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三峡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23.62
折扣购买: 他们是商界领袖--创业奇才的人生
ISBN: 9787802235472
“塑胶花大王”李嘉诚是如何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发展成为 一个让世界同行侧目的大公司昵?这里讲述了李嘉诚艰辛的奋斗 史。他的成功除了他勤肯、睿智、富有探索精神之外,还与他始终 信奉的当今商界一直唱响的“诚信”信条不无关系。 偷师父学艺开发新品 1957年春天,李嘉诚怀着强烈的希冀和求知欲,登上飞往意大利 的班机去考察在世界上开风气之先的塑胶公司。他深知厂家对新产 品技术的保守与戒备。也许应该名正言顺购买技术专利,然而,一 来,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厂家绝不会轻 易出卖专利,它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 汰这项技术时方肯出手。 情急之中,他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这家公司的塑胶厂招聘工 人,他去报了名,录取后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他只有旅游签 证,按规定持有这种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因此,老板给他的工 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负责清除废品废料,能够推着小车在厂 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由于李嘉诚十分勤劳,工头夸他“好样的”。 他们万万想不到这个“下等劳工”,竟会是“国际间谍”。 李嘉诚收工后,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 上。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不得 而知。李嘉诚又心生一计。假日,李嘉诚邀请数位新结识的朋友,到 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 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他打算到其他的厂应聘技术工人。 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最后,他到市场去调查塑胶花的行销情况,验证了塑胶花市场的 广阔前景。为了抢占市场,他四处寻访,重酬聘请塑胶人才。李嘉 诚把样品交他们研究,要求他们着眼于三处:一是配方调色,二是成 型组合,三是款式品种。 塑胶花实际上是植物花的翻版,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种植和喜 爱的花卉不尽相同。李嘉要求产品顺应香港和国际大众消费者的喜 好,设计出全新的款式,并且不必拘泥植物花卉的原有模式。 李嘉诚洞察先机,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 白。他又明察秋毫,以适中的价位迅速抢占香港的所有塑胶花市场, 一举打出长江厂的旗号,掀起新的消费热潮。卖得快,必产得多,“以 销促产”,比“居奇为贵”更符合商界的游戏规则。很快,塑胶花风 行香港和东南亚。寻常百姓家、大小公司的写字楼,甚至汽车驾驶 室都能看到塑胶花的倩影。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 声香港塑胶业界。 主动出击进军北美 “信誉是不可以金钱估量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李嘉诚对 此笃信不移。长江公司的塑胶花牢牢占领了欧洲市场,营业额及利 润成倍增长。1958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达1000多万港元,纯利100 多万港元。李嘉诚因此赢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称号。他的下一个 目标,是进军北美。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