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河沿日记(精)

北河沿日记(精)
作者: 苏民生|编者:谢其章
出版社: 海豚
原售价: 22.80
折扣价: 14.40
折扣购买: 北河沿日记(精)
ISBN: 9787511029065

作者简介

苏民生(1**6.11-1988.2),别名苏霖,白族,字澜沧人。云南剑川人。擅长中国书画鉴赏、美术理论。曾于*本京都大学专*美术史。历任中法大学教授、北京艺术师范学院资料科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资料员。著有《雄浑的国民精神和六艺》、《文艺上的感伤主义和形式主义》、《印度o中国o*本美术异同论》、《老子美学》、《绘事后素论》、《略论抽象主义》、《论钱南园之诗书画》等。

内容简介

快要到年关了,家人就忙着往街上买东西。过年 的糖果以花喜狮子糖为大宗,是用炒米和糖汁做成狮 子及绣球。染上彩色。狮子由许多层片状的狮子,合 成立体的狮子,形如宫殿或寺观前的狮子,下有台座 。此种糖果由别处运来,售主大半为乡间妇女,以巨 形筐篓装盛,背到我们家乡。在市集上贩卖。肉类以 猪头为主,腌为腊味,全由家中妇女一手做成。将近 年底,家中大行扫除,挂字画,写春联,贴春联。清 末*讲究撰对联,盛极一时。大概左右均齐的美在中 国*为发达。文字的对仗也只有中文发挥尽致。中国 文化每逢极盛时代,必有一番均齐美的高度表现。汉 代的赋,六朝与唐的骈文。明代的八股,清代的楹联 ,都蔚为大观。这种均齐美想必是大农业国大平原文 化的象征,予人以齐庄中正之感,永恒安定之感,也 可以说正大光明,中正和平,或中庸之感。大伯父喜 撰对联,每次新年,家中各处满换新句,无一重复, 信手拈来,清新剀切,为人所乐诵。宣统初年新年门 联云家国盈虚皆有数朝廷统绪又从新。因三伯逝世未 久,故出此感慨之言。后来写春联的工作派到我身上 。堂兄湛恩笑我人未老而字如老人所写。那时的塾师 段先生年逾耳顺,他的枯瘦的书法不免影响于我,挂 画**须挂祖考妣影相于堂屋。正中壁上。都是纸地 墨画加彩,裱成卷轴,其情形还历历如在目前。左右 墙壁上悬挂字画,为四条或八条屏幅不等。有一次挂 出外祖父替三祖父画的纸本水墨渔樵耕读图。对面为 当时某**画家的着色花鸟。父亲特意指点我,并且 说他的画无人能及,但只欠学问修养而已。尊重士大 夫画的传统思想是很普遍而且深刻的。我又画了两张 花卉分贴在左右的两房门上。本来应该贴吉祥的木版 年画。祖先影相前面供桌上摆着狮子花喜糖和麦苗的 盆景,以及其他供物。点着红烛,烧着炉香。供桌正 面挂着绣花桌围。地板上撒上松针,铺好拜垫。松针 撒地,据说贵州也有这样风俗。我们家乡不止新年如 此,就是平常办婚丧大事或在寺庙里办什么会也常用 松针铺地,以代垫席。酒菜都摆在地上,席地而坐。 尤其是上坟时候,这样用饭,耳听松涛,眼看风景, 别有风味。庭中必临时植松树以壮观瞻,也可以悬挂 **。过完年再拔掉。是由乡下人从山上斫下运到城 里来卖。是一种赤松。门楣上贴人胜,在长方形的红 纸上錾出透漏的人物花文和吉祥语。*难忘怀的是惠 风和畅的匾额和人胜的因风飘动。所谓"人胜参差剪 ,玉钗头上风"是也。门神也令人憧憬。城里所贴的 有富贵气,乡间所见的有野逸味。猪圈门上也粘贴木 版印刷的猴像。在肮脏龌龊的渊薮里,居然放出异彩 。送灶王爷上天的那几天,用饴糖分给小孩吃,藉此 封口,不许胡言乱语,以免灶神上奏玉帝。除夕守岁 。大人们在厨房里预备吃食,几乎彻夜工作。老人和 小孩在房里围着炭火盆谈笑。火盆用铁铸成,浅如洗 脸盆,大小不一,安置在方形的木架上。大家坐在高 凳或椅子上,脚搭在火盆架上边烤火。