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ISBN: 9787201155456
马利琴,儿童心理咨询专家,青少年教育研究者,潜心研究家庭教育近20年,出版了上百种家庭教育类图书,受到千万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孩子无法正确决断,就是因为没有提前做好规划 身为妈妈,你是否对别人家的孩子羡慕不已?相同的年龄,其他孩子既坚强又独立,*有决断力,再看看自己的孩子,所有的事情都依赖你,自己没有任何决断力。为什么会这样?是你的孩子不如其他孩子聪明?还是你没有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条件?不。这些有可能成为孩子成绩不好或者不成功的部分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孩子从小就没有要对自己进行人生规划的意识。 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曾说过:“不做人生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规划对于人生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要想让孩子未来获得长远发展,或者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就要引导孩子提前做好规划。 刘女士是我的一个朋友,确切地说是我的校友,因为我们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我和刘女士相识于一次校庆,她比我高八届,为了参加校庆特意从美国回来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我便认识了她。后来,我们交换了名片,开始了断断续续的联系,我也一点一点地开始了解她和她的育儿方法。 大学毕业后,刘女士就去了美国,工作、结婚、生子……如今已经在美国定居20多年。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观察、思考和研究美国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并将自己的心得全部融会贯通到对女儿的培养中。在刘女士的细心栽培下,女儿成功地走进了哈佛大学。 就是这样一位美籍华人,成功地践行了**的家庭教育理念,成为华人社群中的骄傲。这个长达20年的实验成果,对于正在深入探索教育改革中的我们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人生设计应始于童年,而不是成年之后。这一观点,不仅是刘女士对于家庭教育的一个认知,还串联起了她培养女儿的成功经验。反观现实,很多妈妈虽然也意识到了提前为孩子做规划的重要性,但是却无从下手。 其实,只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做好督促者、辅助者的角色,及时指正错误,让孩子提高判断力,就是给他们的***礼物。 ▲童年时期需要明确的人生目标来引导 每个充满活力的孩子都曾梦想长大后要成为怎样的人。要想引导孩子做好人生规划,就要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倾听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树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 有个女孩受家庭艺术环境的熏陶,5岁时就梦想长大后要当一名画家,而且对此志向坚定不移。父母得知女孩的这一想法后,便有意识地安排女孩接受美术方面的培训。从小到大,女孩对有关美术专业方面的学习也都乐意配合。在她稚嫩的心里,把当美术家作为自己的爱好和人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女孩比同龄孩子*有韧劲,也*坚强,并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童年时期,孩子不仅要玩乐,也应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由于年龄的限制,童年时期的孩子还无法确立明确、合理的人生目标,这时候妈妈们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 让孩子接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习,挖掘孩子的兴趣点; 让孩子爱上学习、乐于学习,为进入理想的中学和大学做准备; 支持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夏令营等,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培养一颗柔软的心。 童年时期,孩子需要有一个或几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来引导。虽然在今后的成长旅程中,zui初的想法也许会改变,但在人生zui初的十几年里,拥有明确目标的人总比浑浑噩噩的人好得多。 ▲成功者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提前做好了人生规划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主要就在于他们提前做好了人生规划。 有个男孩**崇拜周恩来,从小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志向——长大后,当个外交家。为了提高专业技能,在学习方面,他**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成功地掌握了四门语言。上高中后,他开始学习商业与法律方面的知识。 此外,在大学期间做兼职时,男孩还主动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吻合的工作。比如,他的**份工作是销售房屋,这让他接触到各个年龄层、各种性格的客户,从而很好地培养了自己的口才;第二份兼职是IT公司的电话接线员,每周工作17个小时……这些工作都锻炼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每时每刻,男孩都在有意识地为自己的目标做准备。 男孩从小就确立了职业规划,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不断地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反复打磨、充实自己。通过长期刻苦的学习,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当同龄人还迷茫于未来在何方时,他已经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小有成就。 对于孩子来说,不做任何人生设计,幼时不清楚未来要走的路,是不可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的,也不可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实现人生理想。因此,要想让孩子的未来之路少些波折,就要让孩子提前做好人生规划。比如: 如果孩子长大后想当律师,就要让孩子从小接触跟法律相关的知识,多看有关法律的电视节目提高认识;如果孩子想当老师,就要让孩子训练自己的亲和力和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学识;如果孩子长大后想当老板,就要让孩子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和创新力、组织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让他们积累各种社会资源,为我所用。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母亲的素养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任老师,她的性格、观念将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品格、行为乃至未来。真正的好妈妈既不溺爱孩子,也不会过于严苛。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转的,高质量的科学陪伴,需要妈妈们用心学习和体悟。 本书共10章、50节,作者用生动翔实的案例结合理性的分析,告诉妈妈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有“规划”意识,引导孩子一步步找到他们自己心中的火花,持续努力,成为有目标、有**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