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卫星之父的太空梦)/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中华人物故事汇

孙家栋(卫星之父的太空梦)/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中华人物故事汇
作者: 吴尔芬
出版社: 接力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3.00
折扣购买: 孙家栋(卫星之父的太空梦)/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中华人物故事汇
ISBN: 9787544864220

作者简介

吴尔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小说《雕版》《九号房》《姐妹》《人皮鼓》《新蜀门》《古田军鼓》,连环画《古田军号》等作品。

内容简介

来自中国的星光 一九二九年四月八日, 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省盖县盖 平师范学校,后来随父亲孙 树人搬到哈尔滨。七岁那年 ,他进入哈尔滨建设小学, 后来转入一家教会学校读五 年级。一九三九年,因为父 亲调职,孙家栋又转入营口 市同德学校,读完六年级。 从盖县到哈尔滨,再到 营口,孙家栋经过两次转学 才把小学读完。他的生活经 常在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 是好奇心。 小时候的孙家栋,总是 对各种东西充满好奇,特别 是对新事物。他经常会好奇 它们怎么会是这样的。看到 汽车,他就好奇汽车为什么 自己会跑。哈尔滨的冬天很 冷,手握住金属门把手会被 冻住,脱下一块皮,他就会 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学数 学时,老师说1+1=2,他就 琢磨为什么1+1=2。 好奇心让孙家栋从小养 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他的 成绩一直很优异。一九四二 年六月,十三岁的孙家栋被 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 录取。那时,他梦想成为一 名土木建筑师,将来可以建 造大桥。 一九四八年,孙家栋考 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 读书期间,他听说学校要增 设汽车专业,开始向往以后 能制造汽车,毕竟那时候汽 车更神秘,比建造大桥更有 挑战性。 一九五。年一月,新成 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到 哈尔滨工业大学挑选人员, 孙家栋毅然报名参军。一天 之内,他就从一个学生,变 成穿着蓝军装、戴着制式帽 的军人。 同年,精通俄语的孙家 栋,经过多轮考核,和另外 二十九名军人一起被派到苏 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留学 。在那里,他没能学到如何 制造汽车,但学到了怎么制 造飞机,并凭着优异成绩, 荣获一九五八年最高苏维埃 颁发的“斯大林奖章”。 一九五八年,孙家栋学 成回国。这时,中国航天事 业发展最早的火箭、导弹研 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 院急需技术人才。孙家栋没 能从事飞机制造,而是带着 他留苏期间积累的航空发动 机理论知识,进入第五研究 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 从事导弹研究。 此后的九年里,中国自 主研制的导弹武器成功地完 成了飞行试验,还成功进行 了导弹、原子弹的“两弹结 合”飞行试验。孙家栋参与 了全部研制工作,从导弹总 体设计员,升为总体部副主 任。 孙家栋本以为,这辈子 都要在中国导弹事业上发挥 自己的作用,但命运却在这 时候突然拐了个大弯,让他 与卫星事业结缘,并成为我 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技术负 责人,我国“风云二号”卫星 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 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月球探 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我 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 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第一 颗绕月人造卫星、第一颗北 斗导航卫星……中国航天史 上一个个关键节点,孙家栋 都参与其中,他一生参与设 计的卫星,达到我国已发射 卫星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 ,孙家栋也被称为中国“卫 星之父”。 可以说,孙家栋是我国 航天人中最亮的那颗星,他 和他参与设计制造的卫星, 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星光的 璀璨。 要说孙家栋与卫星的故 事,得从一九六七年七月二 十九日说起。 P1-5 ★主题出版重点图书 ★时代先锋人物 ★传递红色基因 ★充满童趣的英雄人物美文故事 ★系好人生diyi颗纽扣必备丛书 ★传承航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