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作者: (俄罗斯)克雷洛夫|译者:吴岩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8.00
折扣价: 5.62
折扣购买: 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ISBN: 9787511207951

作者简介

克雷洛夫全名是伊万·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1844),俄国著名寓言作家。他出生于莫斯科贫穷的步兵上尉家庭,从没有正式上过学。童年的克雷洛夫除了自己找书读外,还经常去集市上跟人学习,在那里他不仅学会了意大利文,学会了拉小提琴,还学习了绘画。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自幼便已显露出来的语言艺术的天赋外,还靠自己惊人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执著追求。坚持不懈的努力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他迁居圣彼得堡后,克雷洛夫第一次观看冯维辛的讽刺喜剧《纨绔子弟》后大受启发,于是他便开始创作剧本,但大多未能上演。这期间他把主要精力用在办杂志上,先后编辑和出版了《精灵邮报》《观察家》和《圣彼得堡水星》等刊物,并发表了一些极具讽刺性的文章和一些讽刺的喜剧,但是因为受到激进的政治倾向影响未能继续办下去。 晚年时他开始写寓言。他一生写了203篇寓言,全部收录在《克雷洛夫寓言全集》中,1809年出版以后,在俄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轰动。 克雷洛夫生活的年代经历了18世纪最后三分之一和19世纪前半叶。他接受社会先进思想的熏陶,密切关注祖国的现实生活。由于当时正处于沙皇统治时期,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隐喻性很强的寓言,有些故事甚至是直指沙皇本人。 克雷洛夫一生勤勉刻苦,50岁时学会了古希腊文,53岁时还坚持学习英文。他的作品生前就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内容简介

