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文化发展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5.20
折扣购买: 父亲进城/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
ISBN: 9787514213461
父亲进城 1950年8月,父亲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满怀亲情 地走进了沈阳城,身后是警卫员小伍子,以及源源不 断的队伍。此时,父亲走在沈阳城著名的中街上,他 的眼前是数百人组成的欢迎解放军进城的秧歌队。背 景音乐是数人用数只唢呐吹奏出的《解放区的天》, 曲调欢快而又明亮。扭秧歌的人们,个个喜气洋洋。 父亲本想打马扬鞭在欢迎的人群中穿过,当他举 起马鞭正准备策马疾驰时,目光偶然落在了琴的脸上 。那一年,琴风华正茂,刚满二十岁。一条鲜红的绸 巾被她舞弄得上下翻飞,一条又粗又长的大辫子,在 她的身后欢蹦乱跳。青春的红晕挂满了她的眼角眉梢 ,她正在和姐妹们真心实意、欢天喜地地迎接解放军 的又一次进城。三年前,辽沈战役之后,国民党溃退 了,那时的解放军就进城了,很快又南下了。这次解 放军又回来了。和以往不同,他们要在这里长久地住 下去,守卫着新中国的北大门。于是,沈阳城里的百 姓,真心实意地走出家门,来欢迎亲人解放军。 琴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天对她来说是人生的一 个转折点。可她一点预感也没有,她在欢迎的人群里 ,用青春年少的身体尽情地扭摆着欢乐的激情。 父亲望见琴的那一刻,他强健的心脏暂时停止了 跳动,扬起马鞭的右手僵在半空,他张大嘴巴定格在 那里。此时,用目瞪口呆形容父亲一点也不过分。年 轻貌美的琴出现在父亲的视线里,父亲不能不目瞪口 呆。那一年,父亲已经三十有六了。三十六岁的父亲 以前一直忙于打仗,他甚至都没有和年轻漂亮的女人 说过话。这么多年,是生生死死的战争伴随着他。好 半晌,父亲才醒悟过来。他顿时感到口干舌燥,一时 间,神情恍惚,举着马鞭的手不知道落下还是就这么 举着。琴这时也看见了父亲,她甚至冲父亲嫣然地笑 了一下,展露了一次自己的唇红齿白。父亲完了,他 的眼前闪过一条亮光,耳畔响起一片雷鸣。在以后的 日子里,他无论如何也忘不下琴了,他被爱情击中了 。 父亲参军前的老家一直在东北的大兴安岭脚下。 爷爷奶奶在早年闯关东时便把家扎在了大兴安岭脚下 的一个窝棚里。父亲是在冰天雪地里出生的,他睁开 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第一眼就是冰天厚雪、深山老 林。于是胡天胡地的关东便成了父亲一生中难以割舍 的情结,走遍天涯海角他也无法忘记关东的冰天雪地 。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打打杀杀之后,父亲又回 到了关东。走进沈阳城,骑在马上的父亲流下了两行 激动的泪水。琴的身影在父亲的泪眼里挥之不去。父 亲挥手抽了一下马屁股,在心里咬牙切齿地说:老子 这辈子娶定你了! 父亲三十有六,身边仍没个女人,这在战争岁月 中纯属正常。父亲十三岁那一年参加了抗联的队伍。 十三岁的父亲,其实已经走投无路了。父亲的父母不 远万里闯关东来到东北大兴安岭脚下的靠山屯,生活 并没有得到实际意义上的改变。靠山屯大都是猎户, 打猎为生。父亲的父母一来到靠山屯就想学会打猎这 种谋生手段,可惜的是,一直到他们冻死在古老的林 子里,也没能完全学会在胡天胡地里生存下去的手段 。父亲的父母在一个大雪漫天的清晨走进了深山老林 ,结果他们迷路了,林深雪厚,他们无法找到回家的 路了。三天之后,靠山屯的人们才发现了他们的尸体 ,他们的尸体已经如石头般坚硬了。那一年,父亲八 岁。八岁的父亲在靠山屯举目无亲,是靠山屯的人们 养大了父亲,父亲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父亲从八岁到 十三岁这段时间里,吃遍了靠山屯所有猎户。在凄风 苦雨中,父亲慢慢长大了。十三岁那一年,父亲参加 了抗联。抗联的队伍里有这样一批娃娃兵,他们连枪 都拖不动,手里只是拄了根棍子,那是他们行军时的 帮手。(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