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微表情

心理学与微表情
作者: 李娟娟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6.28
折扣购买: 心理学与微表情
ISBN: 9787509355824

作者简介

李娟娟,知名心理作家,代表作有《三天学会催眠术》、《FBI催眠术》、《青春期心理学》、《心理学经典案例选》、《心理学与情绪控制》等。

内容简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以及许多决 定都是理智思 考的结果。因此人们往往认为理智的控制能力比情绪 强,我们可以 用理智控制情绪。但是在微表情中,情绪所具有的力 量要比理智强 大很多,也就是说人们想要用理智完全控制住自己的 情绪,几乎是 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当一个人遇到外界刺激时,他的第一反应往往是 真实的情绪表 达。也就是说在外界刺激面前,边缘大脑会首先做出 反应。然后新 皮质大脑才会有所反应,所以我们的第二反应就是如 何将这个刺激 性事件和自己的情绪处理得对自己更有利。因此理智 控制情绪的现 象就会出现。 例如一位男性十分畏惧蛇,在他突然遇到蛇的时 候,他的第一 反应就是恐惧,然后出现恐惧的表情与逃离的反应。 如果这时只有 他一人在场的话,他会马上逃离。但是如果他女朋友 也在场的话, 他就会进行理智思考:如果自己十分恐惧地逃离,会 给女朋友留下 胆小的印象。于是,他就用理智控制住自己的恐惧情 绪,尽量表现 得十分勇敢。 但是,如果这个外界刺激太过强烈的话,一个人 的理智往往很 难控制情绪,这时情绪就会凌驾于理智之上。这是因 为强烈的刺激 所产生的情绪已经不允许当事人去理智控制,理智控 制的能力已经 从大脑中暂时退出,所以这个时候情绪往往会起到很 强大的作用。 在一次发大水中,一个农夫救下了自己的妻子, 但是孩子却在 洪水中丧生了。事后,有许多人都称赞农夫的理智选 择,因为如果 救下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没有母亲,照顾起来会 非常麻烦。但 是如果救下妻子,还可以再生一个孩子,可以更快地 从悲伤之中走 出来,投入新的生活。但是这位农夫自己却说,救下 妻子只是一种 本能的反应而已,与理智思考根本无关。在发大水的 那一刻,农夫 所处的情况十分危急,根本没有时间去理智地权衡思 考,只是本能 地救下了妻子。 我们在面对强烈的外界刺激时,会像这个农夫一 样,根本没有 时间去进行理智的思考,所表现出来的只是本能的情 绪反应。因此 可以说情绪更接近一个人的本能。 林肯是美国伟大的总统之一。由于废除了黑奴制 度,遭到了许 多南方种植园主的记恨。后来在南北战争结束后,林 肯作为北方军 的领袖虽然赢得了胜利,但是却因此而丧命。林肯死 于刺杀,而刺 杀他的人就是在南北战争中战败的南方种植园主。 刺杀对林肯来说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外界刺激,所 以尽管是身为 总统的林肯也无法保持应有的冷静与理智。在这个十 分短暂的过程 中,林肯的面部表情是惊恐的,先出现了惊讶的表情 ,很快意识到 迎接自己的是死亡,于是惊讶的表情就转化成了恐惧 与悲伤。 我们经常会听到“冲动是魔鬼”这句话。这是因 为情绪往往是 不计后果的。人类的文明成就虽然归功于新皮质大脑 的理智思考能 力,但是这个新皮质大脑所具有的理智能力往往是很 脆弱的,尤其 是在面临十分强烈情绪的时候会显得更加脆弱。人们 的理智往往会 很容易被隋绪驱使,于是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P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