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00
折扣购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精)
ISBN: 9787569508468
\\\"海伦·凯勒 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年因病失去视力、听力,之后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顽强的毅力学会五种语言,后于1900年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海伦·凯勒一生致力于聋盲人的福利和教育事业,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世纪美国十大偶像”。其代表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 第一章 黑暗与光明 /初生的光明/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写下我生活的故事,犹豫地揭开笼罩在我童年时代的一团金色薄雾。每当我在脑海中寻找孩童时期的记忆时,就会发现,过去的时光真实而美好,它如同一条纽带,连接着现在的我。女人们通常会用发挥想象的方式来描述自己童年的经历。在回忆中,虽然我生命最初的时光鲜活而生动,但“我的余生伴随着牢房一般的阴暗”。童年时代的欢乐和悲伤都已失去了当时的锋芒,成为往事前尘;在我接受早期教育时发生的重要事件,也因激动人心的伟大发明而被遗忘。这样看来,撰写我生活中那些有趣和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枯燥而毫无意义的。 我的家坐落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美丽宁静的小镇——塔斯喀姆比亚。1880年6月27日,我在那里出生。 我的祖先是瑞士人,他们移民到美国后住在马里兰州。在更早的瑞士祖先中有一位是苏黎世最早的聋哑人教师,他写过一本关于如何教育聋哑人的著作。每当我想到这里,就禁不住感慨,命运真是无法预知啊! 我的祖父,也就是卡斯帕?凯勒的儿子,来到亚拉巴马州,开垦了一大片土地并定居下来。当时的塔斯喀姆比亚镇是一个偏僻的地方,祖父每年都要从镇上骑马到760英里外的费城购置生活用品。祖父每次在前往费城的途中,总会给家里人写信报平安。他在信中对西部沿途的景观,以及旅途中所遭遇的人、事、物都有清楚且生动的描述。姑母至今还珍藏着他当时写的许多家信。祖父对旅途迷人风情的刻画,对当地生活的生动再现,总是那么引人遐想,让人百读不厌。 我的祖母凯勒是拉斐特一名官员亚历山大?莫尔的女儿,她的祖父是弗吉尼亚早期殖民政府长官并曾任皇家总督的亚历山大?斯波茨伍德,同时她还是罗伯特?李的堂姐。 我的父亲亚瑟?凯勒曾经在南北战争时担任南方军的上尉,我的母亲凯特?亚当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比他小几岁。母亲的祖父本杰明?亚当斯与苏姗娜?古德休结婚,居住在马萨诸塞州东北部的纽伯里波特市。他们在那里生下一子叫查理?亚当斯,以后又迁居到阿肯色州的赫勒拿。查理?亚当斯是南方军队的人,后来被提升为准将。南北战争爆发时,他与露茜?海伦?埃弗雷特成婚(与爱德华?埃弗雷特?黑尔属于同一个埃弗雷特家族),在战争结束后举家搬迁到了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在我还没丧失听力和视力的时候,我记得我们家的屋子很小,一共就两间,一间正方形的大房子和一间供仆人住的小房子。按照南方的习惯,往往会在宅基地上建一所附属的小宅,以备不时之需。南北战争之后,父亲也盖了这样一座屋子,他同我母亲结婚之后,住进了这个小屋。房屋虽小,却是个美丽的地方。屋子的小阳台被蔷薇和金银花装扮着,从花园中望去,仿佛是植物的藤架。这是蜂鸟和蜜蜂的乐园。 凯勒老宅离我们的蔷薇小屋不过几步,由于被茂密的树木、绿藤所包围,邻居们都称我们家为“绿色家园”。