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缘缘堂随笔(精)/作家与故乡
ISBN: 9787807681564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翻译家。 陆宗寅,笔名田源,民俗风情摄影家、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足迹遍及江南水乡古村镇,发表专题摄影作品2000余幅。
蟹的储藏所,就在天井角落里的缸里,经常总养 着十来只。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 ,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 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 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 。更深入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 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大家谈 笑,看月亮,他们——父亲和诸姐——直到月落时光 ,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姐不分而散。 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 故这种夜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节季里的月夜, 无端也要举行数次。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 点,有时两人分吃一只。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 ,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在蟹斗里,剥完之 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此外没 有别的菜了。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说蟹是 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我们也学他 ,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就可得父亲的称 赞,又可以白口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 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 滋味真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 。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经茹素,当然永 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 ! 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因此这回 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仟悔。 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 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 那是我十二三岁时的事,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 是当时我的小伴侶中的大阿哥。他是独子,他的母亲 、祖母和大伯,都很疼爱他,给他很多的钱和玩具, 而且每天放任他在外游玩。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我 家的人们每天赴市,必须经过他家的豆腐店的门口, 两家的人们朝夕相见。互相来往。小孩们也朝夕相见 ,互相来往。此外他家对于我家似乎还有一种邻人以 上的深切的交谊,故他家的人对于我特别要好,他的 祖母常常拿自产的豆腐干、豆腐衣等来送给我父亲下 酒。同时在小侣伴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他的 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 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 幼弟。我们有时就在我家的染坊店里的榻上玩耍,有 时相偕出游。他的祖母每次看见我俩一同玩耍,必叮 嘱囡囡好好看待我,勿要相骂。我听人说,他家似乎 曾经患难,而我父亲曾经帮他们忙,所以他家大人们 吩咐王囡囡照应我。 我起初不会钓鱼,是王囡囡教我的。他叫他大伯 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副他自己用。他到米桶里 去捉许多米虫,浸在盛水的罐头里,领了我到木场桥 头去钓鱼。他教给我看,先捉起一个米虫来,把钓钩 由虫尾穿进,直穿到头部。然后放下水去。他又说: “浮珠一动,你要立刻拉,那么钩子钩住鱼的颚,鱼 就逃不脱。”我照他所教的试验,果然笫一天钓了十 几头白条,然而都是他帮我拉钓竿的。 第二天,他手里拿了半罐头扑杀的苍蝇,又来约 我去钓鱼。途中他对我说:“不一定是米虫,用苍蝇 钓鱼更好。鱼喜欢吃苍蝇!”这一天我们钓了一小桶 各种的鱼。回家的时候,他把鱼桶送到我家里,说他 不要。我母亲就叫红英去煎一煎,给我下晚饭。 自此以后,我只管欢喜钓鱼。不一定要王囡囡陪 去,自己一人也去钓,又学得了掘蚯蚓来钓鱼的方法 。而且钓来的鱼,不仅够自己下晚饭,还可送给店里 的人吃,或给猫吃。我记得这时候我的热心钓鱼,不 仅出于游戏欲,又有几分功利的兴味在内。有三四个 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 后来我长大了,赴他乡入学,不复有钓鱼的工夫 。但在书中常常读到赞咏钓鱼的文句,例如什么“独 钓寒江雪”,什么“渔樵度此身”,才知道钓鱼原来 是很风雅的事。后来又晓得有所谓“游钓之地”的美 名称,是形容人的故乡的。我大受其煽惑,为之大发 牢骚:我想“钓鱼确是雅的,我的故乡,确是我的游 钓之地,确是可怀的故乡”。但是现在想想,不幸而 这题材也是生灵的杀虐! 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 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 P8-11 <p>丰子恺十七岁离开故乡石门湾,入杭州省立*师范学校学图画、音乐和写作。二十四岁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春晖中学任教时开始写散文随笔。二十七岁起,在全国报刊上发表的散文日渐增多。三十三岁开始出版《缘缘堂随笔》,此后数十年,相继出版了“再笔”“随笔集”“集外遗文”等。“缘缘堂随笔”,几乎已成为丰子恺随笔的通称。</p><p>丰子恺的散文隽永疏朗,自然率真,个中蕴含他对万物丰富的爱和他的傲骨正气。日本文学家谷崎润一郎称赞丰子恺的随笔“是艺术家的著作”,“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笔端,就有一种风韵”。本书所选作品,字里行间无不折射出江南水乡独具的自然风貌和民俗乡情,揭示了某些人生哲理,老照片与之相映成趣。</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