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岁月花年华

草岁月花年华
作者: 张金凤
出版社: 金城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草岁月花年华
ISBN: 9787515518343

作者简介

"张金凤 民进会员,中国作协会员,青岛市文联签约作家,青岛文化之星。 文字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人民日报》《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迷音乐、爱旅行,更喜欢用文字去抵达远方和更多心灵。 俯身大地,仰望星空。曾获鄂尔多斯文学奖、老舍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林语堂散文奖等;出版散文集《空碗朝天》等三部。 "

内容简介

蒲扇 蒲草葳蕤,羽扇纶巾。“蒲扇”这两个温情的字在华 夏词典里摇曳多姿,芬芳暗涌,饱含人间烟火,浓蘸民俗 调子。 蒲扇是最大众化的纳凉器具,在夏日介人人们的生活 。蒲扇一摇一晃舞蹈,小调哼唱,微风轻送;蒲扇一俯一 仰律动,呵护之情涌动世间。 折扇儒雅排场,在王孙公子之手,在青青子衿之侧, 演绎丰满的传说和峰回路转的戏文;团扇在豪门贵妇之手 ,玲珑千金之阁,闭月羞花,掩映成趣,是一阕衣香月朗 的花间词;唯有蒲扇,粗襟大袖的婆娘模样,风风火火地 行走着,它是烟火民间的,是喧闹市井的,它饱尝柴米油 盐,阅尽酸甜苦辣。 蒲扇是草扇,取自于大野、树林、河滨、田埂,由一 片棕榈叶,几把蒲草,甚至是一些麦秸草、野草秆编织而 成。蒲扇取自天然,朴实无华,简单实用,像极了手拿蒲 扇的老百姓。它的扇体或直接截取一枚叶子,或梳理了数 茎柔韧细草,扇面藏着季节的口令,虫唱的余韵。不着一 字、不染一色、不勾一花一叶的蒲扇,本身就是风俗的书 卷,是摇曳的花草,是沉淀了色彩之后的缤纷乡土画。 蒲扇不与风雅的折扇比,不与华贵的团扇比,它就像 一个淡出江湖的隐逸者,粗衣淡裳地过最朴实的日子。老 百姓手里有了这柄蒲扇,就像拥有了运作天地的法器,有 时候,或许不为扇风、遮阳、驱蚊赶蝇,手里拿一柄老蒲 扇,只是一种踏实和心安,握着蒲扇,他们仿佛就握住了 日子的指针,握住了时光的桅杆。 蒲扇的细柄承载着油汗的黏腻和粗粝大手纹理的抚摸 ,蒲扇的扇面掀起柴米油盐边角的风,蒲扇的边缘缝着国 风民谚的谣,蒲扇的叶脉褶隙里蕴藏着朴素的夏日风俗。 蒲扇送凉的惬意浸润着老百姓的烟火生活。岁月有结,蒲 扇心直口快,噗噜噜给扇开了;日子泛涩,蒲扇风潮叠涌 ,日子就活泛了。 蒲扇就是乡下的母亲。棕榈叶的蒲扇也曾如碧玉一般 饱蕴鲜润的梦,长在南国的枝头眺望未来,也曾微雨里和 着呢喃的音韵设想着翩然公子。岁月的剪刀不看梦想,只 有规矩,它千篇一律,毫不营私,一圈剪下来,那些心往 高处的梦想就被打人尘埃。被规矩修剪过的叶子就是即将 踏上花轿的新娘,它们在刀剪的训教下中规中矩,天南地 北地嫁了,嫁给了性情酷烈的夏天,嫁给了老百姓的稠密 日子。棕榈叶蒲扇是南国的女儿,对待炎热最有办法,它 薄而密致的叶面携带一腔饱满的风情,它轻而硬的质地, 于窒息般的闷罐空间里凭空制造了清风,“无中生有”这 天地间最庞大的哲学命题,在最简单的叶子蒲扇那里迎刃 而解。一物降一物,以风解暑的相对辩证在蒲扇江湖里浮 出水面。 嫁了的蒲扇就不再有枝头摇曳多汁的梦想,它踏踏实 实地进入了民间的日子,它在锅碗瓢盆的交响间走动,在 酱醋油盐的腌渍间走动,在一群儿女和耄耋老人间走动, 驱蚊赶蝇、解汗消暑、扇风助火。有它在,火旺了,烟散 了,饭香了,日子亮堂了。走着走着,它的青翠就逐渐退 "★《草岁月,花年华》集多篇精品散文和经典散文于一册,不仅适合阅读而且适合收藏,不是一次性消费品,而是长久的阅读食粮。可以是畅销书,更会是常销书。 ★《草岁月,花年华》超越了乡土散文的表面化和单纯生活化,以生活层面的叙述为基础,上升到生命层面甚至灵魂层面。不浅薄,也不深奥。对故乡和亲人的书写有温度,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有高度,诗意的语言有风度。 ★《草岁月,花年华》既有极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又有难得的史料价值。厚重、粗犷与细致并存,写意与工笔俱在,既有生活的旖旎之美,生命的珍惜之吟,生活的苍凉之叹,又有时代的风浪之思,生活的取舍之暖,生存的智慧之哲。这些文章颠覆了常规写法,文本创新是最大亮点,写蒲扇、笸箩、竹器、燕子、麻雀、西瓜、萝卜、春节、戏曲,每一样都在跌宕的文字里看见了宏大的人生。语言高度凝练有诗意之美,同时具备了哲学和灵动的特征,哲学通俗朴素而实用,诗意语言彰显了中国传统散文的传承之美。 ★人性光辉是《草岁月,花年华》的另一特色,乡间生活的劳累和困苦,贫瘠岁月的捉襟见肘,都没有影响人们对生活的发现和热爱,人性的美好,这些在文集中随处可见,闪着灼灼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