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
ISBN: 9787514379396
野百合也有春天 公元1033年,对于北宋王朝,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是宋仁宗明道二年。上元节(元宵节)刚过, 年的气氛余兴未尽,汴京市民脸上还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 悦神情,街头偶尔能听到爆竹噼噼啪啪的零星响声,可皇 宫里早已忙得昏天黑地、四脚朝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耕种和萌发的季节,在农耕 社会里,春天尤其受到皇家的重视。立春过后,春天款款 而来,按照惯例,朝廷要举行一系列活动,迎接万物复苏 。 年轻的皇帝赵祯,在孟春正月,来到汴京郊外的田间 地头,拿起锄头象征性地松土锄地,然后扶着犁耙,做出 赶牛耕田的样子。当然,扶犁耕地需要技术,这技术不是 皇帝应该学的,所以那牛不能前进,否则皇帝有个闪失, 身边的大臣和当地豪绅都是要掉脑袋的。 本来是极其简单的事情,如果普通农民去做,一个时 辰能犁作一小块耕地。但皇帝御驾亲行,自然不同凡响。 皇帝亲耕,除了向世人表示重视农桑,另外一层含义 便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在亲耕之前,需要举 行盛大的仪式,拜天拜地拜龙王。满朝文武自然不敢怠慢 ,跟随皇帝三拜九叩,然后向皇帝三呼万岁。 整个一套礼仪下来,风风光光的是君王臣子,那些下 层官吏、宫中杂役,早已精疲力竭、心力交瘁,累得半死 。 皇帝亲耕刚过,皇太后又要祭奠太庙。 太庙是供奉皇室祖先的地方。从赵匡胤这位开国皇帝 的高祖算起,历经曾祖、祖父、父亲,然后太祖赵匡胤、 太宗赵炅、真宗赵恒,太庙共供奉着七位先祖。 《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太庙, 对于朝廷来说,是国之要务,头等大事,马虎不得。 祭祀太庙自古属皇家大典。按照惯例,这样重大的国 务活动,应当由皇帝亲自实施,后宫嫔妃、皇室宗亲、朝 廷大臣随从参与。然而明道二年的祭祀活动,却把仁宗皇 帝赵祯晾在一边,由皇太后率领皇太妃、皇后等女眷向列 祖列宗们祭献供品。 凡是打破惯例的行为,必有不同寻常的背景。 原来,皇帝虽然是这个国家的正主,当家的却是皇太 后。 皇太后名叫刘娥,原是四川一普通家户的平凡女孩儿 ,不但出身低微,而且少小即孤,在襁褓中就死了父亲。 母亲一个身单力薄的妇女,不堪生活重压,只好把她送给 别人。及笄后,被人带到汴京,在街头摆个流浪地摊,以 加工锻造银饰器物糊口。 刘娥就像山野里盛开的花,也许不够娇艳,但芳香四 溢,所到之处,无不吸引着男人的眼光。 正值芳龄的刘娥也有过灰姑娘的梦,但她无论如何不 敢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会踏入皇室,成为宫廷内主。 机会在一次向王府送银首饰时悄然而至。那一个早晨 彻底改变了刘娥的人生。 这一天早晨,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