,请 他帮我向站里老师提出入川的申请,看是否能给我一次到四川做志愿者的 机会,终于在忐忑不安中接到了黄飞老师的电话,中科院心理所的老师同 意了我的申请。没有想到,这一次走了老乡的“后门,’竟然可以成行了 。没有多想,赶紧收拾行装,到学校请假。没有想到的事,学校对我入川 的事情竟然很不高兴。现在想来,领导的考虑也是可以理解的。万一你到 灾区出了事,学校怎么能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尽管学校领导反对,但是我 还是坚持了自己到北川的想法。 在我的执著努力下,我于7月11日踏上了入川的旅程。从双流机场到绵 阳的路上,我想象灾区是一派残垣断壁、荒凉凄清的景象,可沿途的景象 让我惊讶:青山依旧、古屋依旧、人依旧,三三两两的村民安静地坐在防 震棚前拉家常、论庄稼,半大的孩子背着竹篓赶着水牛悠然走在青青的田 埂上,房前屋后飘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高高低低的水田里有农人在劳作, 如果不是沿途许许多多的抗震救灾标语提醒这是重震区,两个月前这里发 生了8.0级地震,你会误认为是穿行在如画的江南乡村。看来想象为虚,眼 见为实,灾区人民生产生活恢复如旧,在全世界人民的鼎力想助下,在13 亿同胞共同努力下,绵阳正在康复,绵阳人民也正在康复,我感到心情不 再那样沉重。终于到了绵阳,做好住进帐篷的准备,可是队长告诉我们, 今天在绵阳住下来,明天有中科院龙迪老师给我们志愿者进行工作前的培 训。听了队长的话,我感到心里有一丝失落。 7月13日,所有绵阳北川站的志愿者在工作站负责人史老师、付老师、 辛老师的带领下返回北川第三灾民安置点,早上七点从西南科技大学准时 出发,我们坐的小面包车时而上山时而下山,时而八十度大转弯,时而小 心翼翼地驶过地震损毁的路段,我从窗口迫切地向外看去,终于越是靠近 安县临时安置点房子损毁的越厉害,地震时滚落的巨石静静地躺在山脚、 农田里。可是你能想象吗?这些巨石在两个月前轻而易举地碾平了山脚的 房屋,糟蹋了庄稼,造成了成千上万户财散人亡的悲剧。 在思绪飘忽间就到了安县永安镇跃进村六组北川灾民第三安置点。 8:30左右,太阳似乎被大山藏起来了,再看看我们的帐篷是一个3.7m× 3.2m大小的塑料帐篷,帐篷里面已经垫高,又铺上了红砖,靠里边的地上 铺上了棕垫用来防潮,棕垫上还有草席,帐篷的一角还有几床前批志愿者 留下的薄被,夏天常用的药品。这就是我们志愿者住的帐篷。 经过了解,我知道第三安置点临时驻扎着268顶帐篷,人住1428人左右 。所有人住的群众全部来自北川县受灾最为严重的曲山镇和漩坪乡。每一 个群众的心里都有不同程度的创伤。这将是我要工作、服务的地方了。 1.第一阶段的工作:走访群众 在安置点的生活是清苦而又忙碌的。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身开始在帐 篷区里做走访工作,晚上点在安置点的小溪边上开会,为什么选在这里呢 ?原因有两个:第一,帐篷里还很热;第=,帐篷里坐不下二十多个志愿者 。每晚例会的时候工作站的史老师、付老师就会坐下来和志愿者一起交流 。对当天工作的讨论、总结,给志愿者们做心理督导工作。每天例会时, 所有志愿者都会拿上笔记本认认真真地记录下当天的工作总结,同时也将 老师那里反馈的专业知识消化到工作中去。史老师、付老师说:灾区的人 民创伤是非常深的,我们作为志愿者到这里来,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有些群众的创伤也许是你驾驭不了的。要记住“倾听就是治疗,聆听就是 共情”,大家牢记老师的教诲,在工作中努力去实践这个工作方针。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