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祭岁月(追寻美食里的历史意蕴)

牙祭岁月(追寻美食里的历史意蕴)
作者: 王道
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7.14
折扣购买: 牙祭岁月(追寻美食里的历史意蕴)
ISBN: 9787571101688

作者简介

王道:青年作家、作品:《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小园即事——张充和雅文小集》(编注)

内容简介

宋氏二姐妹与一碗面 1949年5月19日,宋美龄与宋子良从美国写信给宋庆龄 :“最近,我们都经常想起你。考虑到目前的局势,我们 知道你在中国的生活一定很艰苦,希望你能平安、顺利… …如果我们在这儿能为你做些什么的话——只要我们能办 到,请告诉我们。我们俩都希望能尽我们所能帮助你,但 常感到相距太远了,帮不上忙。请写信告诉我们你的近况 。”据说这是他们与二姐庆龄之间的最后一封通信。 4个多月后,宋庆龄受邀站在了天安门城楼,见证毛泽 东主席隆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此后她与三妹 美龄天各一方,隔海相望。 听说宋庆龄越到晚年,越是思念美龄,除了看全家福 ,就是不断假设宋美龄回国后的接待程序。有一次,她对 邹韬奋夫人沈粹缜说:“美龄假使能来,住我这儿不方便 ,可以住在钓鱼台。” 关于宋氏二姐妹的纷争和分歧,外界传了这么多年, 总觉其中有不少属于臆想,抛开政见不谈,那份血浓于水 的亲情无论如何都是难以割舍的。 近读地方档案史志发现,1947年10月,宋庆龄、宋美 龄姐妹曾携手畅游江南虞山,并在虞山脚下的王四酒家品 尝了诸多美食。此时国内局势陡转,“打倒蒋介石,解放 全中国”已成为国人共识。 明人沈玄曾于中秋登虞山,诗赞:“七溪流水皆通海 ,十里青山半人城。”虞山位于江苏常熟,城内七河缓流 ,犹如琴弦,城又名琴川。城内王四酒家就坐落在虞山脚 下,店主王老板经营有道,就地取材,自创菜式。田间蔬 菜,油鸡山鸟,菌菇野味……一坛桂花酒更是酿得地道醇 美,甜而香,甘而洌。后来生意做大了,顾客从乡野村夫 逐渐变成乡绅名流。 1933年,诗人易君左光顾后说:“王四酒家风味好, 黄鸡白酒嫩菠青。”此后,王四酒家的生意便红火起来。 1947年10月19日中午12时,邻近王四酒家的山门外突 然驶来六辆轿车,车上的客人刚刚游山而下,还特地进入 距今1500余年的兴福寺瞻拜一番。 这一行人中有两位女士,分别为宋庆龄、宋美龄,还 有一位先生,正是孔令侃。他们从无锡而来,应是趁着公 务间隙,临时决定出游。宋美龄的私人秘书钱用和即常熟 人,外甥女孔令伟的驾驶员范雪康也是常熟人。当时开的 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送给国民党政府的四辆豪华道奇卡“总 统坐骑”,范既是司机,又像是贴身保镖。 这一天正是周日,王四酒家熙熙攘攘,早已满座,再 加上宋氏姐妹来得也晚,就算是拿号排队也要“一歇歇” (苏州话)。 和所有的中国式程序一样,吃饭有时候也要“通后门 ”。看看宋氏二姐妹的陪同人员,除了上海警备司令部宣 铁吾及侍卫官张永良,还有“行政院新闻局”副局长曾虚 白,此人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创作和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 品。这一点倒是继承了其父曾朴的志趣,一部《孽海花》 倾倒了多少多情的人。曾是常熟人,孔令侃也与酒家老板 熟识。两人进店要三桌上等酒菜,孔令侃只说有贵客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