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作者: 刘芸
出版社: 电子工业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9.56
折扣购买: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ISBN: 978712114484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如果我说莎士比亚和詹姆斯·卡梅隆都是心理学大师,可能你的第一 反 应是我在开玩笑。明明一个是诗人,一个是电影导演,虽然都在各自领域 做 出了杰出成就,但硬说他们是心理学专家,也太不靠谱了吧? 真的不靠谱吗?其实,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卡梅隆电影中 的杰克和罗丝,都是爱情心理学的典型案例。如果不是心理学大师,很难 想 象他们能将恋人的心理了解得这么透彻。 罗密欧和朱丽叶虽然相爱,但由于家庭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所有 人 的阻拦,但压力并没有让他们分手,他们的爱情反而越来越炽热,直到走 上殉 情的不归路。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出现干 扰恋 人的外在力量时,恋人之间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会因此更牢固 。 这是著名心理学家在对爱情进行科学研究时发现的现象:在一定范围 内, 父母或长辈干涉儿女的情感,恋人的爱情会变得更深。这种现象似乎能在 一 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的逆反心理,越得不到的东西便越珍贵。 有心理学家调查了9l对夫妇和4l对恋人。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干 涉程度越高,恋人相爱越深。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 双 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 这种感觉,就像孩子如果得不到想要的糖果,便会大哭大闹,似乎经 过 斗争得到的糖果会更加香甜,只不过这种现象在爱情中会更加明显。从心 理 上说,每个人都有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能够独立,不愿成为被人控制的傀 儡。 一旦由别人帮我们做出选择,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反对,尤其当别人做出我 们 心底并不赞成的意见时,心理抗拒会更加直接和明显:排斥自己被迫选择 的 事物,更加喜欢被迫失去的事物。于是,当家族要求罗密欧和朱丽叶相互 放 弃彼此的时候,由于心理抗拒,他们反而更加无法割舍彼此,增加了对恋 人 的喜欢程度。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在莎翁为我们营造的美妙故事中,在我 们 身边,类似的剧情每天都在上演。 村里的志明爱上了隔壁的春娇,可惜情投意合的年轻人,一个是村长 的 儿子,一个是洗衣工的女儿,家人拼命反对,两人却死命相爱。家人的阻 挠 越强烈,两人的恋情越大胆,发展到最后,离家出走也上演了,“自杀殉 情” 也试过了。 故事中爱得炽烈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没有得到完美结局,现实生活中的 类 似的情侣也很少以喜剧收场。被这种效应左右的情侣很少能走到最后,因 为 当阻挠的压力慢慢退却,爱情似乎也会随之降温。最终走到一起的两人, 在 相处的过程中,却发现似乎并不像原来想象的那么好,连凑合着容忍都没 办 法继续生活,只好黯然分手。莎翁不愿美好的主角以分手收场,以殉情的 方 式让他们的恋情戛然而止,现实生活中的志明和春娇倒是真的结婚了,但 婚 后的两人却发现激情退却后,两人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在鸡毛蒜皮的琐碎 小 事中,争吵一天天升级。 原来经典的爱情故事却有这样的心理学解释,相信一定粉碎了不少痴 男 怨女的“玻璃心”。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让人唏嘘,那《泰坦尼克号》 的 爱情就是完美的吗?发生在豪华巨轮上的爱情,简直可以说是罗密欧与朱丽 叶的升级版。 当穷小子遇到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杰克身无分文,罗丝却有保守的 家 庭和未婚夫,当这些都变成阻挠两人相爱的障碍时,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正 式发挥作用。并且他们身处特定的环境——巨轮上,爱情进发出来的火花 更 是吓人。这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特定环境版”——泰坦尼克效应 。 叛逆的爱情不是不美好,只是太短暂,会让你伤痕累累。如果这段内 容 没有白看,相信你也能从中获得一点启示。自由恋爱固然值得称道,但长 辈 的反对肯定也有他们的道理。不妨在尊重的基础上同父母做进一步沟通, 真 爱是建立在支持、祝福基础上的真情流露,而不是建立在逆反、抗拒的基 础 上的一意孤行。 如果你仍在幻想能得到一段冲破世俗偏见的完美情缘,不好意思,打 碎 了你的美梦。但这种美梦又必须被打碎,因为只有活在现实,生活才会赐 给 你真正美满的感情。心理学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个稀松平常又妙趣横生的 小 道理,爱情也不例外。 P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