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明亮的人

精神明亮的人
作者: 王开岭
出版社: 书海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精神明亮的人
ISBN: 9787805507651

作者简介

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主要著作有《激动的舌头》《精神**》《跟随勇敢的心》《精神明亮的人》等,作品入选数百种中外选集、年鉴和教材。现居北京,任央视《社会记录》《新闻会客厅》《24小时》等栏目指导。

内容简介

精神明亮的人 19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 拜在 给*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 报纸, 按时看*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 寂静的书房里……” “按时看*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 每天惦记着“*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做一门 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灵。 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陪伴你的,有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叶,潮湿的 土腥味,清脆的雀啼,充满果汁的空气,仍在饶舌的蟋蟀……还有远处闪 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红或蓝的牵牛花,隐隐战栗的棘条,一两滴被蛐 声惊落的露珠,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出,则象征着一种诞 生,一种升跃和伊始,乃富有动感、饱含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 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注入了新的热力。 正像分娩决不重复,“*出”也从不重复。它拒*抄袭和雷同,因为 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爱的一幅杰作。 黎明,拥有**中*纯澈、*鲜泽、*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灵魂* 易*孕、**鼓舞的时刻,也是*让青春**、幻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 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了体内沉睡的某群 细胞,使我们看清了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 光阴、生机和道路…… 迎接晨曦,不仅是感官愉悦,*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 ,*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 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细 腻、清新的感*。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记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赋予生 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 “按时看*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是精神明亮 的标志。它不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 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透过那橘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 举行升旗! 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 少这样的机会? 仔细想想,或许确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 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 睡眼惺忪,满脸疲态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流 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口。踩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刹,一 束极细的猩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地意识到:* 出了!但这个闪念并没有打动你,你丝毫不关心它,你早巳被沉重的身体 击垮了,眼皮浮肿,头疼欲裂,除了赶紧找地儿睡一觉,你啥也不想,一 秒也不愿多呆…… 或许还有其他的机会,比如登黄山、游五岳什么的:蹲在人山人海中 ,蜷在租来的*大衣里,无聊而焦急地看夜光表,熬上一宿。终于,当人 群开始骚动,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大幕拉开,期待已久的演出来了……然 而,这一切都是在混乱、嗜杂、拥挤不堪中进行的,越过无数的后脑勺和 下巴,你终于看见了,和预期的一模一样——像升国旗一样准时,规定时 分、规定地点、规定程序。你会突然惊醒:这是早就被设计好了的,早就 被导游、门票和游览图计算好了的。美则美,但就是感觉不对劲儿:有点 失真,有人工痕迹,且谋划太久,准备得太充分,有“主题先行”的味道 ,像租来的、买来的、机器复制的VCD…… 而*多的人,或许连一次都没有! 一生中的那个时刻,他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 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 那光线永远轮不到他们,照不见那身体和灵魂。 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已先被遗弃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 一样的“陈”。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的,永 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 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站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 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生命清晨了。 上班的路上,挤车的当口,迎来的已是煮熟的光线,中年的光线。 在此之前,一些重要的东西已悄悄流逝了。或许,是被别人领走了, 被那“按时看*出”的神秘之人(你周围一定有这样的人)。一切都是剩下 的,生活还是昨天的生活,*子还是以往的*子。早在天亮之前,我们已 下定决心重复昨天了。 这无疑令人沮丧。 可,即使你偶尔起个大早,忽萌看*出的念头,又能怎样呢? 都市的晨曦,不知从何时起,早巳变了质—— 高楼大厦夺走了地平线,灰蒙蒙的尘霾,空气中老有油乎乎的腻感, 挥之不散的汽油味,即使你捂起了耳朵,也挡不住车流的喇叭。没有合格 的黑夜,也就无所谓真正的黎明……没有纯洁的泥土,没有旷野远山,没 有庄稼地,只有牛角一样粗硬的黑水泥和钢化砖。所有的景色,所有的目 击物,皆无施洗过的那种鲜艳与亮泽、那抹蔬菜般的翠绿与寂静……你意 识不到一种“新”,察觉不到婴儿醒时的那种清新与好奇,即是你大睁着 眼,仍觉像在昏沉的睡雾中。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