单人多用手提 火钵,钵为瓦质,置竹篮内。生火用扇子打风或用口 吹,或提住火钵往左右来回摇摆,打起风来。立刻就 会看见炭火呼呼地燃烧。年青人胆大把火钵提着在空 中画圈子,也不会脱落。大家还拿来比赛,看谁打的 圈子多而且快。可是一到过年,天气渐次暖和,火钵 多半收藏起来,这种现象就不大见了。除夕封大门开 大门都有一定的时间和仪式,并且还要燃放鞭*。家 家如此。所谓"**一声除旧"是也。一阵一阵,前后 继起的**的声音打破深夜的沉寂。真有"以前种种 从此死,以后种种从此生"的气象。**的红色有一 种朝气,使人兴奋,**的气味能辟除邪气。空气中 **着青烟和清新的气味。确实可以使人多少变化气 质。黎明以前祭天地,祭祖先。拜年,然后煮吃江米 酒耳块。耳块似年糕,系用米捣成,常泡水中以防干 裂。鹤庆所出*佳,质皙白缜密,江南有此物。进餐 以前,把筷子齐好放在碗上,两手捧碗齐眉,口念供 ,然后使用。这种仪礼平常吃饭也不可缺少。汉梁鸿 孟光夫妇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可见此礼由来已久。至 于案是碗呢还是如同*本所用的几案的托盘呢,颇值 得研究。新年穿新衣,出门拜年。在街上到处听见恭 喜恭喜的声音。街道和人家庭院在除夕就打扫得** 干净。元旦不许用刀切菜或往地上倒泼洗脸水,所以 元旦真有一种沆瀣之气,清新太平的气象。挨门傍户 参观春联也很快乐。在家中老幼男女齐集庭中用大碗 放地上执骰子,呼红唤顺,腰缠钱贯。有的一手包揽 ,有的孤注一掷。运气之赌,一年一度,不伤和雅而 大有神气。执骰子的大碗的锵琅琅的声音很清脆,有 引人的魔力。可惜我有点弱不好弄,浪博得"少年老 成"的虚名,遇事总是静观的时候多,老怕明镜止水 般的心境因风起皱。所以新年的那些大热闹场也殊少 参加。印象顶深的事情还是跟父母兄弟姊妹们上外祖 母家拜年。一出门外,就对着漪漪的一丛绿竹,旁边 竖着一枝桅杆,高逾数丈,上挂红色天灯。这灯每晚 放下来添油点火,再拉上去,通宵不灭,也是黑夜的 一种标帜。竹林东方是一株槐树,北方靠着节孝祠的 一带白墙。竹林南方下边横着小河。解冰以后,春水 从西方农场流来。水源地是老君山的一些龙潭。水入 城向四处分散,沿街过巷,清浅可爱,颇似山东济南 。新年看春水如油,源源而来,从门前流去。顺着水 边,经过许多街巷。尤其是水寨,水特别多,汇为深 潭,可以濯衣洗菜。河畔植柳,相映成趣。傍城根而 行不久即出东城门。取小径就穿过一些村落和稻田。 走大路便是石板道,遇着卖饴糖和其他芝麻糖,云片 糕的小摊,就不免买点解馋,新年初吃什么都有原始 开初的意味。越往东走,地方越开旷,空气越清新, 走到一条河边,再顺水南行。河岸为沙土,树木夹岸 ,水极清浅。迂回曲折,一望无尽。走一会才远远看 见一座石桥在密树林中。石桥这边在路西横亘着一所 院落,就是外祖家。门前**清净。院子很宽大。房 屋系新筑,不加油饰。窒全高朗,素朴整洁。我们向 外祖母和舅父母拜过新年就往外跑,作种种游戏,我 *喜欢在大门外远眺东北方的大雪山,*光照耀,皑 白如银。新年聚餐以前,先上二楼进香上供磕头。神 龛中央为天地君亲师牌位。设备极其简朴,和城内的 人家两样。外祖母也是慈祥和蔼勤俭素朴,喜欢清静 整洁,是大自然中的天然的女性,没有一点尘俗气。 我由己酉到辛亥在家过了三次新年。回想起来,与新 年相关联,大雪山和外祖母给我印象*深。现在年近 知命,趁此新年将十七八岁以前过去的一些新年的记 忆唤醒,也不为无益。但愿如同鄂滋萼土 (Wordsworth)所说,永远不失其赤子之心,庶几无 愧于天乎。 P1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