橡树和芦苇 十月里的一天,一棵橡树跟一枝芦苇谈话: “你确实有理由抱怨造化,可不吗,即使是一只麻雀,你也负担不了, 即使是逗起涟漪的最微弱的清风,你也颤抖得仿佛遇上了灾害,你摇摇摆摆 ,俯首低头,十分凄凉,瞧着你真叫人可怜。 “我像高加索威严透顶—我杀太阳的炎威,小事儿算不得什么;狂风大 作,我嗤之以鼻,雷声隆隆,我逍遥自在;我矗立,笔直道劲,仿佛掌握着 攻不破的和平之盾。 “对于你,一丝风是一场风暴;对于我,一场风暴是一阵清风。只要你 长得和我挨近,我的广大的枝叶就可以借给你浓阴,逢到天气险恶,我就可 以保护你。可惜造化为你挑选的住所是风神的河岸,是大风大雨的国土;毫 无疑问,像你这样的,造化来不及照顾。” “你真大慈大悲,”芦苇鄙夷地答道,“可是不用你担心。我的命运自 能平安无恙!假使我害怕风暴,倒不是为我自己的缘故。虽然我一定要摇摇 摆摆,我可决不会折断,它们损害不了我。我以为,你自己的危险倒可能更 大。的的确确,直到现在为止,在猛烈的风暴里,你的茁壮的身体屹立不动 ,你的脸也从来没有躲避过狂风暴雨的打击;可是,等着瞧结果吧!” 芦苇刚刚这样说完,突然雹雨交加,从北方冲出了喧闹的阿启洛。橡树 屹立,而芦苇必须俯倒在地上。风狂雨暴,愈来愈猛,那树顶高入云霄的炫 耀夸口的橡树,茁壮的脚深入浓阴下土壤内的橡树,终于被呼啸着的风连根 拔起采了。 乡村乐队 张三请李四吃饭;不是为了使他的朋友不再瘦弱下去,而是另有道理: 他要李四听听乡村乐队。 乡村乐队吹打起来了——太尖厉,太平淡,倒无所谓;它们震得屋顶直 响。那铿铿锵锵啊,叫李四觉得耳朵要裂开来了,脑袋里天旋地转。 “饶了我吧,张三,”他说,“你的乡村乐队啊,今儿个下午残酷地乱 吹乱打,搅得我真难受;我硬是听不下去了。” “是啊,是啊,”张三说道,声调里带着感睛。“我得承认,他们并不 是技术高明的音乐家;然而个个都行为规矩,而且大家都已经立誓戒酒哩。 ” 但我却认为:只要他们有本领演奏,我宁可让他们整天喝酒。 乌鸦和母鸡 当斯摩棱斯基公爵巧施妙计打击敌人狂妄的气焰,他给新的汪达尔人安 排下天罗地网:撤出莫斯科城来消灭他们。于是所有的居民,不分贵贱,人 人刻不容缓的收拾行李,涌出莫斯科城像蜂群涌出蜂房。 一只乌鸦独自躲在屋顶上,慢条斯理地擦洗着嘴巴,俯瞰下面的一片动 乱。 “怎么啦,朋友,真正到了走的时候了?” 一只母鸡从运货车上向它嚷道:“我们的残酷的敌人,说话就到门口了 !” “那对我有什么妨碍?”不祥之兆的鸟答道,“我决定坚持不走;你们 这些胆小鬼才想走,走你们的吧!人家不会把我乌鸦烤了煮了的。我跟我们 的客人,我们会处得好好的,说不定我会分到点儿好吃的,一小块乳酪呀, 一块骨头呀,或是别的什么好东西呀?祝你一路平安,亲爱的凤冠鸡,再会 了!” 所以乌鸦真的留下了。后事如何?当法兰西人在斯摩棱斯基的围困中束 紧裤带时,唉,不是乌鸦沾光了好东西,而是他们照样把乌鸦煮了,让他们 的羹汤添点儿滋味。 人类的打算往往是同样的盲目,同样的愚蠢:你紧紧的追求幸福,你以 为你定获至宝,归根结底一算,你做了人家的羹汤,就像我们的乌鸦一样。 小箱子最普通的工作,没有动手之前,总觉得又费时又费劲。关键问题 ,就是要开动脑筋;考虑好了,一做就成。 有人拿来了一只刚做得的新箱子。这活儿做得又精致,又干净利落,真 是惹眼。这漂亮的小箱子,招得人人喜欢。 于是来了一个家伙——一点不错,这家伙懂得这些个玩意儿。他瞅一瞅 箱子。 “这箱子有点儿秘密;你瞧,它锁都没有;然而我向你们担保,我能立 刻把它打开!站在那一边的蠢材们可别耻笑!等着瞧吧!我一定会找到窍门 ,把秘密告诉大家。对于这个门道,我倒还有两手。” 他就动手,在箱子上到处摸索;他把箱子翻过来转过去,他捉摸又捉摸 ;他揿揿这个钉又揿揿那个钉,然后又按按箱子的提手。这当儿啊,有人紧 瞅着他,有人摇头,有人交头接耳相顾窃笑。旁观者一阵又一阵的说话:“ 不是那样!不!不在那儿!” 他拼命地捉摸又捉摸,他浑身大汗,他出汗出得泄了气;他放弃了,把 箱子搁到架子上去了。 究竟怎样把它打开,他怎么也想不透。 其实这小箱子是很容易打开的。 青蛙和牯牛 青蛙看见牯牛走近来吃草,它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力量来赛过牯牛的庞大 ,我想它是一只嫉妒的青蛙。你瞧,它是怎样的用足狠劲鼓着气,胀起肚子 。 “喂,亲爱的青蛙,告诉我,我跟牯牛一般儿大吗?”它问它的同伴道 。 “不,亲爱的,差得远哩。” “你再瞧瞧,现在我可胀大了。瞧得仔细点儿,说得明白点儿。呶,你 瞧,怎么样?我正在鼓起来吧?” “我看差不了多少。” “那么——现在呢!。” “跟先前一模一样啊。” 它始终赶不上牯牛的庞大,它的狂妄的企图超过了天赋的限度,它用力 太猛,啪地胀破了肚子。它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小市民想跟大富 翁比豪华,农夫的儿子花钱像一个王侯:不足为奇。 疙瘩的老处女 一个姑娘,年轻美貌,要想结婚。这没有什么错儿,错的是她挑剔得厉 害:未婚夫一定要天资聪明,诚实可靠,又要出身高贵,立功扬名,而且还 要正当年轻力壮。(她的要求实在过分。)她要的是十全十美的人才,却说哪 儿会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人才?何况还有一个条件:未婚夫要一心一意地爱她 ,可又不得有半点儿嫉妒吃醋。好不苛刻! 好在她出落得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求婚者天天登门求爱。临到她选择 的时候,她又尽量的吹毛求疵。别的姑娘看到这样的对象,认为自.己是平 步青云;可是她——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没有一个求婚者配得上我。 没法儿指望这可怜的一大群能让我中意!有的缺少声望,有的缺少地位,有 的声望与地位齐全,可惜又没有钞票;有的鼻子太扁,有的眉毛可笑。”有 的这样不好,有的那样不对,总而言之,没有一个男人能使疙瘩的小姐称心 满意。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