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搞好啊少年/再见了青春系列

把世界搞好啊少年/再见了青春系列
作者: 巩高峰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把世界搞好啊少年/再见了青春系列
ISBN: 9787508680033

作者简介

巩高峰, 专栏作者,靠谱青年。 著有短篇小说集《一种美味》《父亲的黑鱼》,“再见了,青春”系列——《一觉睡到小时候》《把世界搞好啊,少年》《十八岁出门吃饭》。 因短篇小说《一种美味》入选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以“*鱼”和“诡异的光”走红网络,网友昵称“鱼叔”。 撩鱼叔,去新浪微博@巩高峰。

内容简介

小武侠 像是一阵风,武侠小说和爱情小说就用狂风的姿势和席卷的速度,迅速扑过我们学校。风暴过后,所有的树和*都朝一个方向倒伏,嗯,我们都是*,所以,小说在我们当中**风靡了。 武侠小说和爱情小说就像树*一样的指示牌,男左女右,一分为二划开了两个阵营。 班里*早从谁开始看小说的已经找不到开头了,很多人都号称风潮是自己**的,包括我,可我三年级读《杨家将》这事儿除了小利没人能证明——但是证人有亲密关系,不作数。反正**之间,几乎每人桌洞里总有几本。没几个人*得了上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却只能看十分钟的小说,再说还经常有不自觉的老师疯狂拖堂。于是大家各显神通,根据自身特点寻找方法偷看:胆子大的直接把小说套在课本上看,谨慎一点的就把小说包上课本的书皮,胆子小的就只好扒桌缝——桌缝大一点的可以放桌肚里,边装作听课边偷瞄,没桌缝的就用小刀挖一个洞(代表人物顾孟东请详见《小痴迷》)。 一本小说看完了大家互相换,用*快的速度传遍之后,才能有七嘴八舌讨论的效果。没过多久,连班里成绩*好的刘俊洲都沦陷了,每天下课不再小跑着去厕所以便节省时间做题,而是竖着耳朵听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降龙十八掌到底是什么姿势时,在一边悄悄用小动作暗自比划着。 男女生阵营清晰,分界线明显。 男生虽然门派林立一片乱象,但拜在金庸门下的*多,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也各立山头,毕竟萝卜青菜嘛。门派众多的结果,就是大家很快从合作换书看,到了互不服气甚至互相*击的程度,因为谁都认为自己喜欢的主角*厉害,武功天下**,人品江湖**。可是又没有办法能让不同书里的主角凑在一起来一场华山论剑,*后我们只好各自山头大旗迎风飞扬,慢慢分化成几个小团体,嫌隙渐生,谁也不服谁。 女生也有看武侠小说的,但不是主流。她们主要是传看席绢的爱情小说,当然也有很多看琼瑶的,但是她们不分派、不对立,而且无论看什么,几乎没有分歧。*神奇的是,看琼瑶的不鄙视看席绢的,看席绢的也不会嘲笑看琼瑶的。 没多久,女生中间出了一个代表人物,卓丽,她不仅看遍了学校附近和镇上的租书小店里所有的言情小说,而且竟然自己写起了小说,据说风格杂糅琼瑶和席绢为一体。开始时她在练**上写,写完一本就迅速被班里女生传着看,后来写完了,就把好多个练**钉成厚厚的一本,很快就传到外班去了。听说好多人看的时哭时笑,笑时哪怕在课堂上也肆无忌惮,哭的则走在路上想起情节就哭得稀里哗啦的。卓丽也因此迅速走红,在学校里走到哪儿都有人指指点点,手势和眼神都是敬佩和仰慕,卓丽的情书也很快就收了半抽屉。 我们自然不服,爱情小说,多么幼稚的东西,靠模仿竟然也能红?有人就悄悄把卓丽的小说弄来瞧瞧,在学校里流传的已经有三本了,书名都类似《你不爱我天空就流泪》这种风格的。而且几本小说的结尾都是大团圆,差不多都是男主角抱着女主角,或在朝霞中找个山间小屋远避红尘,或在夕阳的余晖里朝大海走去。