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的安住(广学)/星云法语

身心的安住(广学)/星云法语
作者: 星云大师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身心的安住(广学)/星云法语
ISBN: 9787108052223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佛光山开山宗长,**佛光会世界总会总会长,临济宗第48代传人。一生致力于推广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先后在世界各地创设200余所寺院道场,并在海内外设立16所佛教学院,培养佛门专业人才。此外,为推广社会教育,创办了均头和均一中小学、普门中学、南华大学、佛光大学、美国西来大学、澳大利亚南天大学,创办了《人间福报》、人间卫视等媒体。大师著作等身,很多被翻译成英、德、*、韩、西、葡等多种文字广泛传播。多年来大师奔走于海峡**和世界各地,传递友爱与和平,为社会各界所尊重,2013年荣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内容简介

佛教的理念 常有人问,佛教义理浩瀚广大,若简而言之,什 么是佛教的理念?过去,佛教注重深居山林的出世形 式,现在,佛教从山林走入社会,从寺院扩及家庭, 将佛法落实于人间,使每个入生活美满、家庭幸福, 群我之间和睦友善。佛教是以人为本的**,从过去 到现在,有着不变的理念,即: **,佛教的主旨是造福人类 佛陀降诞于世问,就是为了“示教利喜”,以利 他为本怀,开示众生解脱之道,引导众生人佛知见, 而减少烦恼,增福修慧,让众人能见证法喜安乐,永 断烦恼,远离无明。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人 世的事业,希望带给人间和平富足,让众生得到现世 的幸福安乐。 第二,佛教的准则是慈悲平等 佛教提倡慈悲,这种慈悲是无偏私的关爱,无对 待的包容,是平等的慈悲。虽然社会上常呼吁要发挥 爱心,但是在实施时,难免会有偏颇,而成为有条件 、有拣择、有对等交易的付出。真正的慈悲应该具有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也就是予人快乐, 拔人痛苦时,不一定彼此问要有关系,即使素昧平生 ,对方有了困难,就应无条件地帮忙,这就是平等对 待的慈悲。 第三,佛教的目标是融和欢喜 人与人相处,常因为意见分歧,或个性、习惯的 差异,造成彼此互相排挤,族群之间的摩擦,**之 间的对立也是如此。佛教主张“同中存异,异中求同 ”,不同同之谓之大,此“大”便是一种融和、包容 的雅量。**能够融和各族群、各团体、各*派,必 定能祥和富强,世界上每个**能够融和,必定能和 平无争,皆大欢喜。 第四,佛教的理想是净化人间 现今社会世风*下,人心充斥贪婪邪见,就是因 为佛法未能普及。如果佛教能普遍弘传,则可以补法 律之不足,使每一个人心存道德观念,遵守法治规范 ,不为非作歹,而利己利人,能如此,建设人间净土 就不难矣。人间净土人人和善,没有人我是非,没有 阶级差别,也没有政治破坏,是一个彼此尊重包容、 安和乐利的净土。 佛教的理念,是让每个人能去除痛苦,得到快乐 ;离开虚妄,回到真实;扫除杂染,重拾清净,这种 安身立命的理想境界,就是佛教的理念。 佛教的特质 常有人说,所有的**都是劝人为善,都是一样 的。其实,**虽有共通处,但也有不共通的,这就 好比哲学、科学、文学、医学……各种学科,对人类 都是有益的,但是这些学科也各有其不同的特质。在 各个**中,佛教的特质有哪些呢?以下列出四点: **,具有因果的理则 因果是一切道理的原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 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种什么因,得什么 结果,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宇宙人生的一切, 彼此相依相待而存在,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 ”,才有“果”的生起,此“果”又成为“因”,等 待缘聚合又生他果,相依相摄,森罗万象、无穷无尽 。 第二,具有缘起的中道 从因到果之问还有个“缘”。好比种子种下去, 还要有阳光、空气、水分才能结果。世间上万事万物 都是有缘才能生起,彼此关系相依相存,是不能单独 存在韵,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也就不复存在了。认 识缘起,就会知道人生祸福、好坏皆是自己所造,非 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如此必 能帮助我们把握人生的方向,认识人生的意义。 第三,具有业感的润生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 还自*。”一颗种子收藏在家里,它不会生长,但假 如把它放在泥土里,它有了因缘,*到滋润,就会发 芽、结果。同样的,一个人的身口意所造作的业,无 论是善、恶,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会有果报的。 做好事,会有好的业感,做坏事,有恶的业感,一不 小心做了坏事,有坏的业感也不要恐惧,*报等于有 期徒刑,*报以后还会再回来。因此,认识因果业感 ,就能为自己负责,创造幸福。 第四,具有空有的一如 《心经》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讲 的就是“空有一如”。许多人把“空”和“有”分开 ,其实“空”和“有”不是两个,而是一个,等于一 体的二面。“空、有”好比大海的波浪,风平浪静时 候的海,是水,惊涛骇浪时候的海,也是水。波浪没 有离开水,动没有离开静,有没有离开空;波水一体 ,动静一如,空有是不二的。 明白因果缘起,善知业感报应,才能明白人生的 真实,懂得空有一如的道理,不再执着束缚,生命就 会豁达开朗。 P3-6

《星云法语》是星云大师经年累月云水行脚,在各地的佛光会弘法、讲说,断断续续撰写《星云法语》,偶有重复,已不复**记忆。此套书共有十集,分别为:精进、正信、广学、智慧、自学、正见、真理、禅心、利他、慈悲。这套书在《人间福报》发表的时候,每篇以四点、六点,甚至八点阐述各种意见,便于记忆,也便于讲说,有学校取之作为教材。尤其是星云大师的弟子、学子在各处弘法,用它作为讲义,都说是得心应手。本册《身心的安住(广学)》分为佛教的理念、心的管理、如何**增上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