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精)

寓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精)
作者: (美)威廉·福克纳|译者:王国平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寓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精)
ISBN: 9787540782894

作者简介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美国意识流文学代表作家,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最为人熟知的诸多长篇和短篇小说讲述了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的故事,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代表作有《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 王国平 1970年生,江苏南京人。从事文学翻译十余年,译作有《牧师的女儿》《破晓的军队》《我有一个孤独》《绝命战机》等。

内容简介

车是敞篷,好像运牛车,架着高高的栏板,车厢 内挤满了一个个光着脑袋、被缴了械、浑身带着前线 硝烟的兵,他们胡子拉碴、满面倦容的脸上露出一副 义无反顾和目空一切的神色,从没见过人,或者看不 懂这些人,至少认不出他们是人似的愣愣地望着眼前 的民众。他们如同回想梦魇的梦游者,认不出人和熟 悉的事物,瞧着眼前飞逝、留不住的瞬间,仿佛赶去 赴死,一个接一个匆匆地一闪而过,看不出他们有什 么分别,并非无视他们各有各的身份和姓名,而恰恰 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和姓名;看不出分别并不在于相同 的命运,而在于他们都以一个名字和身份归于同一种 命运,归于最清净之地:忍得了人之将死的孤独—— 他们一闪而过,好像不关心,或者不在乎,甚至看不 懂他们身处的乱哄哄的场面,以及隆隆挺进的速度, 仿佛一个个幽灵鬼怪,也兴许是铁皮或纸板上刻得模 糊的人物,在上演一幕悲情哑剧的舞台上一再被生生 地绑走。这时候传来了一阵整齐划一的声音:中心广 场方向隐约传来一阵嚷嚷,想是第一辆卡车现在到了 那里。闹声很大,由于太远显得若有若无;拖着调儿 ,并非出于仇恨而是出于挑衅,令人费解的是,同时 还有着非人的特质,好像嚷嚷的不是那些兵,仿佛一 阵突如其来、哗哗但和顺的春雨,仅仅借了他们之口 。这阵嚷嚷其实发白驶过中心广场的第一批卡车,市 政厅门前的三面旗帜下笔直地立着三名哨兵,晨风过 后,三面旗帜静静地悬在旗杆上,年纪稍长一些的总 司令上了门前的石台阶,止步转过身,跟他下车的两 位年纪稍轻的将军,也跟着他转过了身,他们两人与 他一样头发花白,站在高他一级的台阶上,所以高他 一头,他们稍稍后他一步,但并非依次排开,第一辆 卡车经过的时候,车内光着头、衣衫不整、梦游似的 士兵兴许是见到了三面旗帜,也兴许见到了人头攒动 的大街后孤零零的三位老人,他们回过了神,总算回 过了神,同时猜到、认出了三位衣冠楚楚的老人,不 仅凭他们与对应的三面旗帜,而是凭他们远离人群, 如同在人走一空的市中心的三名骇人的瘟疫携带者, 或者在肆虐这座城市的瘟疫中安然逃过一劫的三个幸 存者,又仿佛一张经历了这五六十年来的浩劫、渐褪 了色的照片,最终安然无恙,不过,卡车中总算回过 神来的士兵冲三个无动于衷的人影挥着拳头,异口同 声,异口同声地喊着,随着鱼贯进入广场,继而疾驰 而过的卡车加入了呐喊,喊声接力似的从一辆卡车传 给下一辆卡车,直到最后一辆车仿佛拖着一团在劫难 逃、有去无回的迷雾,迷雾中一副副张大嘴巴的面孔 和气势汹汹的拳头一如卡车卷起的尘土渐渐散去。 这喧嚣仿佛灰尘,在开动、产生摩擦、结成队伍 、产生冲力和速度的人或物一去不返后仍在空中久久 不肯散去。整条街现在喊声雷动,并非出于反抗,不 过是惊奇和疑惑,大街两旁现在挤满了挺着胸膛、张 大嘴巴、振臂高呼的苍白面孔。又开过来一辆卡车。 车开得飞快;虽说与前一辆相距二百码,但看那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