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8.12
折扣购买: 资本的崛起(中国股市二十年风云录)
ISBN: 9787111323532
赵迪,生于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学系,获得经济学、管理学双学士学位。现就职于深圳证券信息公司视讯事业部,担任大型财经电视节目《交易日》编导,“基金视点”栏目制片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证券投资基金,先后采访过十几家基金管理公司的数十位基金经理,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等财经媒体发表基金研究文章数万字,在新浪财经、全景网络等财经网站开设有个人专栏。
1986年以后,股份制改革开始吹响了冲锋号。全国各种类型的股份制 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深圳市在1986年10月出台了《深圳经济 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将赛格集团公司、建设集团公司、 物资总公司等六家市属大型国有企业作为股份制改革试点单位,市政府向 这六家企业派出董事长,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时任深圳市 市委书记的李灏主张用股份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也极力主 张引进现代企业公司制度来改造企业经营管理。刚搞股份制改革的时候, 谁也没有想到搞证券股票市场,而在建立股份制公司的一两年后,随着股 份制公司的发展,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融资需求日渐突出,才逐渐提出 了建立资本市场的问题。 1988年7月,李灏率团去英国、法国、意大利三国考察,证券市场是其 中考察的一项。在英国伦敦,香港新鸿基证券公司组织了一个投资座谈会 ,李灏代表深圳市政府致辞,欢迎英国金融界来深圳投资。英国一家基金 公司经理说,我们不能直接投资你们的工厂企业,只能买你们的股票。他 提出的问题对当时的考察团来说很新鲜。当时,深圳发展银行等几家公司 的股票还是柜台交易,也有一定的交易量,但仅在柜台交易是不行的。回 到香港,李灏就开始考虑深圳证券市场体系建设问题。深圳要利用政策优 势,建立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让企业筹集到更多的发展资金。而证 券交易所对于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直到1989年,深圳市政府决定筹建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 。禹国刚被任命为筹备组负责人之一。在搭档的选择上,禹国刚想到王健 。 我国金融专业教育恢复于20世纪80年代,而王健于1984年毕业于南开 大学金融学系,师从我国著名金融学家王继祖教授,属于本土较早毕业的 一批金融学科班硕士。王健毕业后来到深圳,起初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 后来跳槽去了中国银行深圳分行。 当时,深圳市拟将深圳特区的六家城市信用社整合成深圳发展银行, 在中国银行工作的王健报名参加公开招考,并取得第一名,此后被任命为 深圳发展银行首任副行长,并主持具体工作。深圳发展银行一成立,就公 开发行股票。后来,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也陆续改组为上市公司, 发行了股票,在证券部的柜台交易。两年后,深圳发展银行步人正轨,而 王健急流勇退,选择离开。 习惯了创业的王健从深圳发展银行离开后,有意加盟招商银行。当时 招商银行也想借鉴深圳发展银行的股份制经验,很有诚意邀请王健任职。 禹国刚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找到深圳市当时主管金融的副市长张鸿 义,希望请王健出山,挂帅深交所筹备组。一开始王健并不想去创办交易 所,禹国刚几次上门劝说,王健依旧犹豫不定。后来,张鸿义干脆说:“ 你是不是共产党员?”就这样,王健被逼上任了。 当时筹备组的条件很差,连个像样的办公的地方都没有,禹国刚和王 健就租了国贸大厦的几间仓库,当做筹建办公室。 筹备工作前后有一年多时间,筹备组主要做了这样一些工作。 第一,草拟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如《深圳市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 规定》、《深圳市证券交易所章程》、《有价证券上市规划》、《证券商 受托买卖有价证券规则》,以及集中交易市场口头唱报作业程序、集中市 场上报作业程序、交易所营业细则等40多个规章规定。 第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香港和国外的有关做法,证券交易 所(以下简称证交所)实行会员制,吸收本地和全国各地的券商(不吸收个人 会员)为会员,确定105家证券公司作为交易所的会员单位。 第三,加快软硬件建设。选购、安装、调试反映交易行情的大屏幕显 示器、电脑及电信网络系统。交易所当时选了友谊城和深圳市信托投资大 厦,后来因信托大厦面积小了,又搬到深业大厦。同时进行骨干、从业人 员培训,先后办了两期培训班,对各证券商进入交易所从事集中交易的上 市代表和结算人员进行培训。 1990年春天,王健、禹国刚等人到北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汇报。当时 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司司长是金建栋。禹国刚和金建栋之间一段精彩的对话 至今仍在坊间流传。 禹国刚开门见山道:“金司长,我们这个筹备都做得差不多了,你看 什么时候能开业。” 金建栋说:“老禹,深圳证券交易所,这个谁敢批给你啊,这个事没 人敢给你弄啊,我给你改个名字,叫深圳证券市场,你如果同意,现在我 就可以给你批.你回去马上可以运作。” 禹国刚和金建栋开了个玩笑,说:“福田有个菜市场、罗湖有个肉市 场,我这边叫深圳证券市场。我这到底是菜市场还是肉市场啊,叫深圳证 券市场,跟菜市场和肉市场有什么区别?”。 金建栋道:“老禹,你不懂,我给你改这个名字,我马上就能批,回 去马上就能运作,你运作起来后,可以更名啊。” 禹国刚想想,金建栋讲的也确实有道理,他是站在北京的角度,怎么 也得讲究策略,所以也就接受了。 后来,“深圳证券市场”名字又被换成“深圳证券交易中心”,最后 终于定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名称的几经更迭折射出当年复杂的情形。 在深交所正式成立之前,政府的智库和民间的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对股 票市场理论进行研究。 王师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 。1989年,正在撰写博士论文的王师勤开始对股市产生兴趣并着手开展研 究。博士毕业后,王师勤毅然决然地去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一深圳)工作 。1999年3月5日,深原野发行新股,广告词为“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粟 ”。王师勤感到深圳股票市场已经初具雏形。同年5月中旬,王师勤向综合 开发研究院领导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办一份股市分析专刊;第二,院里 拨出一些钱让研究院在深圳股市上运作。不过,两个建议都遭到否决。 1990年5月25日后,只有五只股票的深圳股票市场全面飙升。政府推出 涨跌停板制度,而且不断压缩停板的区间,从10%到5%再到1%。为此,王师 勤于1990年6月主持撰写了《引导股票投资热潮,发展深圳基础设施》的报 告并提交给深圳市人民政府,率先提出企业股份制改造试点与国家产业政 策倾斜重点相结合的政策建议,受到主管金融的副市长张鸿义的高度重视 。综合开发研究院领导也极为鼓舞,同意了王师勤办股市分析专刊的建议 。1990年7月,综合开发研究院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本证券刊物——《股市动 态分析》。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