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而居(附鸡江湖)

借山而居(附鸡江湖)
作者: 二冬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借山而居(附鸡江湖)
ISBN: 9787511370761

作者简介

" 二冬,诗人、画家。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西安终南山。 曾以“借山而居”的诗意生活爆红,身体力行的造梦过程,为每一个向往着山水田园的内心提供了一种可能,引发千万人追捧,数百家媒体报道,10亿次浏览阅读,从而掀起了一场影响巨大的返璞归真“隐居”热潮,被誉为“新隐居时代”的先行者。 2016年出版《借山而居》 畅销20万册,荣获2016年中国*美书店周“*受欢迎图书奖”。 "

内容简介

" 流水账:一个人住在山上每天都干吗? “一个人住在山上每天都干吗?”这问题我经常被问到,每次都觉得很难回答。我很认真地想过,我每天都干吗了,但想来想去,竟然无从表达,所以每次都答:“我也不知道干吗了。” 可每次这样回答,都难免令对方觉得我在敷衍。对于一个**到晚无所事事的人来说,“一个人住山上每天都干吗”的好奇,确实是个很有难度的问题。每天都充满不确定,真的很难表达清楚**到晚都干吗了,所以我好好想了想,这几天到底干吗了,说不定有可能会回答清楚这个疑问。 星期一 早上6:37起床,抬头看看窗子外面,鸡可有进院子吃西红柿。然后穿衣服,洗漱,烧水,做饭,吃早餐;给刚找的两个月的小狗喂点牛奶,铲屎;给鸡、鹅撒点麦子,给郑佳、土豆各一份口粮。屋里坐会儿,院子里走走。躺到门口吊床上摇一摇,发呆。摇啊摇啊摇——发——呆——摇啊摇。 大概到了中午,做午饭。摘一个茄子,拌点面,煎熟,几个青椒,西红柿,荆芥,下面。 一点半左右,吃饱,午睡。 下午4:40起床。午睡完有活动的冲动,扛着锄头,去后山挖了一棵适合做盆景的桩材,栽到院子里。 然后,吃晚饭了。晚饭吃到一半,下雨了,房子漏水,拿了几个盆接着。很惊喜,漏水的水滴,滴在盆里,有音乐的旋律。 之后,就是睡觉了。当然——还要躺在床上再玩一下手机。 星期二 星期二,竟然想不起来了,可能和星期一差不多。只记得星期三有约,早上起床后,抬头看看窗子外面,鸡可有进院子吃西红柿。然后穿衣服,洗漱,烧水,做饭,吃早餐;给刚找的两个月的小狗喂点牛奶,铲屎(昨天看留言,有朋友说小奶狗是不能喝牛奶的。多亏提醒及时,**已经不喂牛奶了,喂粥);给鸡、鹅撒点麦子,给郑佳、土豆各一份口粮。然后屋里坐会儿,院子里走走。刚好地还是湿的,土比较软,不顺眼的杂草就顺手拔掉。 摘了红的西红柿,种得太多,吃不完了。 上个星期,金平带他的两个朋友来我宅闲坐,走的时候,其中一位钥匙落下了,刚好这位就在我对面的寺院里住。我说,星期三给送过去,顺带看看这位老兄的住处。老兄姓藤,海大哲学系的老师,来西安的寺院挂单,刚好结缘到了我住的山对面的寺院。藤兄性格,和龙波、绍勋一样,读书人,有出家人的内敛,挺有缘。于是,星期三这天,摇了一会儿吊床,我便开始收拾,换双鞋子,打算走到对面的山。不是路泥不能骑摩托车,是我太宅,运动太少了,便想走走路,提醒一下肚皮上日渐丰满的肉。 走到对面寺院,大概要两个小时吧。快到时,藤兄来电话,约在法堂见面。我到后,稍作礼拜,便径直往后院法堂走。 和去年来一样,寺院还在扩建,一路都是建筑工地的气息。 见面后,藤兄的好友范兄也在。稍作寒暄,藤兄便带着我在寺院里转。虽然这个寺院我来过很多次,但一到僻静之处,就有“游客止步”给挡住了,这次好,有人带着,寺院角角落落,都能看看。 寺院右侧的小路过去,有一排排关房,很小,每间有十几平方米,门口贴着封条。藤兄说,里面闭关的师父,有的两年多没出来了。本来我对宗教的修行并没有多大的敬佩心,因为如果有人给我隔墙送饭吃,我也能气定神闲,闭门不出三五年,只是突然想到了那些朋友圈**发十几条都还找不到“存在”的人,再看那些封条时,顿觉肃然起敬。 " "★2016年出版《借山而居》 畅销20万册,荣获2016年中国*美书店周“*受欢迎图书奖”,被誉为“新隐居”时代的生活美学经典。 ★“借山而居”文章,微信转发上百万次,引发千万网友热议狂潮,数百家媒体报道,10亿次浏览阅读,掀起一场影响巨大的返璞归真“隐居”热潮。 ★此次修订,增补“蚊虫记”“封炉子是个技术活儿”“挖荠菜”“一个人住在山上每天都干吗”“世界很大,先容我把脚下的路走遍 ”等15篇新文章,附赠2万字趣味别册,全新升级,精美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