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斯文·赫定探险记
ISBN: 9787542629708
波罗地海的波涛拍打着瑞典宁静的海岸,在梅拉伦湖的人海处,矗立 着一座美丽的城市——斯德哥尔摩,她由14个星罗棋布的岛屿和一个大的 半岛组成。在市内一栋绿树掩映的红砖大楼里,居住着一对建筑师夫妇和 他们的7个孩子(2男5女),长子名叫斯文·赫定,1865年2月19日出生。 赫定的曾祖父是位杰出的博物学家,青年时期曾跟随著名的植物学家 林耐学习,后来担任了瑞典国王古斯塔四世的科学顾问;外祖父是位犹太 教教士兼资深学者,移居瑞典后也是诗书传家。这些先人奠定了这个新家 庭的基本传统——重视教育、热爱科学、保皇并爱国。 赫定6岁入学识字,没多久就能独立读书了。父母给他买来很多读物, 小赫定最喜欢探险类故事。尤其是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他读了又读,还常 常讲给弟妹们听。赫定对那些穿越沙漠,独闯丛林,漂泊海上,遭遇野人 的探险家们羡慕极了,梦想自己也能有朝一日去过那种刺激而自由自在的 逍遥生活。1880年赫定15岁了,这一年瑞典北极探险船“菲加”号的失而 复得,大大坚定了他的探险热情和信念。 19世纪末,欧洲正处在地理发现的热潮之中,广大的亚洲、非洲、美 洲等地不断传来新的发现,世界地图不时被更新,但仍有很多空白有待填 充,尤其是南、北极人们还所知甚少。瑞典由于地近北极也涌现出一批极 地探险家。 1878年,瑞典勇士诺登斯居奥德率领“菲加”号考察船出征,途经北 冰洋去极地考察。但是,考察船在北冰洋被浮冰包围并冰结,滞留在冰天 雪地里。被困初期考察船还和国内有联系,但稍后就音讯皆无,瑞典上下 十分焦急。瑞典政府向美国求救,请美国派出破冰船救援,但很不幸,破 冰船没能抵达目的地,途中自己也被冻上了,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死里 逃生。全瑞典的人都沉浸在悲痛里,心想菲加永远回不来了。可大半年后 ,考察船竟发回了信息,它已挣脱浮冰自由航行。 1880年4月24日晚,在北冰洋历尽艰险、探索出东北航道的菲加号终于 回到斯德哥尔摩港。这一晚赫定和家人涌向码头,看到欣喜的市民用彩灯 焰火和欢呼声迎接自己的英雄;回家后他坐在自家楼房的屋顶上,看到远 处皇宫灯火通明,听到了国王设宴款待勇士和授予船长男爵称号的报导, 心里蓦地产生一个念头,自己也要探险极地,去领略北极幽暗苍穹下神秘 的极光,用瑞典文在极地的旷野里树起路标,并获得重大发现,被国王请 进富丽堂皇的王宫,在胸前戴上眩目的勋章。这个念头一经产生,便像野 草一样疯狂生长。 赫定开始按照极地探险的要求训练自己,不久《菲加号航海记》出版 了,赫定赶紧买来当做训练教材,模仿英雄船长培育自己的体魄和意志。 赫定冬天里敞开窗户睡觉,到雪地里一遍遍练习驾雪橇;夏天里长途跋涉 ,锤炼耐力和脚力;为了熟悉地图画法,他在地图前一坐就是半天,仔细 研究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并亲手描摹数百幅地图;为了以后记录探险见闻 ,辛苦地训练绘画本领,把素描、速写提升到相当高的专业水平。赫定还 注意收集地理信息,参加各类地理考察的演讲报告,与大探险家们建立友 谊。他很幸运,瑞典的诺登斯居奥德、俄国的普尔热瓦尔斯基等探险大家 非常欢迎他的求教,给予了多方面的建议和指导。因此,到中学毕业时, 斯文·赫定已经具备了相当良好的探险素质,可以经风雨见世面了。这时 他幻想出现一位慷慨的赞助人,把一袋金币扔到他脚下说:“去吧!买一 艘自己的船,载上需要的队员、雪橇和爱斯基摩犬,去寻找你梦想的北极 吧。”赫定相信,在他那个南、北极探险如火如荼开展的时代,他一定会 大显身手,成为知名的探险英雄。 但是,有梦的少年没有走向北极,他的脚步迈向了南边,而这一步带 来的结果并不比去北极小,它使得在后来的地理学和考古学中,任何人都 不能忽视瑞典的存在。 南下高加索 中学毕业时的赫定,本来准备上大学,在这时候,一个远行的机会在 向他招手,一位俄国工程师想请一位瑞典青年去巴库给他的儿子当家教。 赫定一贯品学兼优,他的校长很欣赏他。在接到俄国工程师的请求后 ,校长郑重地推荐了赫定,并转告赫定这个消息。赫定查看了地图,欣喜 地发现,巴库离瑞典那么遥远,要穿越海洋和大陆才能达到,心不禁怦然 而动:那个未知的世界不知多么新奇,漫长的旅途不知多么有趣呢。大学 可以慢慢上,而长途游历的机会可不是天天有。他回家与父母商量后,决 定受聘。就这样,1885年夏天,中学刚毕业的赫定与家人依依惜别,第一 次踏上远行的路途。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