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第二祖国
ISBN: 9787020184132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幻、探险小说家。186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获得巨大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儒勒·凡尔纳一生共出版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几乎每部都深得读者的喜爱。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在未知的世界中漫游”,另一类“在已知的世界中漫游”。他的作品景色壮观、情节惊险、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蕴含着鲜明的正义感和广博的历史、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激发读者一往无前的探险精神,培养人们的坚强意志,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科学知识,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广博和神奇。 译者简介: 许崇山,生于北京,197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曾在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国际商报社,中国驻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黎巴嫩、法国使馆任职。译著有《笑的历史》(合译)、《世界新闻简史》(合译)、《普鲁斯特》、《马利丹》、《南方之星》、《布兰尼肯夫人》;著作有《世界新闻史大事记》(合著)、《流浪的珍宝》。 钟燕萍,生于上海,197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曾在建设部信息情报中心和北京联合大学,中国驻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和法国使馆任职。译著有《笑的历史》(合译)、《南方之星》(译校)、《布兰尼肯夫人》(译校)。
十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好季节开始了。这里地处南纬19度,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冬天的气候不算太恶劣。在南半球,这个月份是春天的第一个月。新瑞士的居民又将重新开始他们惯常的劳作。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十一年,现在是时候了解这里,弄清楚它究竟属于伸入印度洋的一片大陆,还是如同地理学家定义的那样,不过是这片海域众多岛屿中的一座。 毫无疑问,自从弗里茨在烟石岛收留了年轻的英国姑娘以后,这位珍妮·蒙特罗斯小姐与泽玛特先生和妻子,以及他们的四个儿子一起生活,感到十分惬意。当然了,他们对前途依然心怀畏惧,获得外来救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思念故乡,希望与人类世界建立联系,这些想法不时涌上心头。不过,对于任何人来说,产生这样的想法,难道不是合情合理吗? 于是,这天一大早,泽玛特先生穿过山洞之家的篱笆墙,信步走到豺狼溪的水边,弗里茨和杰克已经携带捕鱼工具,提前来到这里。弗朗索瓦很快跑来与他们会合。至于欧内斯特,他一向不喜欢早起,总想在被窝里赖一阵儿,这会儿还躺在床上。 此时,泽玛特夫人和珍妮正在忙家务。 “爸爸,”杰克说道,“今天可是一个好天气……” “我也是这么想,孩子,”泽玛特先生回答道,“而且,我希望往后几日的天气都不错,毕竟,春天已经来临。” “那么今天,你们打算做什么呢?……”弗朗索瓦询问道。 “我们准备去捕鱼,”弗里茨回答道,边说边拿出了渔网和鱼线。 “是去海湾吗?……”泽玛特先生问道。 “不,”弗里茨回答道,“我们打算沿豺狼溪溯流而上,一直抵达水坝,尽可能多地捞些鱼,足够中午吃一顿。” “然后呢?”杰克看着父亲,接着说道。 “然后嘛,我的儿子,”泽玛特先生回答道,“我们还有好多活计要干呢。完了之后,下午,我打算去一趟鹰巢,看一看我们的夏季营地是否需要维修。另外,我们还要利用这几日的好天气,去照看一下另外几处农场,包括瓦尔德格、扎克托普、埃伯福特小屋,以及展望山别墅……此外,还得去看看那些动物,还有种植的作物……” “就这么办,爸爸,”弗里茨回答道,“不过,既然今天上午我们还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杰克、弗朗索瓦,你俩跟我来……” “我们早就准备好了,”杰克高声叫道,“我的鱼线另一头好像已经钓到鳟鱼……一条……又一条!” 杰克摆动鱼线,似乎鱼钩上挂着想象中的大鱼,终于,他的嘴里迸出清晰、愉快的两个字: “出发!” 也许,弗朗索瓦很想留在山洞之家,因为,他更愿意把早晨的时光用来学习。不过,在哥哥的极力催促下,他还是决定跟着一起去。 三个年轻人朝着豺狼溪的右岸走去,恰在此时,泽玛特先生叫住了他们。 “我的孩子们,你们光想着钓鱼了,”他说道,“却忘记了一件事……” “什么事儿?……”杰克问道。 “就是那件,每年好季节开始的时候,按照惯例,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弗里茨回到父亲身边,拍了拍自己的额头。 “究竟是什么事儿呢?……”他说道。 “怎么……你还没想起来吗,弗里茨?……杰克,你也没想起来?……”泽玛特先生接着说道。 “难道是,我们没有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而拥抱你?……”杰克说道。 “噢!不!……”刚刚从篱笆墙里面走出来的欧内斯特,揉着眼睛,伸展双臂回答道。 “要不就是,我们出发之前忘记了吃早饭,对不对,我贪吃的欧内斯特?……”杰克说道。 他这么说是在嘲讽自己这位兄弟的小毛病,因为欧内斯特的胃口特别好,尤其喜欢大快朵颐。 “不对,”欧内斯特回答道,“这件事和吃没关系,老爸不过就是想提醒你们,按照惯例,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在鲨鱼岛炮台上鸣响两炮……” “完全正确。”泽玛特先生说道。 实际上,每年雨季结束后,在十月份下半月的某一天,按照惯例,弗里茨和杰克都要前往位于救命湾入口处的鲨鱼岛,重新升起新瑞士的旗帜,然后鸣放两炮,向旗帜致敬,这炮声能够清晰地传到山洞之家。之后,尽管不抱多大希望,他们还要例行公事地用目光巡视一遍海面,以及海滨一带……也许,某条船经过这片海域,船上的人能够听见这两声炮响?……也许,他们会急忙赶到这座海湾瞧上一眼?……甚至,也许会有其他的海难幸存者,被抛到这片土地上,他们原本以为这里无人居住,而这炮声能够提醒他们?…… “说的对,”弗里茨说道,“我们差点儿忘记这档子事儿……快去准备小艇,杰克,用不了一个小时,我们就能回来。” 然而,欧内斯特却说道: “去炮台弄这个动静有什么用?……这么多年了,我们用这几门炮放响了多少次,除了让炮声搅乱了山洞之家和鹰巢的宁静,什么用也没有!……为什么要白白浪费火药呢?……” “欧内斯特,我完全赞成你的想法!……”杰克叫道,“既然放响一炮的代价如此昂贵,那就应该让它物有所值……否则,还不如让大炮保持沉默!” “你这么说可不对,”泽玛特先生对二儿子说道,“我不认为这点儿付出毫无意义……仅仅在鲨鱼岛这座小岛上竖起旗帜还不够,因为,在广阔的海面上未必看得见它……然而,我们的炮声却能在海面上传出去一里之遥……如果有船只从海上经过,炮声能让对方知道我们在这里,这点儿运气不应该被忽视……” “既然这样,”欧内斯特说道,“那就应该每天早晚都去放炮……” “没错……就像军舰那样,每天放炮……”杰克肯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