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杭州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西湖亭阁
ISBN: 9787807580164
然而,无论是楼还是阁,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在古代,它们大都是 术结构,所用建筑材料均以木为主。而木结构建筑历时久远,或经兵燹,或 因天灾,大多已湮没不存。因此,虽说我国的高层木构建筑从东汉时期开始 即已很普遍,但早期的楼阁建筑保存至今的,已寥若晨星。现今在中华大地 仍有留存的,当以辽、宋之际的几座亭阁建筑堪称瑰宝,如兴建于辽代的天 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不过,明清时期修建的一些楼阁建筑物,至今保存完 好的还有不少。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北京正阳门城楼、箭楼、天安门城楼、 午门城楼、故宫角楼,山海关东门城楼,西安鼓楼、钟楼,甘肃嘉峪关城楼 ,广西容县真武阁,浙汀宁波天一阁等,兴建于明代;北京故宫的畅音阁、 颐和同的佛香阁,河北承德的烟雨楼、大乘阁、旭光阁,山西介休袄神楼、 万荣飞云楼,云南昆明大观楼,贵州贵阳甲秀楼,四川成都崇丽阁等,则兴 建于清代;而湖北武汉黄鹤楼,江两南昌滕王阁,河北山海关澄海楼等,则 是20世纪80年代按过去式样重修的。 留存迄今的这些楼阁,有一共同特征,就是体量都很高大、显赫,在各 自所在的古建筑群中,不是主体建筑,就是重要建筑,十分突出醒目。如北 京颐和同佛香阁,四川成都崇丽阁,云南昆明大观楼,广东广州镇海楼等, 还成了各自所在地区或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由此可见,我国的楼阁这种传统建筑,在道家和佛家看来,是庄严而神 圣的,在皇家和贵族们看来,是尊贵而威严的,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它们依 然是高大、显赫而宝贵的。 当然,这只是就总体而言。具体到江南这片地区,情形又略为有所不同 。地处江南锦山绣水间的杭州,山水风光以秀美著称,点缀在湖山问的一些 楼阁,并非以巍峨高大而胜,而是以其与山水景致的和谐映衬、相得益彰而 闻名。如西湖边的望湖楼,只有两层而已,远远望去,宛如在湖岸岩壁上自 然生成的一种附属建筑,贴切生动。当年苏东坡公余至此,醉饮之后在望湖 楼题写了那首著名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卷地风来忽不见, 望湖楼下水如天”,更是使得望湖楼声名大噪。又若地处西湖中央的湖心亭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一文称,雪夜中望去,“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而已。但这“一点”,小则小矣,却点在最恰切的位置上,具体而微,小 中见著,西湖因之亦变得格外精神起来。 早就有人说,西湖是一盆精致的山水盆景。正因如此,西湖山水林壑间 ,少见伟岸高大的亭阁巨制,触目即是的俱为一些精巧秀丽的亭阁小品。然 而,历朝历代,无数文人墨客游历于此,歌之咏之,使得这些亭阁于建筑之 外,多了不少文化的气息。今人漫步西湖山水问,见到这些盛名之下的亭台 楼阁,细细观览,益觉意趣盎然,平添几分游兴。 明人张潮曾言:“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那么,就 请读者诸君随着作者的笔触,先对西湖的亭阁作一番纸上的神游吧。 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