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8.10
折扣购买: 韩非子(新版)全本全译谦德国学文库
ISBN: 9787512647510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韩釐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深爱韩国,但不被韩王重视。入秦后陈书秦王攻赵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因弹劾上卿姚贾而致其报复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著有《韩非子》,他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初见秦第一 【题解】本篇为《韩非子》的首篇,是韩非初次求见秦王时的上书,中心思想是劝秦昭襄王用战争统一天下。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末期,历史发展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韩非子通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颂扬推行法治的强秦“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指出它早已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文章认为秦国之所以“霸王之名不成”,主要是由于“谋臣”不“忠”。此篇列举了许多丧失战机的事例,揭露“谋臣”贻误统一事业。还着重论述了战争是实现统一的重要手段,得出“战者,万乘之存亡也”的结论。此篇主张刚好契合了发动统一战争的观点。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①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②裁其罪。 【注释】①当:判决。②大王:指秦昭王。 【译文】我听说:“不知道就乱说,是不聪明;知道了却不愿说,是不忠诚。”做臣子的,不忠诚应当判死罪,说了如果不得当也应当判死罪。即使这样,我还是愿意把我的见解全都说出来,望大王来判定我见解的罪过。 ★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人之一 ★集法术势于一身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著作 ★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于平实中见奇妙 耐人寻味 警策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