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国际谍报战
ISBN: 9787208131941
一、中国历史上的杰出间谍 ——苏秦 苏秦、张仪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凭三寸 不烂之舌而活跃于列国群雄之间。尤其是苏秦,以一 人之身而挂六国相印,凭借个人出色的外交辞令,说 服各国诸侯合纵伐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整个战国 时期的政治局势。 可实际上,苏秦不只是纵横家那么简单,1973年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主要内容就是 苏秦等战国纵横家的书信,后经考古学家整理,被称 为《战国纵横家书》。这批竹简向我们爆出了一个惊 天谜案,苏秦的真实身份原来是燕国派往齐国的一名 间谍。人们常说盖棺定论,苏秦盖棺几千年了,关于 他的故事竟然还会有这么大逆转。苏秦真是间谍吗? 他又是如何开始自己的间谍生涯的?让我们从历史上 来看个究竟。 《史记》记载的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东周洛阳人。司马迁在《史记 ·苏秦列传》中称他“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 生”,说明他曾经拜鬼谷子为师。鬼谷子可是纵横家 之祖、著名的军事家,是孙膑和庞涓的老师,所谓名 师出高徒,由此看来,此言确实不虚。 据说,苏秦 年少时读书十分刻苦,他“锥刺骨”的故事,如今几 乎每个小学生都耳熟能详。 饱读诗书之后便想一试身手,于是苏秦豪情万丈 ,开始出游列国,做了几年游说工作,结果无功而返 ,“大困而归”。走的时候踌躇满志,回来却狼狈不 堪,结果家里人全都看不起他,他的哥哥、嫂子、弟 弟、妹妹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在背后嘲笑他傻帽。亲 属的嘲笑使苏秦深感惭愧,受到打击之后闭门不出, 开始深入钻研姜太公所著的《太公阴符》。 经过长 年的揣摩,苏秦似乎已经心领神会,悟出了其中蕴含 的真谛,并信心十足地声称:“现在我终于有能力说 服各诸侯国元首了,哈哈!” 话说苏秦在经历了又一轮的埋首苦读之后,重新 踏上了游说列国的道路。先是游说周显王,周显王手 下的大臣都知道苏秦以前的事迹,十分轻视他,因此 ,苏秦的游说工作以失败告终。接下来是秦国和赵国 ,但都吃了闭门羹。最后,苏秦来到了燕国,等到一 年后才得到燕文侯的召见,苏秦凭借他巧舌如簧的本 事,向燕文侯陈述了当时燕国局势的利弊,告诫燕王 ,虎狼之国秦国之所以不敢窥伺燕国,是因为有赵国 作为屏障,因此,应该结交赵国。于是,燕文侯资助 苏秦车马金帛出使赵国。 苏秦在赵国得到重用后, 又游说其他诸侯国,均得以重用,身挂六国相印。 在苏秦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受到齐王重用,但 由于齐国大夫中有人与他争宠,派刺客刺杀苏秦,苏 秦当时没死,带着致命的伤逃跑了。齐王派人捉拿凶 手,然而没有抓到。苏秦将要死去,便对齐王说:“ 我马上就要死了,请您在人口集中的街市上把我五马 分尸示众,就说:‘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谋乱’,这 样做,刺杀我的凶手一定可以抓到。”当时,齐王就 按照他的话做了,那个刺杀苏秦的凶手果然自动出来 了,齐王因而就把他杀了。 由上可知,在《苏秦列传》里,司马迁并没有认 为苏秦是间谍,苏秦的五马分尸之刑也是他自己主动 要求的。 纵横家的间谍真面目 但是,随着《战国纵横家书》的出土,《苏秦列 传》的可信性被打上了问号。按照《战国纵横家书》 的记载,苏秦极有可能是为燕国奔忙的间谍,而不是 合纵六国的纵横家。 根据该书的记载,苏秦的事迹并不是发生在燕文 侯时期,而是发生在晚了好几十年的燕昭王时期,司 马迁把苏秦活动的年代搞错了。当然,苏秦更没有被 燕国冷落一年多。他第一次来到燕国时,燕国刚刚遭 受齐国的毁灭性打击,几乎亡国。燕昭王即位后,面 临国仇家恨,励精图治,一心想着报仇雪恨,而苏秦 胸怀鸿鹄之志,跃跃欲试,亟待施展自己的抱负,于 是,两人相见恨晚,一连畅谈了几天几夜,苏秦的卓 越口才和杰出才华最终得到了燕昭王的赏识。