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希望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5.70
折扣购买: 小花脸
ISBN: 9787537983075
郭万新,1965年12月出生,山西朔州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作品二百余万字。 已出版《吉庄纪事》《吉庄的三户人家》《草根吉庄》《耕读世家》等十余部作品。 其中《吉庄纪事》获山西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吉庄的三户人家》获2010-2012年度“赵树理文学奖”,《草根吉庄》入选2015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书目。
一 大仙爷在此 回村的晚上,李帅帅少见地睡得很香。 他睡在后炕,脚头正对着打开的一扇大窗户,窗纱将 蚊虫一律挡在室外,也迎进来丝丝夜风,好像有人轻柔地 摇着一把凉扇,不像电风扇那样嗡嗡吵人,却把屋子里的 暑热悄无声息地消散了去。 所以,睡过头不足为奇。李帅帅睁开眼睛,看见窗外 早已艳阳高照。他舒展一下手脚,一骨碌爬起来,听见奶 奶说:“俺娃多睡一会儿吧。”原来奶奶侧坐在炕沿边, 正在专注地端详他。他揉揉眼睛,又一次清楚地意识到, 自己回村里了,回老家了,再不用忍受北京的闷热和拥挤 ,还有每夜隔壁大酒店巨大空调机的轰鸣噪音了。 但李帅帅到底还在纠结。 老家就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地方,一个山西的乡下小村 子。村子的名字太土,叫老牛寨,谁知道怎么叫出来的! 反正李帅帅曾经填写学籍卡时,很避讳在原籍一栏写下这 三个字,倒是父亲老挂在嘴边,许多次早上睡醒总会念叨 一声:“又梦到老牛寨了……”李帅帅听得几乎腻了,有 时候也尽量去理解父亲,好歹那是父亲从小长大的地方, 没感情是假的,再说奶奶仍在村里,孤单的一人,被称作 “留守老人”。 其实李帅帅对老家不能说陌生,他自生下来出满月后 就一直由奶奶照管,直到4岁上幼儿园才被父母接走。那个 年龄段不会留下太多记忆,印象中除了玩土还是玩土。据 说离开村里时他死死抱住奶奶的脖子不放,哭得天昏地暗 。不过一旦走出去,他很快就适应了在父母身边的日子, 慢慢地和奶奶生疏开来,往后每年只在过春节才回去一次 ,他与奶奶已经没有了先前的亲热。谁知道读完六年级, 刚刚把小学毕业证拿到手,他又得乖乖回到奶奶身边—— 居然也要留守了。 这令他很纠结,或者说难以接受,却没有任何的后备 选项。 说实话,之前的李帅帅对“低人一等”并没有多少体 味。在北京,父亲铺地砖,母亲在小饭馆端盘子,一家人 辗转租住在北五环一带工棚式的小板房里,父母还把李帅 帅送进附近的幼儿园并接着在附近就读小学,让他接受听 起来高大上的北京式教育。其实他进人的只是一家打工子 弟小学,压根儿算不上真正的北京学校,同学们都相差无 几,感觉不到谁高谁低。放学了大家都穿行在北京的小巷 里,都穿校服、戴红领巾小黄帽,脸上也没有打工子弟的 标记,没啥受歧视的感觉,自以为也是寻常的北京人呢。 然而一旦必须回去,他好像突然懂得了失落和迷茫。 关于回村,父亲曾经开导他说:“老辈说,每个羊羔 ,都有自己的一片草坡。现在北京不好待,我和你妈*终 也得回老家,等你日后给咱考上**大学,堂堂正正返回 北京,那就扬眉吐气了。”话说来说去留下一处漏洞,被 李帅帅随口驳回去:“既然*终都得回老家,你怎么还让 我到北京来?”父亲语塞了。他不敢误活,送回李帅帅就 急急地返回北京,又说中秋节赶工不能回来。李帅帅在老 家上学也得进城择校,父亲只能把这事托给他的姐夫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