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Ⅰ选帝大会)

四国演义(Ⅰ选帝大会)
作者: 韩小博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四国演义(Ⅰ选帝大会)
ISBN: 9787507844313

作者简介

韩小博,80后作家,出生于山西。对多个朝代的断代史、制度史、军事史、经济史有深厚的研究。已出版历史类书籍百万字以上。作品包括:历史读物《名利场 男人事》、历史小说《宋朝很生气》三卷(《生死棋局》《货币战争》《千年虫局》)。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的宰相中,你是第一个被拿来祭旗的!”娄昭君冷冷望着太极殿石阶下被五花大绑的杨愔道。 虽然刽子手的鬼头刀已高悬头顶,但杨愔面上依旧古井不波,用仅剩的一只眼直视着她道:“古往今来的太后中,岳母你是第一个有四子先后为帝的。” 听到这样一句羡煞所有母亲的话,年逾六旬的娄昭君没有一丝得意,目光反而锋利了几分。 杨愔无视这位北齐帝国最有权势的女人的怒色,继续说着自己的遗言:“皇位乃国之根本,自古父子相传,长幼有序。太后却视之如珍馐美味,让儿子们见者有份。这是母性的自私,北齐一定会亡于你的自私……” 杨愔没有倒完自己的肺腑之言,一腔热血已喷洒开来。娄昭君不是没见过杀人,但没见过被砍掉的头颅表情还能那么平静的。 也许这就是相尊。 女儿,以后你又要守寡了…… 杨愔不仅是一国之相,更是她的次女太原长公主的第二任丈夫。而太原长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和杨愔一样都死于非命,死于高家之手。 娄昭君只愧疚了一瞬,便迅速将目光转向身旁的幼子——刚刚继位数月的北齐皇帝高湛。在众多的儿子中,高湛最为俊美奇伟,如今天子冕服加身,更加耀眼。 “这是你登基后的第一次征伐,可知其中的分量?” 高湛当然知道分量。皇位本来是二哥高洋传给侄子高殷的,但母后一手炮制了“乾明政变”,将皇位抢来送给了六哥高演。然后在六哥病重之际,又强迫他立遗诏传位于自己。在举国尚武的北齐,自己至今没有半分军功,皇位又是母后宠溺而来,如果不在开疆拓土上有所建树,恐怕皇位不稳! 高湛给了母后一个了然的表情,然后面向石阶下一位身着丹碧纱纹命服的中年贵妇。 “平原郡君,此次你去西梁国名为选帝特使,实为灭国特使,你一定为朕拿下江陵这要害之地!” “臣陆令萱竭尽所能,定不辱使命!” 娄昭君知道这女人的手段,微微点了点头:“如此甚好,也算没白费杨愔那颗宰相脑袋。” 顿了顿,她又转向陆令萱身旁如少女一般秀气的兰陵郡王高长恭:“长恭,你也要给祖母长脸呀。” 高长恭虽然有厚重的甲胄在身,但还是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祖母作了一个郑重的长揖。 “西梁立国已有八载,孙儿一定力佐平原郡君,让今年成为他们的最后一年!” 娄昭君看着时辰不早了,长臂一挥,向二人下令:“出发。” 陆令萱登上车,在高长恭指挥的一队禁军护卫下,奔出宫门向南而去。 一天后,北周国都长安城中规模仅次于皇宫的大冢宰府门前,天官大冢宰宇文护山岳一般的身姿矗立正中,两边依次并立着地官大司徒、春官大宗伯、夏官大司马、秋官大司寇、冬官大司空。 上有天下有地,兼含一年四季,这融合空间之浩与时间之瀚的六官制源于礼制最严、教化最美的西周。但以宇文护为首的六人全是气冲斗牛、龙骧虎步之辈,此刻能让他们正视的只有府门前空地上百名铠甲雪亮的骑兵及其统帅杨忠。 虽然今天西风烈烈,寒气刺骨,但隋国公杨忠和他的卫队岿然不动,任由头顶军旗猎猎。 宇文护一边抚摸着钢针一般扎满下巴的胡须,一边唤着杨忠的小字:“奴奴,你知道今日为啥我六人一起为你壮行吗?” 