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伯恩博物志(精) 附书签

塞尔伯恩博物志(精) 附书签
作者: (英)吉尔伯特·怀特|译者:梅静
出版社: 上海文化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6.80
折扣购买: 塞尔伯恩博物志(精) 附书签
ISBN: 9787553516141

作者简介

吉尔伯特·怀特(1720.7.18-1793.6.26) 博物学家,鸟类学者 1720年7月出生于英国塞尔伯恩 1739年进入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离校后环游英国近15年,后回塞尔伯恩担任副牧师 1751年开始记录“花园历”和“博物学家日历” 1789年出版《塞尔伯恩博物志》 1793年6月去世 译者: 梅静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从译十年,善于揣摩文字,重现原作神韵。译有《鹿苑长春》《柳林风声》《布谷鸟的呼唤》等四十余部作品。

内容简介

第一封 塞尔伯恩教区位于北纬51度、伦敦西南约50英里处,坐落在汉普希尔郡最东端,与萨塞克斯郡接壤,距萨里郡不远,几乎处在奥尔顿和彼得斯菲尔德两镇的正中间。塞尔伯恩面积辽阔,并与另外十二个教区接壤,其中包括萨塞克斯郡的特罗顿和罗盖特。由南至西,这十二个教区依次为:埃姆肖特、牛顿·瓦朗斯、法灵登、哈特利·莫德维、大沃德勒哈姆、金斯利、海德利、博拉姆肖特、特罗顿、罗盖特、利斯及格雷特姆。塞尔伯恩教区的土壤复杂多样,堪比该地的风景和地形。教区西南是一片广阔的白垩质山地,高出整个村庄300英尺,包括一片可供牧羊的山坡,一片高耸的树林和一片垂在悬崖边、被称为垂林的带状树林。山地上的树木是清一色的山毛榉。无论从光滑的树皮、润泽的枝叶,还是从随风摇曳的枝条考虑,山毛榉都称得上最讨人喜爱的树木。那片可供牧羊的山坡位于山地边缘,往下逐渐变为坦荡的平原。整个山坡长约一英里,宽约半英里,风景如画,犹如一座美丽的公园。站在山坡上,居高临下,各种景色应有尽有,美不胜收:丘陵、山谷、林地、荒野、水流;极目远眺,东南面和东面是连绵起伏的萨塞克斯冈,临近吉尔福德镇的是吉尔德冈,东北面则是围绕多金镇的多金冈和萨里郡的拉伊盖特冈。这些山岗与奥尔顿和法纳姆两镇外的村野连成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宏伟壮阔的风景画。 塞尔伯恩就位于山坡脚下,与上方高地相距不远。村里只有一条蜿蜒的街道,长约0.75英里。那条街道与垂林平行,嵌在树荫遮蔽的山谷中。村舍和山坡之间隔着一片适宜种植小麦的黏土地。村舍散落在一片陡峭的白色毛石地上。从外观上看,那些毛石与白垩相差无几,但似乎又与其截然不同,因为毛石受得住高温。不过,它们还是保留了几分类似白垩的特性。这点显而易见,因为山毛榉覆盖了整片毛石地,直至尽头。而且,一如白垩土上的山毛榉,那片毛石地上的山毛榉也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村中,以街道为界,两边的土壤截然不同。西南面是极其贫瘠的黏土,需要多年劳作,才能使之变得肥沃。东北面分布着许多园圃,园圃背后又有小围场。园圃和围场里的土壤称为“黑白垩土”,施足了动植物肥料,温暖呈沙状,适宜种植早熟作物。这儿可能就是村庄的原址,否则,树林和灌木丛,可能就会延伸到对面山坡了。 整个村庄呈东南—西北走向,两头各有一处泉眼:西北那头的经常干涸,但东南那头的常年流淌不息,绝少受旱涝影响,称为“井源”。这眼泉水源自与诺尔山相连的某处高地。诺尔山是座白垩质大山,如岬角般突出,非常雄伟,并因为是两条河的源头所在而闻名遐迩。那两条河最终注入不同的大海:一条向南延伸,成为阿伦河的支流——阿伦河流经阿伦德尔镇,最终汇入英吉利海峡;另一条向北延伸,即塞尔伯恩河。塞尔伯恩河在海德利汇入黑冈河,黑冈河在蒂尔福德桥与奥尔顿和法纳姆河交汇,形成韦河。韦河河道宽阔,到戈德尔明镇段,便可通船。而且,从此镇起,韦河会流经吉尔福德镇,并在韦桥处汇入泰晤士河,最终于诺尔注入日耳曼海。 村里的水井,平均深度为63。达到此深度的井,便绝少枯竭。井水清澈、甘洌,喝过的人无不称赞。不过,这种水不易打出肥皂泡。 由西北至东,分布着许多围场。围场里的土壤称为“白白垩土”,是一种磨石或毛石。一旦裸露在外,遭受霜冻或雨水,这种石头就会碎烂,变为自身的肥料。 沿东北方向继续往前,是一片白土地,比村庄低一个阶梯。那片白土既非白垩,也非黏土,既不适宜牧羊,也不适宜耕种,但非常适宜种植啤酒花。啤酒花的根能深深地扎入毛石地,茎秆可以做柴火。 沿东北方向再往前,是黏土和沙土的交界地带。那里的土壤湿润、多沙,非常肥沃,以出产木材著称。但众所周知,那种沙壤土不适合修路。坦普尔和布莱克穆尔出产的橡木深受木材商青睐,用于建造军舰。相反,毛石地上的树木虽然长得很大,却非常脆,锯的时候经常碎裂,木匠们称之为“脆皮”。从那片沙壤土过去,直到沃尔默皇家猎场,都是贫瘠的沙地。如果不借助石灰和芜菁,那里几乎无法种植任何东西。 ◆塞尔伯恩是伦敦西南的一个小村庄,也是自然爱好者的朝圣地。怀特用质朴、率性的书信文体,描绘了乡野数千种草木鸟兽。 ◆达尔文16岁生日时从舅舅处得到一本《塞尔伯恩博物志》,从此成为他的枕边书,本人更是专门到访塞尔伯恩,探寻启蒙先师的生活印记。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多次提及怀特及其著作《塞尔伯恩博物志》。 ◆爱自然,观察自然,是人人都能的。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能从怀特身上受益。我们的目标,应是把自己塑造为立体的人,使自己有圆满、协和、博大的人性。我们都不愿做“扁平人”……请以怀特的率真、无成见的眼神,去直接观察自然吧!——《塞尔伯恩博物志》编者艾伦 ◆本版收录1911年麦克米伦版24幅珍贵彩色插图。 ◆收录“博物学家日历”、“博物志片段”和“气象观测”等内容,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怀特风趣又严谨的观察记录方式。 ◆封面插画由INS上超火的布拉格人气插画师Svetlana Makarenko精心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