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记

种花记
作者: 张秀亚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4.20
折扣购买: 种花记
ISBN: 978753992619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水之湄 我想,如果将我的生活图画展开,会发现一道河,一片湖,一泓幽潭 ,同一道清溪,这些,反映出我生活的一部分,且包括了我一些生命故事 的片段。 那一道河,静静的自我童年的村前流过,小河的岸边就是打麦场,像 是大地向天空展现诗页的一部分,那么美好,那么平整,上面在收获的季 节,点缀着金黄的麦穗,拖着石碾的马儿,颈际那悦耳的铃声,就像那小 河的水流一般的清亮。 童年的我,常常是和老佣妇来到水边看“打麦的”,而我那时童稚的 心灵,却被那条妩媚的小河吸引住了。 水边,是那样的清亮,将澄蓝的天,同上面偶尔飘过的碎云,都拓印 了下来,尤其是水边的蓼花,生得那么丛密,为河水加了一道名副其实的 花边,偶然,那一座古老砖砌的弯弯的桥上,有个衣袖飘举,到村前做法 事的挽着白发的道士走过,使我想到家中前厅挂的那幅古色古香的横幅… … 坐在水边的我痴痴的望着,耳边阵阵传来打麦场上马颈的铃声,老佣 妇的语声,以及打麦的农人的吆喝声,都似织入水面的蓝天、白云同银亮 的水纹里。 那片湖,那片美丽的湖水,啊,与其说它溶漾于我母校的近边,莫若 说它溶漾在我的心里…… 四年的学校生活中,湖水,乃是我每日必读的讲义! 歌德的那句诗,好像是为了“我的”湖而写的: 啊,你新鲜的湖水, 陶醉了我的心灵! 湖边的老柳树下,是当年我这懒散而多梦的学生自辟的户外教室,在 其中,我的精神上获得的,大概比在校内的教室得到的多些。 湖水,它的声音是多么的轻柔,汩汩的,汩汩的,其中更配合着青蛙 单调的跳水声,同小鱼儿在水底跃动——记得我当时的日记上写过:“小 鱼在跳高呢。”水滨,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细草,柳树的影子摇曳其上, 就更显得浓绿得近乎墨色了,这正好是“理想的诗境”的色调吧。我的幻 思与想像是在其中鼓翼的斑鸠。 夏天,湖水铺上了萍叶,是为夏日美妙的诗篇打的圆圈圈吧。那些临 风招展的荷叶,在风中飘散出格外新鲜的香息,那香息似是带着绿色,而 且含蕴着微微的凉意…… 坐在湖水的边岸,看到对岸那清雅的供茶膳的“集贤堂”,楼窗上疏 疏的竹帘缓缓的垂下来了,原来太阳已渐渐升高,湖水遂变得格外的亮丽 了,本来湖水有如一盏青灯,如今已成了一个银盘,盘上,柳枝在照影… …这时候,湖边的脚步声多了起来,卖花的、卖樱桃的小姑娘都走过来了 ,那清脆的声音竞也像是被湖水洗过的……。在那声音里,我手中执着的 诗集中的句子,也似是离开了纸面,融化在那鲜洁的空气里,更融人那溶 溶的湖面…… 啊,你新鲜的湖水, 陶醉了我的心灵。 啊,可怀念的学生年代,嵌在我那碧绿年光的碧绿的湖水,还有那些 在湖边消度的晨昏,甚至于自学校走向湖边那成排脚印,仍然那么清晰的 、清晰的,呈现在我记忆的柳堤上。 还有你,我台中故居附近的一泓幽潭,你,我的回忆中,是一枚翡翠 的胸饰,碧绿而晶莹。 第一次发现这潭水,是接孩子们自学校回来的时候——那已经是好多 年前的事了——在一片小树林后面,潭水眨动着它带着影翳的、山喜鹊一 般的可爱的眼睛。 有人告诉我说那是废弃了的鱼池,也有人说那是行将干涸的小湖,又 何必探询这幽潭古老的历史呢?我就喜爱它第一次呈现在我眼前的样子,我 觉得它就是我学生时代那片心爱湖水的缩写,再一度温润了我的生活。 有时和孩子们一起来看这个小小的幽潭,有时我自己坐在潭边的茂草 上背诵古诗。那里真静,只听见风的清歌,雨的长喟,更伴着马路上的车 声——远远听来像轻轻的咳嗽呢。 湖水边有数不清的芦苇,这一种诗文中少不了的植物,我曾戏称它们 为潭水的睫毛,密密的,长长的,使潭水在眨动之间,就格外的妩媚而动 人了。 有时我坐到潭边,等黄昏一寸一寸的走近……暮色渐浓,潭水加深, 星星在上面抛了好多小银币,我曾经悄悄的向自己说,天上的星宿也在潭 水中为它们爱情的故事许愿呢。这里,分明是可以做神话、小说的背景! 那一道清溪,蜿蜒着,如一条银色的小蛇,又在我的记忆中涌现了。 那道终日喃喃着的小溪,在我台中那幢日式的老屋前的巷口绕过,每 次出来,每次回家,我总会听到它殷勤而快活的问候和祝福。 它的祝福,闪现在水边那开小白花的灌木丛。 孩子们叫那白花为“香花”,真是个又通俗又写实的好名字,那花的 确是芳香的,那香息是那样的浓,那样的醇,像美酒,更像一杯乌龙茶, 时常,随了一阵清晨的晓风,回旋于我的庭院,进入了我的小窗口,伴着 那喃喃的多嘴而又顽皮的活泼溪水。 多少次,我徘徊在溪边,不为什么,只是想自溪水的喃喃里,发现一 点大自然的智慧凝聚成的哲学的隽语。 溪水告诉我不息与永恒。 是的,在晴朗的日子,它流;在风雨的日子,它也不改变它的行程, 它每日的走着它正当的路子,它所经之处,灌溉了近边的花、树和菜畦, 带来了美与爱。 在那垮琮的声音里,我听到了: 逝者如斯! 我听到了永恒。 P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