杨忠和宇文护一样,虽都已年过半百,但说起话来还是血气方刚:“世间再大,也不超不出天与地。古今再长,也逃不出四季轮回。我大周六官总制朝野,就该一统天下,与天地同寿!” “说得好!”宇文护拊掌道,“西梁以弹丸之地,能在我大周、北齐和南陈三大国的环伺中残喘至今,是因为萧詧还算听话,一向以我大周马首是瞻。如果这次西梁不能继续唯我马首是瞻,那就——” 他说着化掌为刀,做了一个下劈的手势。 “大冢宰放心,西梁要么为我大周的属国,要么就亡国。”杨忠自信地握紧了剑柄。“反正八年前,胆敢在我马头前挺直腰杆的西梁人都已成了刀下鬼!” 低眉顺眼的西梁才有存在的必要!宇文护对杨忠的回答很是满意,然后侧目看了看杨忠身旁的儿子杨坚,这小子身形笔直挺拔,竟与身上的玄甲融为一体,正如他的小字那罗延的寓意一样,有如金刚不坏。 大老虎与小老虎同下江南,谅那西梁还得继续匍匐于我宇文氏的脚下。 这时随扈用铜盘端上一壶酒来,斟满一杯奉于宇文护。宇文护一饮而尽,然后将空空的杯底示于杨忠父子。 “庆功酒我已提前喝了,剩下的半壶等你们父子归来痛饮!” 杨忠和杨坚皆是高呼不负朝廷厚望,然后转身上马,乘着强劲的西北风呼啸而去。 三天后,陈国都城建康的皇宫正门大司马门前,皇帝陈蒨(qiàn)正感受着满眼的春意。在他身前往南蔓延两里的御道两旁,全是刚刚吐绿的柳树,以及再过两月就要开花的槐树。此时的春风正随这一片嫩绿化为阵阵“青风”,给踌躇满志的他带来一丝成功的希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陈蒨将视线从柳树移向身边如圭如璧的俊朗男人韩子高,“愿卿来思,樱花大盛。” 韩子高会心一笑,陈蒨的前两句出自《诗经》的《采薇》,意思是说回想出征之时,正值杨柳依风。后两句则是他临时起意,希望自己凯旋时,正是月余后的樱花盛时。 感激之余,他撩开衣服的下摆,跪倒在御前:“微臣只愿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陈蒨闻听,一边捻须一边颔首,这“饮御诸友,炰鳖脍鲤”出自《诗经》中的《六月》,正是描绘凯旋时痛饮庆功酒的酣畅之景。 “爱卿请起,”陈蒨收敛起笑容,“虽说这北周、北齐地广势大,西梁不过蕞尔小国,但眼下真正能威胁到我大陈的却是这西梁。” “陛下莫忧,微臣此去一定拿下西梁,夺回荆襄之地!” “我只要萧家在江南的长沙、武陵、巴陵、南平诸郡,彻底断了北人南下的根据地。”陈蒨面有不善道,“当然,西梁能亡国更好!” 韩子高很少在陈蒨眼中见到狠厉之色,当下便肃容道:“如果西梁当真亡了,萧詧手下的那些臣子呢?他们中不乏死忠之人。” “国有罪,罪在天子,干臣民何事?”陈蒨恢复了常色,“愿意归顺我大陈的,厚待;不愿意的,自便吧。”\\\" \\\"三国虎视选帝会 西梁巧施连环计 * 弱国无外交,可是弱小如西梁,在群雄并起、纷争不断的南北朝时期,连选帝都要看其他三国的脸色,搞不好就有灭国之险。无心帝王的萧岿在强敌的步步紧逼中,不得不承担身为一个皇子的责任,竭尽所能保护自己的小家和大家…… * 帝术、权谋、诡诈、机变、民心,乱世群雄谁主沉浮 * 历史离我们远去,可是前人在历史中显示出的智慧却给我们当下的生活以无尽的启示。这套书,不仅让读者可以了解南北朝时期,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那些不曾被仔细解读的闪光人物;还可以作为在职场、商场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观镜秘籍。以史为镜,可以观心、明理、去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