这些词语看了让人倒牙,再多想就肉麻得倒吸一口冷气。 这样的书都能让卓丽名声大噪?这激起了我们男生的同仇敌忾,各派别也因为愤愤不平和不甘不屑而迅速消除隔阂,大家统一战线,聚集在“华山”——*场边的小土丘上商量应对之策。 班主任一直对我们班在成绩上的阴盛阳衰颇有不满,而写小说这件事儿我们男生又落在后面了,必须有一招制胜的办法。怎么办?我们也写小说!决议来得出奇得快而一致。 要写就一鸣惊人,不仅要全校流行,还能流传到整个镇甚至整个县。如果有**甚至能走向全国,和金庸他们抗衡,那就***了。为此,我们先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想讨论出一个集体用的笔名。不过人多嘴杂各抒己见,*后没能统一,只好暂时搁置,转而先商量怎么把小说写了,这才是重头戏。 *好的方式是先分工再合作,这样才能快速写出一部经典、传世、**的武侠小说,而且也可以体现我们男生的集体智慧。主意一定,人马迅速分为四拨,每拨人数不等,由作文写得好的人执笔,武侠小说看得多的人当参谋。 故事主线很容易就得到了认同,因为无论看什么武侠小说,总结起来无非就四个阶段:首先是主人公一家在一个月黑风高夜被仇家满门血洗,然后主人公侥幸逃生。之后是主人公在各种门派习武学艺,吃尽人间各种苦,成为一名高手,不过离江湖**还有距离。再后来少不了奇遇,跌落悬崖获得***、偶遇无名世外高人培养、凭人品或爱情获得前辈的倾囊相授、意外获得一众奇怪高手的功力传输打通任督二脉……这些随便选一个或者都用上,让主人公历尽坎坷之后拥有世间罕见的功夫。然后,主人公在江湖上会遇到爱情、友情、仇恨、功名的各种考验,*终不断成长,报得血海深仇,与爱人一起归隐山林。 故事框架搭建之后,人物姓名、关系商量好,四拨人分别认领各个阶段,再各自讨论梗概、确定细节,开始动手写。这种群情激奋只有在期末考试前才见到过,如今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各门派消除己见通力合作,气氛融洽得让人感动。 我认领的是**部分,大家一致认为万事开头难,我毕竟拿过全县作文竞赛奖,虽然是二等,也算*有底子,所以都等着我开好头,好续上猪肚、豹尾。 大家主要利用**和晚上的时间,写好几页就互相传阅,提意见、建议,互相鼓劲儿,看着一个集合了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四个人大成的武侠小说一点儿一点儿即将成形,每个人都无比兴奋。 计划执行过半的时候,不知道是出了内奸,还是女生怕我们一旦成功就会甩出她们几条街而嫉妒,反正班主任杨峰知道了。在班会上,他满脸严肃,瞪着眼睛看着大家,直到教室里鸦雀无声,他才开始说话,他说得很短,声调也不高,却一个字比一个字声色俱厉。他开门见山,首先讽刺了我们男生集体创作武侠小说这件事情,用的是反讽,“听说我们班要诞生一部能惊天地、泣鬼神的武侠小说了,我很高兴,所以压抑不住兴奋,想看看都是谁,做了这么伟大的事情还准备留个假名。” 我们都听出杨峰话里有话,所以不敢作声,看他下面怎么说。 但他很快就脱掉了反讽的马甲,快速摆明了论点论据:“你们这纯粹是胡闹!主笔的几位,你们各科的成绩搞好了没有?!据我所知,好多同学连几百字的作文都写不好,就写大部头了——还没学会走的孩子就想跑,结果是什么?听说某些人自认为拿过奖,所以就敢带头写,幼儿园得过小红花是不是就直接上重点大学啊?!还听说之前就有人写了好几本小说了,到处流传。那我现在告诉你们,这都是笑话!” 每个参与的同学都在互相找对方,*后眼神汇集到我这儿。谁都知道杨峰说的是谁,所以我尴尬得后背冒汗,手没地方搁,脑袋也没地方藏,只好一直低头趴在竖在面前的课本后面。 好在讲台上的杨峰开始结束语了:“我也不想调查了,*不想点名,参与的同学下课后自己主动把小说悄悄放我办公桌上,我就当这事没发生。” 