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人民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我的十八洞村
ISBN: 9787556120758
云雾中的苗寨 十八洞村,湘西地区武陵山腹地的一个纯苗族村寨。 据传,远古时期,苗族祖先蚩尤在中原涿鹿一带与炎 帝、黄帝进行了一场漫长的厮杀。最后,蚩尤战败,不得 不率部往南方退守迁徙。他们且战且退,吃尽了苦头。迁 徙苦旅中,青壮年男女将布条、葛藤结成长条,扶老携幼 ,翻过崇山峻岭,击退虎狼猛兽,几经周折,最后逃到了 大山连绵、沟壑纵横、荆棘丛生的荒僻之地——武陵山区 。 因为苗族先祖是拉着布条迁徙到南方,扯着布条在通 往南方的茫茫苦旅中登山越沟,顺着布条所牵的路线寻找 他们的生存空间的,因此,这布条便成了苗族迁徙的路线 标志,成了苗族迁徙途中过关的法宝,成了维系苗族血脉 亲情的历史纽带,成了至今湘西苗族人民一致认同和传承 的圣物。 蚩尤部落迁徙到武陵山区之后,依靠险峻的武陵山阻 御外敌,造就了白云生处的苗乡;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下来 ,从大聚居走向大散居、小聚居,形成了一个个的苗寨。 生活在排碧乡十八洞村的村民,据传就是蚩尤部落的后裔 。 十八洞村村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05年。在湖南省 撤乡并村的区划调整中,飞虫村和竹子村合并。在确定新 村名时,新村名改叫飞虫村,竹子村不同意;更名竹子村 ,飞虫村有意见。到底叫什么呢?经过反复酝酿,大家想到 了村里的一个地方——夜郎十八洞。相传,古夜郎国被打 败后,其族人便翻山越岭来到湘西的深山老林,发现了一 个能容纳几万人的大溶洞,且洞内有18个小溶洞,洞洞相 连。他们便在此定居下来,休养生息,繁衍后代。夜郎十 八洞简称十八洞,将新合并的村取名为“十八洞村”,大 家都不再有意见。 曾经的十八洞村,只是一个藏在湘西大山深处几乎无 人知晓、没人在意的孤寂小苗寨。它有4个自然寨、6个村 民小组,全村共240户、946人,耕地面积817亩。 十八洞村地处高寒山区,冬长夏短,是典型的高山岩 溶地区,平均海拔700米,境内深藏着莲台山林场、黄马岩 、乌龙一线天、背儿山、擎天柱等纯天然景点。特别是传 说中被视为避难所的十八洞溶洞群,不仅洞洞相连、洞洞 贯通,而且洞内或宽敞通达或隙窄曲畅,洞顶和两边的岩 石造型巧夺天工、神态万千、逼真传神、引人遐想。村内 ,一道道瀑布悬天飞舞,枯藤老树密集交织,花香鸟语空 灵恣肆,高山峡谷遥相呼应,委实就是一个“云雾中的苗 寨”。 这个不掺一点杂质的苗寨,苗族风情苗族风物苗族风 味醉入诱入迷入。 这里的人们从未忘记自己是蚩尤的后裔,没丢掉自己 祖先的人文传承, “过苗年”“赶秋节”“山歌传情” 等民族风俗习惯,就像十八洞村大山里的树木和花草,坚 韧地生长在这个苗家山寨里。 这里的苗绣、蜡染、花带、古花蚕丝织布等民族民间 工艺品就像云霞一样,装饰着村民们恒久的日子和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