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脑世界——一位脑科学家的中风体验

半脑世界——一位脑科学家的中风体验
作者: 吉尔·泰勒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半脑世界——一位脑科学家的中风体验
ISBN: 9787571024901

作者简介

[美]吉尔·泰勒,哈佛大学博士后,脑科学家,神经解剖学家,任职于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身兼哈佛大学脑组织资源中心(哈佛脑库)的代言人,她是《时代》杂志 2008 年全球zui具影响力的 100 人之一,以本书为基础的TED 同名演讲 “My Stroke of Insight”全网播放量超千万。 译者:黄蕾,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2019年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球卫生人才后备库”,现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智慧数字中心主任助理,翻译著作有《Every Patient Tells a Story》。

内容简介

康复,无论你怎样定义它,它都不是你可以独立完成的, 我的康复过程完全受周围每一个人的影响。我极度渴望周围人在对待我时,能用相信我能够完全康复的态度。无论这一过程要花三个月、两年、二十年,或者是一辈子,我需要人们相信,我能够持续地学习、疗愈和成长。人脑处于奇妙的动态中,是一个永远在变化的器官。我的脑袋对新的刺激兴奋不已,充足的睡眠能够平衡这种兴奋,使它能够拥有奇迹般的复原能力。 医生曾经对我说:“如果你中风6个月后,大脑的能力还没有恢复,那么就永远恢复不了了!”相信我,这不是真的。 中风后整整8年的时间,我注意到自己的头脑学习和运作能力都有显著的改善,第8年我才认定,我的思维和身体完全恢复了。科学家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人脑有巨大的潜力,它能基于接收的刺激,改变神经的联结。人脑的这种“可塑性”使它能恢复已经丧失的功能。 我把大脑想象成一个游乐场,里面有很多小孩。这些小孩都很想取悦你,让你开心。(什么?你觉得我把小孩和小狗搞混了?)你看着游戏场,注意到一拨孩子在踢足球,另外一拨孩子像小猴子似的在方格铁架上玩,还有一拨在沙坑边上玩。 每一拨孩子都做着不同但又相似的事情,很像大脑中不同组的细胞群。如果你把方格铁架拿走,那些玩铁架的孩子不会走 掉,他们会加入其他孩子,玩其他能玩的游戏。神经元也是如此。如果你抹除了神经元在遗传上编好的功能,那么这些神经元要么会因缺乏刺激而死亡,要么会找到新的任务。用视觉举例,如果你在一只眼睛上盖一块布,阻挡视觉刺激进入视觉皮质细胞,那么这些细胞就会跑到邻近的细胞那里,看能否为新的功能出把力。我需要周围的人相信,我的脑袋具有可塑性,有能力成长、学习和康复。 说到细胞的疗养,怎么强调充足睡眠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我完全相信,对于怎样才能自我疗愈,人脑是最终的权威。就像我之前提到过的,对我的大脑来说,睡眠是“归档时间”, 醒着的时候,外界的能量刺激涌入感觉系统,光量子刺激着视网膜细胞,声波在鼓膜上杂乱无章地冲击着,我很快就感到筋疲力尽。我的神经元无法满足大量外来刺激的需求,很快就无法理解任何传入的信息了。在信息处理最基本的层面,刺激也是一种能量,我需要保护我的大脑,要让它远离被它认为是“噪声”的这类恼人的感官刺激 。 在数年的病程中,如果我不尊重大脑对睡眠的需求,我的感觉系统就会承受极大的痛苦,心理和生理都会疲惫不堪。我深信,如果我住进了传统的康复中心,在那里从而不得不强打着精神看电视,服用利他林(一种精神兴奋药)强行清醒,按照其他人的时间表接受康复治疗,那么我可能会总开小差,也不会那么努力尝试了。对我的康复而言, 尊重睡眠的治愈力非常重要。我知道全国各地的康复机构都在尝试着各种方法,但我仍然要高声疾呼睡眠很重要,要睡觉、睡觉、多睡觉,而且 在学习和克服认知困难的间隙,要睡更多觉。 从一开始,至关重要的是,我的照护者能让我自由地抛开过去的成就,这样我就能找到新的兴趣所在。我需要人们爱我——不是因为我曾经是谁,而是从现在开始我将成为谁。当我左脑这个老朋友不再禁锢那更有艺术性和音乐创造力的右脑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我需要家人、朋友和同事支持我重塑自我。在我的灵魂深处,我还是他们爱着的那个人。但因为脑部受创,我的脑神经回路变得不同,我对世界的感知也随之改变。虽然我的外表不变,走路和说话的方式也和中风前一样, 但是因为现在我的脑内线路不同,我的很多兴趣和喜恶也变得不一样了。 我的心智受损如此严重。我记得自己曾经思忖,他们会收回我的博士头衔吗?我什么解剖学知识都不记得了!我想我需要找到一份新职业,这个职业要适合我新发现的右脑的天赋。既然我一直都热衷于园艺和照护草坪,或许这是未来一个可行的选项。我渴望人们接纳当下的我,允许我让右脑作为主导人 格去自由发挥潜能。我希望身边的人能鼓励我。我需要知道自己仍然有价值。我需要有能为之努力的梦想。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吉吉和我本能地知道,迅速让脑系统迎难而上很重要。脑内神经联结已经被破坏了,在神经元死亡 或者完全忘记它们预设的功能前,重新刺激它们,很关键。康 复的成功,完全在于清醒时的努力和睡眠时的修复,这两者能维系一个健康的平衡。手术之后的几个月,我完全不看电视、 打电话和收听热线广播节目。这些都不算是合理的放松时间, 因为它们耗费我的能量,让我变得无精打采,对学习也不感兴趣。还是那样,吉吉很早就意识到,提问时,问题的答案要有 多个选项,而不是简单地回答是或者否。不得不对答案进行选 择,可以让我打开头脑中的旧文档,或者创建新文档。仅需回答是或者否的问题,不会让我真正思考,吉吉鲜少会错过激活我神经元的机会。 因为我的脑袋丧失了线性思考的能力,我需要重新学习照顾自己,比如怎么穿衣服。我需要别人教给我穿鞋之前要穿袜子,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虽然我不记得日常用品的功能,但是对于如何使用它们,我非常具有创意。探索的过程很激动人心。谁能想到,一个叉子能成为一个很不错的后背挠痒器! 千万级网络播放量的TED演讲者、2008年《时代》杂志全球zui具影响人之一、神经解剖学家吉尔·泰勒,根据自己的中风亲身经历著作成书。 ★罕见的中风体验和病程记录:一位训练有素的脑科学家脑子出了问题(中风),从博士退化为如同婴孩,失去语言和感知,足足用了8年才重建完大脑,但她并未将此当作一次苦旅,而是将这段罕见而幸运的经历记录下来,是一次珍贵的医学人文纪实。 ★感受脑的神奇和美妙:失去左脑功能,在右脑的世界里人仿佛化作流体……作者用其亲身体验展现出两个脑半球截然不同的功能,以及自我修复的神奇力量,用自己这次“半脑世界”的经历证明了大脑的奇迹之处。 ★为中风患者提供来自脑科学家的切身康复经验:家人与朋友的爱和支持,是帮助每一位中风患者康复不可或缺的力量,作者用其亲身经历证明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中风患者终会康复,恢复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