杨峰没有威胁恐吓,也没有利害分析,可就是这样*让人害怕。所以胆小的压着下课铃声就把*稿送去了,开始还指责别人胆小鬼的也没挺到第二天,放学前就都缴械投降了。有什么办法,我们的生杀大权都在杨峰手里呢,他一个招呼家长就得来。这是尚方宝剑啊,谁敢惹? 好在,卓丽的爱情小说也没红火太久,我们那部还没起书名、也没能拟好作者笔名的武侠小说胎死腹中没多久,杨峰就收缴了卓丽的那几本小说。不过女生们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先是死忠读者去杨峰那求情,又哭又闹的,后来卓丽也跑到办公室,昂着头威胁杨峰说如果不还她书稿她就退学。可几个回合下来,书稿到底还是没收了,女生也都消停了。 我们也没能愤愤多久,初二下学期,整个年级要根据期末考试名次重新分班,重点班和普通班这六个字一下冷却了教室上空的热量。随着复习的开始,到分班的结束,我们就像梁山上的那些好汉一样,“死”的“死”,“伤”的“伤”,“招安”的“招安”,一切又回到从前。 一群男生和一群女生,像沙尘暴一样,肆虐了一阵,终归又慢慢成为散沙,恢复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学生。 后来:很多很多年后,当我把《一觉睡到小时候》送给杨峰的时候,他很快就给我发来短信:“写得还蛮流畅的,也很真挚。不过说实话,我记得当年你写在练**上的武侠小说似乎*好,语言不错,故事有趣,也很有想象力。那个小说叫什么来着?” 1. 《一种美味》选入浙江高考卷,29万考生疯狂搜索作者 2017年的夏天,巩高峰这个名字不小心闯入了很多人的青春。他的短篇小说《一种美味》入选浙江省高考阅读试题,因“*鱼”和“一道诡异的光”,29万考生提刀赶来他的微博,没想到却很快跟这个吐槽卖萌写专栏的大叔打成一片。 有趣的是,“鱼叔”其实并没上过大学,甚至18岁一出门就被骗进传销,20岁时做仓库管理员,白天做苦力,晚上在库存单背面写小说。别人吹牛扯淡的时候,他把稿子敲进咬牙买下的电脑,寄到杂志社,在来到北京做上自己向往的文字工作之前,他辗转河北、上海、福州,打工,蜗居,在漂来闪去中做着文学梦。 2. 如果让我列出三本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的书,那“再见了,青春”这一个系列就够了。 这里边一定有你的“小时候”,有你想吐的槽,和长大过程中的隐痛。 对着生活的*零狗碎,自嘲的同时也诚实地记录着家人、家乡一点点的改变,你惊讶于无数让人产生共鸣的细节,而它们又折射着大时代里的小命运。 《一觉睡到小时候》里每一个故事就像童年这个烧饼上的一粒粒芝麻,在那个太阳底下平静无奇的村庄里,一个个撒泼打滚的童年往事,上演得有滋有味。 《把世界搞好啊,少年》里,那个懵懂孩童在横冲直撞中步入了少年时光,小小的人,揣着大大的希望和幻想,灿烂似流水澄澈透明,有趣得闪闪发光。 转眼间,那个泥孩子就成了《十八岁出门吃饭》里现实无比的中年人。至亲正在衰老与离去,有些拼搏开花结果,有些野心就在风中零落。曾经的小伙伴早就努力甩干净了身上的泥点子,出落得生龙活虎,或者油油腻腻…… 3. 如果你爱看《请回答》三部曲,爱它的温情脉脉,回忆满满,那你一定会*爱“再见了,青春”,因为它不止有回忆和温暖,还有人近中年的世故,放弃对抗,寻求和解……从回忆中出来,人生才到中场,生活还要继续。 慈祥又神秘的奶奶,一*比一*混沌;倔强又暴躁的老爸,早就没有了揍“我”的创意;“抠门”的老妈,一场飞来横祸后终于决定站起来继续往前走;“我”背负着养儿赡老还房贷的责任,对着生活吐槽的能力与*俱增…… 年复一年向前奔跑,而人往往就在回头时,模糊了双眼。我们找寻到那些旧时光,只是为了跟它说一声,“再见了,青春。生活从来不易,人生,以后请继续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