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散记(戏曲艺事见闻录)

今生散记(戏曲艺事见闻录)
作者: 迟金声
出版社: 中国戏剧
原售价: 73.00
折扣价: 43.80
折扣购买: 今生散记(戏曲艺事见闻录)
ISBN: 978710404506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与青年演员说“念白” 说起“念白”,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千斤念白四 两唱”的老话,可见念白的重要,可是我们有些青年 演员往往不重视念白,念白也念得不得法。演唱从来 都很讲究发音位置,依我看念白也首先应该讲究这一 点。很多演员念白不经久,声音发横,缺乏力度,不 中听,问题即在此。关于念白的发音位置,老话讲: “要提着念”。细细琢磨这句话,再细细感受前辈的 演唱,我们就会察觉到,它和今天声乐理论上讲的“ 高位置控制”很相似,是科学的。唱要这样,念白也 要这样,不是有“念时要觉着在唱”的说法吗,所以 要明确强调的是念白的发音位置必须统一于唱的发音 位置。 戏曲的念白要上韵,要配合动作,要和唱结合, 总是要和整个艺术风格统一。戏曲念白不同于生活中 的语言,因为“四声”变化的缘故,使念白更似一种 没有伴奏的“唱”。既然似“唱”,发音位置也就要 求与之相适应。 京剧中念京白时,发音位置的问题很突出。韵白 与生活中的语言差别较大。京白并非生活语言的简单 放大,它仍是一种特殊的舞台语言。如果像生活中大 声说话那样来念京白,声音会发横,听着也别扭。如 《逍遥津》中穆顺斥责曹操那样的念白,找不好应有 的发音位置,听起来就会如同生活中的吵架,声嘶力 竭,这种效果是不符合戏曲的美学原理的。 我们要求念和唱发音位置的统一。但找到了唱的 发音位置并不见得能找到念的发音位置,因而需要下 功夫去寻找,要经常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还要学一 些有关声乐方面的理论,多听一些在唱念上有较高艺 术造诣的演员的唱念录音资料。关键在于自己要勤思 考、勤练习,要持之以恒,形成习惯。这样做,找到 念的发音位置,并使其同唱的发音位置相统一,并不 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找到准确的发音位置,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声音, 使之听自己的调遣。初习时,精神上会觉得疲倦,待 真正掌握后,就会自如舒畅,而且有益于嗓子的保养 。在我教的学生中,有的嗓音条件并不差,但不能持 久,他们很着急。我就启发他们在发音位置上着手解 决。以老生的唱念为例,我对他们讲,要多用头腔和 鼻腔共鸣。马连良先生的唱念,有力度,不仅宽厚, 而且圆润,原因就是他很讲究头腔和鼻腔的共鸣。这 些同学按照我所讲的去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解决了许多问题。有的学生嗓音差,上场刚念完定场 白,就觉得很疲劳,解决了念白的发音位置问题后, 居然能演整出重头的念白戏了。 和唱一样,念白的用气也是基本的问题。以往有 “声乃气也”的说法,足见气之重要。京剧常有“提 气”的说法,这个说法的实际内涵是积极的,但似乎 因定义的不尽确切,而常常被人错误地理解为:既然 是“提”,并且越是高腔、长腔越要“提”,于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