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观念的诞生(近代早期英国与美国的感受力与设计)(精)

舒适观念的诞生(近代早期英国与美国的感受力与设计)(精)
作者: (加)约翰·克劳利|责编:谢焕|译者:孙伟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5.50
折扣购买: 舒适观念的诞生(近代早期英国与美国的感受力与设计)(精)
ISBN: 9787308234856

作者简介

约翰·克劳利 美国小说家、纪录片剧作家,自1993年起执教于耶鲁大学,教授乌托邦文学和小说写作课。1992年获美国艺术文学院文学奖,2006年获世界奇幻奖终身成就奖。长篇代表作《他方世界》(1981)为他在主流文坛和奇幻小说领域奠定了崇高地位。另著有多篇小说,其中《时间的伟大杰作》获世界奇幻奖最佳中篇小说奖,《消逝》获轨迹奖 最佳短篇故事奖,《翻译家》获意大利弗拉亚诺奖。

内容简介

镜子:从贵族到大众的奢侈品 镜子的所有权标志着人们对人工照明的新的流行需求。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镜子从贵族的奢侈变成了大众的体面。1675年,在伦敦和伦敦周围各郡以外的英格兰家庭库存中,只有不到10%的人记录了镜子。在伦敦,在被清点的家庭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中找到了镜子。50年后,除了床、椅子和桌子之外,它们是最常见的家具。 从古代到整个中世纪,镜子在宗教和哲学中与在日常生活中一样重要。埃及人发明了青铜抛光镜,而许多伊特鲁里亚(Etruscan)和希腊的镜子得以保存。希腊艺术中的许多神话场景都说明了镜子在打扮时的作用,而希腊哲学家在解释几何现象时也提到了镜子的反射。镜子在伦理学和形而上学中也作为多义隐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们提供了一种自知(self-knowledge)的手段,而且它们标志着一种非理性的虚荣心。镜像的模糊与抛光的金属圆盘无法提供直接可见的全反射(perfect reflection)这一事实相符。镜像视图(mirrored view)作为非全视图的形而上学意义,取决于反射在经验上的不完全。柏拉图反复提到镜子而非直视(direct sight)所提供的景象,以对比理念形式(ideal forms)和我们对它们的感知。类似地,当保罗在写到哥林多(Corinth)[1]的基督徒关于尘世生活和与上帝同在(with God)的生活之间的区别时——“现在,我们只能在镜中看到令人费解的反射,但之后我们将面对面地看到”——他期望哥林多人自己能看到这个类比的前半部分。毕竟,哥林多有个颇为可观的镜子行业。 从古代到12世纪,生产镜子的技术变化不大,而在12世纪,德意志与尼德兰的玻璃制造商开始在玻璃球的内部涂上锡和锑的混合物,并用树脂黏合,从而制造镜子。当被切割成镜片时,它们会在进口到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时,以每片几便士售出。鉴于铅的钝度(dullness)和名义上的透明玻璃的浓绿色调,这种镜子通常只能说明反射的概念。同时,为了鼓励人们对完满(perfection)而非此世抱有希望,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义又提起了镜子在技术方面的缺陷这一经典主题。从12世纪到16世纪,童贞女马利亚的纯洁之所以是“一尘不染的镜子”的纯洁,恰恰是因为没有人能够制作这样一面镜子。抛光钢制成的镜子可以提供最高质量的反射,同时它们依然容易出现锈斑。 人们更熟悉的是国王詹姆斯钦定译本(1611年)对保罗写给哥林多人的信的翻译,“我们如今仿佛对着一块玻璃(through a glass)观看,模糊不清”,这是玻璃镜子在古代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过时产物。介词“through”的选择表明译者们确实发现玻璃窗[带有浅绿色色调和光学畸变(optical distortions )而非镜子是恰当的类比。文艺复兴时期,镜像已经成为感知现实(perceived reality)近乎完美的反映。意大利对镜子的需求很高,镜子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研究中最受欢迎的物品:平面镜为页面带来了额外的照明,而凸面镜可以放大文本,人们认为,看任何一面镜子都可以减轻阅读时的眼睛疲劳。在15世纪晚期,威尼斯的玻璃制造商用苏打作为碱,研制出一种透明、几乎无色的玻璃,水晶玻璃。因为它很像其名所示的水晶石,所以它有很高的价值。作为一种珍贵的材料,水晶被用于装饰和容器,而不是安装玻璃,但是在16世纪,威尼斯的镜子制造商开始在镜子中使用平水晶玻璃。在这种玻璃的抛光片上,他们使用了佛兰德斯的镜子制造商最近开发的汞锡合金的高反射性背衬。在16世纪初,威尼斯的镜子制造商通过这种组合,开始在奢侈品镜子市场占据繁荣的主导地位,并在接下来的150年中保持着这种优势。 “Looking glasses”(可照见人的玻璃,镜子)成为英语中镜子的通用术语。 直到17世纪中叶,威尼斯的玻璃制造商才垄断了奢侈品镜子市场。在17世纪60年代,英格兰和法国政府开始鼓励国内生产商,并通过授予专利和其他特权引诱威尼斯的玻璃大师。威尼斯的玻璃制造商用圆筒吹制的玻璃来生产镜子,但是,法国的镜子制造商很快通过铸造工艺生产出更大、更平的玻璃,来制造高级镜子。 追求舒适是否是人类的天性? 我们从何时开始期望过舒适的生活? 深度剖析舒适观念的来龙去脉 全景还原舒适观念的诞生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