苏秦向 燕昭王献策,由他作为燕的特使派到齐国,以助齐攻 宋为名,做间谍工作而达到破齐的目的。 苏秦向燕 昭王保证自己按密约行事,守信到死。 燕昭王为苏秦准备停当之后,就命苏秦开赴齐国 去当间谍,其公开使命是代表燕国向齐国表示臣服, 许诺以燕助齐伐宋,实际则完成“促齐伐宋、弱齐强 燕”的间谍任务。 苏秦来到齐国之后,先是献上了50辆战车作为见 面礼,以拉拢结交齐王,通过与齐王的谈话,苏秦表 达了自己试图帮助齐国走向强盛的设想,凭借自己的 三寸不烂之舌赢得了齐王的信任。此时,西方强国秦 正想拉拢齐国一起称帝,由秦称“西帝”,而齐称“ 东帝”。秦国的建议遭到了苏秦的反对,最后齐国拒 绝了秦国的请求,秦国与齐国之间就此结下了梁子。 与此同时,苏秦却凭借自己的上佳口才,博得了 齐王越来越多的信任,不久就坐到了齐国宰相的位置 。他向齐王提出了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伐秦的策略, 得到了齐王的认可。 于是,苏秦游说列国合纵伐秦 ,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此时苏秦身挂六国相印, 声名达到人生的巅峰。 既然合纵已经达成,作为苏秦潜伏齐国的幕后指 使者燕昭王认为报仇的时机终于到了,于是厉兵秣马 ,乘虚而人,进攻齐国空虚的后方。但苏秦认为齐国 正与五国联手,内外气势正盛,此时伐齐,不但没有 胜算,反而会引火烧身。他想阻拦燕昭王伐齐,又担 心国内群臣对他的流言蜚语,于是给燕王写了一封很 长的信,袒露了自己的心迹,把自己身在异国从事间 谍工作的苦楚和两难境地向燕昭王倾诉了一番。最后 ,燕昭王听从苏秦的劝告,放弃攻齐,五个诸侯国连 手大败秦国,致使秦国15年不敢出函谷关。 间谍生涯的生死考验 由于合纵的成功,齐王对苏秦更加信用了,实施 最终战略的时机成熟了。苏秦趁机建议齐国攻宋。宋 国跟后来的南宋、北宋政权十分相似,经济富庶,但 是军事力量却特别薄弱,齐国原本就对宋国虎视眈眈 ,苏秦的建议正中齐王下怀。齐王此后连续三次发兵 攻宋,终于占领了宋国。但齐国因连年用兵,国力损 耗过大,而且加剧了与其他国家的矛盾,陷入了外交 上的孤立。 这正是燕国等待多年的复仇良机。 蓄谋已久的 燕昭王按照苏秦之前的战略设想,联合秦、赵、韩、 魏四国向齐国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五国联军” 的最高统帅是燕国名将乐毅,苏秦作为潜伏在齐国内 部的战略间谍里通外合,协助“五国联军”的军事进 攻。经过常年战争的齐国已经疲惫不堪,元气大伤, 根本没有力量与来势凶猛的“五国联军”相抗衡。在 济水之战中,乐毅统帅“五国联军”歼灭齐国主力, 并独率燕军连克齐国七十余城,燕军直逼齐国首都临 淄城下,齐国几乎亡国。 看到“弱齐强燕”的复仇大计终于实现,苏秦赶 紧收拾秘密文件准备逃跑。看到燕国对齐国持续不断 的军事进攻,齐王终于清醒过来,下令捉拿苏秦,将 其处以五马分尸之刑。 正是苏秦的一系列促齐攻宋,疲耗齐国,促五国 攻齐等等间谍行动,使得燕国最终有机会战败了齐国 ,苏秦可谓扭转燕国国运的救星。但由于长期在齐高 官厚禄,苏秦得到的回报却是燕国群臣骂他“不忠不 信,不义不仁”,这其实就是间谍宿命——孤单深入 敌后,却背着不被理解的骂名。 只可惜燕昭王也没 能抵住谗言,加上长期分离带来的猜忌,他最终弃掉 了苏秦。如果燕昭王在燕军攻齐行动发起之前,能提 前调苏秦离开齐国,或者哪怕打起来的时候能积极掩 护苏秦离开齐国,苏秦的下场就不会这么惨。 虽然苏秦的间谍生涯长期以来不被人知,但随着 《战国纵横家书》的出土,苏秦的间谍成就终于被我 们知晓。其实,《战国纵横家书》并非孤证,作为旁 证的有: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一号墓出土的汉简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燕之兴也,苏秦在齐”,就 是对苏秦间谍工作成就的巨大肯定。《吕氏春秋》也 说:“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 苏秦独入虎穴的勇敢和智慧,成就了他中国历史 上的杰出间谍的美誉。 P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