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5.50
折扣购买: 淡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ISBN: 9787201086743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被誉为“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一生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出一种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成人教育方式。接受卡耐基教育思想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军政要员,甚至还有几位美国总统。千千万万的人获益于卡耐基的教育。 卡耐基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如何赢取友谊与影响他人》《口才的艺术与情绪掌控术》《语言的突破与沟通的艺术》《快乐的人生》等。这些图书出版之后,立即风靡全球,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成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想要做人,就要永远做一个不服从主义者。最 终你将获得心灵的完 美,除此之外,一切都不再神圣……我之所以犯下无 数的错误,都是因我放 弃了自己的立场,而从别人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所致。 ” 这是拉尔夫·华托·爱默生这位伟大的不服从主 义者说过的话,这对 于那些喜欢“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人来说, 无疑会产生极大的震撼 作用。 我们可以试着将爱默生这句话的意义进行延伸: “可以从别人的视角来 看待事物,但是一定要从你自己的视角出发去做事。 ” 如果说成熟有什么益处的话,那就是它能发掘我 们的信念,并赋予我们 根据这种信念去做事的勇气。 那些年轻而缺乏经验的人,总是害怕自己和别人 不同。例如,他们害 怕自己的穿着、言行或思想不能被他所属的群体所包 容……青少年子女的中 年家长们总是会受到下面这些问题的困扰:“莎莉的 母亲强迫她擦口红”、 “我们这样年龄的女孩子都出去和男孩子约会”、“ 哦!你们想把我变成怪 物吗?没有谁会在11点以前回家的”…… 不盲从一般人的思想,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它往往会给人带来 不愉快,甚至是生命危险。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宁 愿紧紧地地跟在大众后 面,由大众保护着,接受大众的指引,既不怀疑也不 抗争。然而,殊不知这 种安全感是在自欺欺人,因为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恰恰 是这些追随大众而毫无 主见的人。 勇于承担责任正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长大成人 ,就意味着离开父母 的羽翼保护,开始步人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因此, 如果我们能真正成熟起 来,就不必因害怕而盲目顺从,也不必在群体中掩藏 我们的个性,更不必毫 无主见地接受别人的思想。 能够安排自己的人生、具有使命感的人,不需要 别人来提醒他在必要时 坚持立场、与大多数的主流人群抗争的重大意义;相 反,他一定会狂热地全 力以赴,而不做其他的选择。因为在他的内心当中, 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鼓 舞他,使他能够排除所有的障碍,勇往直前。 但另一些人却常常会被群体的力量所控制。我们 往往会这么认为,既然 有这么多人不赞同我们,那我们当然是错的,于是我 们迫于人数的压力而放 弃了自己的信念。也就是说,当反对的人数达到足够 多时,我们就会对自己 的判断缺乏甚至失去信心。 成熟有利于我们建立自己的信念,并奉行不渝。 为了自己、为了人类、 为了上帝,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选择最佳的方式,尽 心尽力为人类谋取幸 福。我最欣赏爱默生在这方面所坚持的立场。爱默生 之所以一直支持反对奴 隶制的重大运动,这是因为他认为这些工作能为社会 做更多的贡献。正是这 一崇高的思想,激励他不停地为废除奴隶制度而奋斗 。他的态度正是源于自 己的原则,他也愿意为了这种原则而失去虚名。 坚持不被大众认可的目标,或站在大众的对立面, 这些都需要勇气;一 个不盲从大众思想、处于劣势而依然能坚守信念的人 ,才是最勇敢的人。 我最近参加了一场社交聚会。当时,人们的话题 都聚集在近来经常见诸 报纸的一个争议纷纷的问题上。除了一个人很有礼貌 地回避谈论它之外。几 乎所有的客人对此都持相同的观点。这时,有一个人 要那位回避问题的客人 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本来希望您最好是不要问我的,”这位客人 微笑着说,“因为我和 大家持截然相反的观点,而这又是社交场合。不过, 既然您问到我了,我也 就只好说说我的观点了。” 于是,他大概谈了谈他的观点,果然遭到了众人 的围攻,但是他并没有 退让,即使没有任何人支持他,他也坚持自己的观点 。虽然他没有赢得一个 人的赞同,但人们对他非常尊敬,因为他在完全可以 附和大多数人观点的情 况下,坚持了自己的信念。 从前的人为了生存,完全依靠自己的判断进行决 策。例如,那些当初 到西部去的拓荒者,他们根本找不到专家给他们指导 ,或可以追随前人的足 迹,如果遇到了危机或紧急状况,他们只能靠自己去 解决,几乎生活中所有 的问题都需要他们自己来决定,事实上他们也解决得 非常好。可是现在呢?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因为有了专家的存在,所以 我们已经习惯于任何事 情都去听取这些权威的意见,结果我们渐渐失去了独 立发表意见或建立信念 的信心,而那些专家似乎也习惯了这一切。这种结果 ,其实正是我们拱手相 让所导致的。 现在,“成为你自己”这个目标是我们最难实现 的了。在我们这个以生 产过剩、科技发达和教育一体化为基础的社会中,要 想了解我们自己已经很 难了,而要想“成为你自己”当然也就更难了。我们 已经习惯于按照一定的 类别来划分人,例如:“他是工会的人”“她是公司 职员的妻子”“他是自 由派人士”或“一个持不同政见者”。这就像孩子们 玩的“警察捉小偷”的 游戏,我们不仅给自己贴上了标签,也给别人贴上了 标签。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哈罗德·w.杜斯先生非常担 心“不顺从”会屈服于 “顺从”,所以他在1955年6月发表的普林斯顿大学 毕业生训词中,选择了 “作为个人而存在的重要性”作为题目。杜斯校长告 诫毕业生说:“不论强 迫你顺从于他人的压力有多大,如果你能够真正成为 你自己的话,你就能体 会到,无论你对于屈服做多么合理的解释,你都不会 成功,除非你愿意舍弃 你最后的资本——自尊。” 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