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3.10
折扣购买: 态度(精)
ISBN: 9787220108006
韩少功,男,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1968年赴湖南省汨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于湖国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任《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1982),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5),《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1996),海南省文联**(2000)等职。 主要文学作品有《韩少功系列作晶》(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韩少功作品系列》(十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含短篇小说《西望茅*地》《归去来》等、中篇小说《爸爸爸》《鞋癖》等、散文《**的假定》等、长篇作晶《马桥词典》《暗示》《山南水北》《*夜书》。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之轻》《惶然录》等。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1980/1981)、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1997)、法国文艺骑士奖章(2002)、全国鲁迅文学奖(2007)、华语传媒文学大奖(2007)、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2010)等。作晶有三十多种外文译本在境外出版。
渡口以及波希米亚 一 一个跨国流动的族群,幽灵般在欧洲各地出没。 英国人称之为吉卜赛人,俄罗斯人称之为茨冈人,西 班牙人称之为弗拉明戈人,法国人则称之为波希米亚 人……他们的深肤色和大眼睛,他们在流浪旅途上的 吉他、歌舞、水晶球、大篷车、猴子或小黑熊,形成 了到处流淌的悲情与浪漫。 他们把自己称为罗姆(Rom),即吉卜赛语言中 的“人”。 法国人眼中的这些波希米亚,像乔治·比才歌剧 《卡门》中的女主角,普希金长诗《茨冈》中的*原 人,当然是来自以前的波希米亚王国,即大致重合当 今捷克的地块。其实,*早的吉卜赛人据说来自波斯 、印度——布拉格大学的W教授告诉我,只是波西米 亚国王曾对这些流浪者给予庇护收留,签发旅行关防 文书,因此,给了他们又一个故乡。 曾与捷克合为一国的斯洛伐克,至今保持了** *高的罗姆人比例,但数百万波希米亚先民毕竟早已 流散四面八方,把故地让给了*多白种人。他们为什 么要走?为什么总是以路为家走向地平线?也许,作 为他们*后的故乡,中欧平原这一地区缺少足够的粮 食。这里一马平川,绿荫满目,风景优美,却没有春 夏季风这一重要条件,没有生成淀粉和发达农业所必 需的“雨热同季”,因此,只能靠放牧、采猎维持较 低的人口保有率。也许,中欧平原这一地区也缺少高 山、大河、沙漠、海峡等天然的*事屏障。在一个冷 **时代,一个几乎全靠人肉方阵相互铣削以决定胜 负的时代,辽阔的波西米亚夹在西欧、斯拉夫、奥斯 曼几大板块之间,任列强的战车来回碾压,太像一片 天然的角斗场,一项大量删削人口的除数,很多弱势 者只好一走了之。 有意思的是,这些卑微的流浪者似乎一直在承传 欧洲艺术之魂,以至Bohemian,一般译为“波希米亚 ”,既有早期的人种意义,也有后期的地域意义,至 今仍是自由、热烈、另类、**、优雅、颓废的集大 成符号,一种生活时尚的多彩密码。吉他、涂鸦、梵 香、石木手链、周游世界的冒险,似乎总是释放出民 间的神秘野性。流苏、褶皱、大摆裙、大理石花纹的 重色调,包括深蓝、深黑、大红、大绿、橘红、玫瑰 红以及“玫瑰灰”,则透出中世纪的晦涩,蓄聚了岁 月的大起大落与层层叠叠。这种艺术情调是欧洲*柔 软的一块。连傲慢的现代资本在这里也很大程度上丧 失了美学抵抗力。BOBO(布波族)流行**,作为流 行文化的小资版,在很多人心目中竟形成了波希米亚 (B)+布尔乔亚(B)的*佳组合。所谓嬉皮与雅皮兼 容,自由与财富两全,像资本家一样有钱,又像艺术 家一样有闲、有品位、有率性自由——已成小清新、 小确幸们*大梦想的调色盘。据说一个标准BOBO的形 象就是这样:既有蓬乱的头发又有无比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