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彩云深处等你(花腰傣之乡新平采风纪实)

我在彩云深处等你(花腰傣之乡新平采风纪实)
作者: 楼根良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我在彩云深处等你(花腰傣之乡新平采风纪实)
ISBN: 978781140690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古滇国皇室奢华的活化石——花腰傣 据说,新平是连卫星都无法看穿的一片绿荫。而在这片绿荫之中, 却有一个古老的民族把古滇国皇室的奢华传承至今,为新平的美蒙上了 神秘的面纱。从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游客到云南寻找“不可思议”的“华 服”,到2001年1月身着花腰傣盛装的8名少女惊艳法国巴黎罗浮宫以 及在新平举办“花腰傣**学术研讨会”,“花腰傣”以自身的神秘与 绚丽一步一步走上了世界舞台。 花腰傣是我国傣族中一 个特殊的群体。相传为古滇 国皇族的后裔。“傣”字前 面加“花腰”,是因其腰部 异乎寻常的服饰而得名。 这里的傣族姑娘,身着雍 容华贵、多姿多彩以及具 有独特的色彩造型和强 烈的视觉美感的服饰,令人 叫*和倾倒。她们的服饰由自 织自染的土布和色彩缤纷的缨 穗、银铃、银泡、银手镯等 组成,层层叠叠,浑然天成, 达到色、形、态的**统一。 姑娘们穿在身上,华而不俗, 悠然得体。其精湛、纤巧、 别致,足以堪称**的艺术 品,充分显示了花腰傣高超 的纺织技艺和审美水平。 花腰傣不仅服饰美,而 且传统观念也美。他们择水而居,对水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喜水、爱 水,每个村寨都坐落在碧波粼粼的河流旁。他们认为,天上有太阳,像 父亲;地上有河流,像母亲。村寨前面的河,就是母亲河。河里流的水, 就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地上的植物和动物,也哺育着花腰傣儿女** 天长大,一代代繁衍。此外,花腰傣信奉图腾崇拜,往往姓氏不同,图 腾也有区别。但是,不同姓氏的图腾大多只是树木的种类不一。如漠沙 镇的白姓,崇拜大青树;而杨姓,则崇拜攀枝花树,等等。相传这些树 木曾经救过他们的祖先,对本姓氏有着再造之恩,所以他们将这些树木 作为图腾。花腰傣村寨的树木,像神一样*到保护、崇敬和爱戴,生长 得格外茂盛高大。花腰傣村寨经水的滋润,树木葱茏,花繁似锦,秧苗 茁壮,稼穑秀实,欢歌笑语,牛哞鸟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花腰傣服饰华美艳丽,文身染齿等习俗与古滇国贵族几乎一脉相承, 至今仍遗风不改。 花腰傣女子的盛装用料讲究,尤以傣雅、傣洒女子的服装*为华丽, 多用绸缎,刺绣精美,银泡琳琅满目;喜戴硕大的银耳环,双手戴银镯, 十个指头都戴满镂花银戒指,彩带束腰,风姿绰约。女子穿上盛装后根 本无法劳动,只能参加礼仪性活动。这也从一个方面佐证了专家们认为 花腰傣是古滇国皇室后裔的推断。 花腰傣以她的神秘与艳丽,征服了整个世界而成为中华大地民族大 花园中的奇葩。 两项来自大山的“***” 彝族浮雕文化长廊 饭后茶余,在绿树成荫的新平大道上漫步,是*为惬意的一件事。 润润的空气,幽幽的花香,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世外桃源。路边那些刻 有彝、汉两种文字的景观石,*是让这个小小的县城充满了浓厚的传 统文化气息。也就 在不经意之间,我 们已经置身于“世 界之*”之中了。 就在缓缓流淌的平 甸河**,新平人 民用自己的智慧与 汗水,创造了一个 引以为豪的世界之 *。2010年7月 31*,中国世界纪 录协会经过严格的 现场考察,新平彝 族文化长廊被授予 “世界*长的彝族 浮雕文化长廊”之 荣誉。 新平彝族文化 长廊东起太平桥, 西至桃花岛,长4580米,共有大小浮雕2102块,远远望去,气势磅礴。 河段两侧杨柳依依,彝族文化融于秀美的自然风光之中,丰富了这座小 城的底蕴,让这里充满了诗意。 彝族文化长廊沿平甸河**的河堤布局,以民族文化广场和体育馆 区域组成的文园为中心,以东部的山园(龙泉公园)、西部的水园(水上 公园)为次中心,三个园区遥相呼应,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承载彝族传 统文化精粹的带状有机整体,艺术地设置在县城东西走向绿化中轴线之 上,使整个山城格外鲜活、大气。 长廊边,随处可见悠然自得、谈笑风生的新平居民。他们或坐在石 椅上享*清晨的阳光;或低头凝视着浮雕上的壁画,思忆着久远的时光。 漫步在平甸河畔,细细品读彝族文化长廊青石上镌刻的故事。几部 彝族创世史诗让人仿佛回到了彝族起源的历史长河中,让人不由自主地 在那些形象而又神秘的图文中寻找彝族祖先的踪迹。除此之外,彝族大 事记、历史渊源、天文历法、文字、神话传说、故事谚语、风俗风物、 歌舞风情、服饰、饮食、文艺、**祭祀等十余个类别的雕刻惟妙睢肖, 栩栩如生。每一个桥墩上,还展示着彝文的太极八卦图。参观彝族文化 长廊,就如同进入一个展示彝族多姿多彩文化的博物馆,捧读着一本厚 厚的历史长卷,令人心旷神怡,思绪万千。 千桌万人磨盘宴 在平甸河畔的民族广场,新平人还创造了另外一个***——千 桌万人磨盘宴。 新平的磨盘宴由来已久。相传,在很久以前,磨盘山有个能人,他 神通广大,力大无比,人们都尊称他为赫白祖大王。赫白祖大王专为贫 苦的彝族人打抱不平,他率领着磨盘山、鲁奎山一带上万彝族人,打下 县衙,又去打州府衙,引来朝廷一次又一次的围剿。有一次,官府组织 十几万人直逼赫白祖大王驻扎的山寨营盘,想一举*下。大王凭着自己 的才智和神力,指挥彝*苦苦奋战了三天三夜,打退了官兵的一次又一 次进*,获得了胜利。四乡八寨的人会聚到磨盘山庆祝胜利,大王心里 也很高兴,他下令将士们杀了八十八头牛、九十九头猪、一百一十只羊, 选一块大*甸摆上千桌宴席,数万彝家人欢聚共宴,歌舞欢庆,欢乐了 三天三夜。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赫白祖大王和这次胜利,每年一到 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磨盘山的彝家人就从各村各寨会聚到磨盘山, 杀猪宰牛,共办宴席,斟酒欢歌,代代相传,直到**。 每年的磨盘宴举行那天,热情的彝族同胞就换上节*的盛装,怀 抱三弦,手拿烟盒来到宴席举办地。场地上,一字排开的千张用竹 子编成的簸箕桌子,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撒满翠绿松毛的地上。到开 餐时间,招财进宝、丰收菜篮、山苏干巴、千里香香腊鲁菜……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