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同心
原售价: 38.80
折扣价: 22.90
折扣购买: 官场官运
ISBN: 9787807169741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 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 ,就是宽容。俗话说:容人者畅。一个宽容大度的人,才能有更大的生存空 间。所以,宽容是为官之本,为官之人,首先应修养的是宽人律己的气量。 目光回溯,纵观古代官场,可谓鱼龙混杂、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但凡 能成为名臣贤相之人,无不是拥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性情。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也是来源于对为官气量的一种赞誉。据传 吕端在相位的时候,曾遭奸臣陷害,被削官还乡为民。吕端得旨后二话没说 ,便和书童背上行囊,挑上书籍,离开京城上路向家乡走去了。 吕端路上行走了数日,到自家门口时,见家中正在设宴摆席大办喜事, 原来是为弟弟结婚设宴,有不少当地官吏和豪绅在场贺喜。这些人见吕相爷 回来了,又是大礼参拜,又是送上厚礼,见此情景他只好当众言明真相:“ 我吕端现在已被革职还乡为民了。”谁能想到,吕端的实言一出口,竞使得 那些势利眼的官吏和豪绅们个个面色突变,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斜眼相视, 有的甚至拿起所送礼品离座走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正在这个时候,村外传来了马蹄声声,鞭声脆震长空 。原来是皇上派御史来给吕端下旨的。御史骑马直到吕端家门口,下马便大 声喊道:“吕端接旨!”只见吕端急率全家老少,跪在地上静听“旨意”。 大家的心嘣嘣地跳着,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唯有吕端本人心中有数,猜出十 之八九。只听那御史宣旨道:“吕端回朝复任宰相,钦此!”全家人听后三 呼万岁。 方才散去的那些官吏和豪绅,闻听吕端又官复原职了,个个张口结舌, 着实难堪。只好又返身回来,拉下脸皮,到吕府重新送礼贺喜,面红耳赤地 支吾其词。在那些官吏当中,自然少不了本县那位七品知县,他坐着轿子走 后复返,忙跪在吕端面前,一边像捣蒜棰子似的给吕端叩头,一边自己打自 己的嘴巴:“相爷,我不是人,大人不计小人过。”吕端的书童很是生气, 上前揪住那知县说:“大胆狗官,竟敢戏弄我家相爷,摘去你的乌纱帽!” 书童此举吓坏了那个知县,赶紧双手紧捂头上的乌纱帽。吕端这时上前 拉住书童道:“不要这样。”书童很生气地说:“相爷,像他这样的势利眼 ,不能饶恕!” “小弟呀,此言差矣!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我们就应高兴,不必惩罚 他了。我们何必强迫别人做他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呢?”吕端这些话。感动得 那位知县非常愧疚,忙说:“相爷呀,相爷!你可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胎哪! ” 从此“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就传开了,一直相传至今。可见为官首 先需要有气量,有气量的人才能放眼大处,不会在小事上常戚戚,若无容人 之海量,何谈包容天下? 二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蒋的属下有个 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 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蒋琬 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 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学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 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 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说到底,这是一个胸怀问题,有什么样的心胸,就有什么样的路途。对 待下属,以宽容的态度处之,这种处世方式使为官者更容易赢得贤良之人辅 其左右。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仅仅是为官的一种气量,还是顾全大局、保身 卫国之本。肯容人,才能容天下,才能畅,才能昌。 为官者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容待人,和气生春,容易得到他人 的好感,这一道理其实很简单:不尊重别人的人,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 宽和待人,自己也会心平气和,轻松愉快。例如春秋时期的鲍叔牙和管 仲,二人是好朋友,彼此相知很深。他们两人曾经合伙做过生意,分利的时 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 贪财,而是他家里穷呀!”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而且他j三次 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这时,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 “这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更有甚者 ,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且三次逃跑,人们讥笑他贪生怕死。 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 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则为齐国的公子纠效力。 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 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 王位,称为齐桓公;而公子纠失败后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 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坚决 辞掉相国之位,并说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劝说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 相国。齐桓公听从了劝告开始重用管仲。果然,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 逐渐施展出来,终于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反之,一个人如果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甚至严厉指责别人的 不是,不但让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自己也会因为不得人缘而愁闷苦恼, 这真是伤人又伤己。 战国时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国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名士 。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叫司马子期的 人因为没有喝到羊肉羹而怀恨在心,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 国,攻打中山国易如反掌。中山国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 两个人手中持戈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人回答:“从前有 一个人曾因得到您赐予的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是他的儿子。父亲临去世前 交代,中山国如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相报。” 中山国君听后,感叹说:“怨不期深浅,期于伤心。吾以一杯羊肉羹而 失国矣。”这段话道出人际关系的微妙:结交一个朋友不容易,树立一个敌 人倒是轻而易举。中山国王因为一杯羊肉羹而失国的故事,对我们是一个深 刻的教训。 与人结怨,多是因为“出恶声”的缘故,说他人坏话,诽谤他人,有时 仅仅是指责也会树敌,所以要避免树敌。首先要养成这么一个习惯,那就是 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别人,对于他人明显的谬误,最好不要在广众下直接指出 来,故意给对方难堪,显示你的高明之处。在官场之中,一定要记住,非原 则之处,要多给对方以取胜的机会,这样可以避免树敌:对于原则性的错误 ,你也得以恰当的方式说出来。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容忍别人对自己所犯的过错,不记仇;对别 人的过失,给他台阶;他自然会对你有所感恩,将这份感恩藏于心中,日后 总要寻找机会将这份情还回去的。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