这里是我童年时代的天堂。 在我的家庭教师莎莉文小姐到来之前,我经常独自摸着围成方形的黄杨木树篱,慢慢走到庭园里,凭着嗅觉寻找刚刚开放的紫罗兰和百合花,深深地吮吸那清新的芳香。有时候心情不好,我也会独自到这里来寻找安慰。我把火热的脸埋在树叶和草丛里,让沁人心脾的清凉气息渗进我那烦躁不安的心。置身于这个绿色花园里,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有在地面上延伸的卷须藤和低垂的茉莉,还有一种叫蝴蝶百合的花,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植物,因为它那容易掉落的花瓣很像蝴蝶的翅膀,所以叫蝴蝶百合。这种花会散发出一阵阵甜丝丝的气味。花园里最可爱、美丽的要数蔷薇了,我在北方从来不曾见花房中有如此赏心悦目的蔷薇。这是一种爬藤蔷薇,它到处攀爬,长长的绿色枝条倒挂在阳台上,散发着芬芳,没有一点儿尘世烟火的气息。每当清晨,未干的朝露还停留在它的身上,摸上去是何等柔软、何等高洁,使人陶醉。我不由得时常想,上帝御花园里的日光兰也不过如此吧! 我生命的开始像大多数人一样简单而平常,从来到这个世界,到观察这个世界,再到开始人生的旅途,我与任何一个新生儿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差异。就像每一个家庭迎接第一个孩子的诞生时一样,为了给第一个孩子起一个满意的名字,大家绞尽脑汁,家里每个人都想插上一句嘴。为我起名字照例也经过了一番烦琐的讨论。父亲希望用他最尊敬的祖先的名字“米德尔?坎培儿”做我的名字,母亲则想以她母亲的名字“海伦?艾培丽特”来命名。最后,大家终于接受了她的建议。但是后来在抱着我去教堂的途中,由于紧张和兴奋,父亲把这个名字给忘了。当牧师问起“这个婴儿叫什么名字”时,紧张兴奋的父亲一下子说出了“海伦?亚当斯”这个名字。这样一来,我的名字就不是外祖母的“海伦?艾培丽特”,而成了“海伦?亚当斯”了。 家人告诉我,在我还非常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争强好胜的性格,强烈的好奇心、倔强的性格使我非常固执地去模仿大人们的一举一动。我六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够发出“喳喳喳”的声音,并且会说“你好”,这引起了别人很大的兴趣。我甚至在一岁以前就学会了“水”这个单词。尽管其他发音都已经遗忘了,但是现在我仍然能够发出这个单词的音,也正是在学会拼读这个单词之后,我告别了只能“哇哇”发音的阶段。 家人还告诉我,我在刚满周岁的时候就会走路了。母亲把我从浴盆中抱出来,放在她的膝上。阳光透过风中舞蹈的树叶投射在光滑地板上的光影吸引了我,那影子一闪一闪的,忽隐忽现,我禁不住从母亲的腿上滑下来,摇摇摆摆地向它奔去。等这一股冲劲儿用完了,我就跌倒在地,哭着乞求母亲把我抱起来。 春光里鸟儿欢笑,歌声盈耳;夏天里到处是果子和蔷薇花;等到草黄叶红时,深秋已经来临。三个美好的季节匆匆流逝,这一切都在一个活蹦乱跳、咿呀学语的孩子心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年,阴郁的2月到来时,我生病了。医生们诊断的结果是:急性的胃充血以及脑充血,他们宣布无法挽救我了。然而,一天清晨却出现了奇迹——我忽然发起了高烧。这高烧来得奇特,退得也奇特。家人都万分欣喜,但包括医生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我从此再也不能用我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这个世界了。我至今还依稀记得那场病,母亲在我高烧不退、忍受着痛苦煎熬的时候,在我身边温柔地抚慰着我,让我在恐惧中鼓起勇气渡过了难关。我还记得,我被疼痛和迷乱从半睡中搅醒,把干枯而炙热的眼睛从光亮转向墙壁,这光亮是我一度十分喜爱的,如今却变得暗淡了,而且日甚一日地暗淡下去。后来,视力一天不如一天,我对阳光的感觉也渐渐地模糊不清了。 直到有一天,我睁开眼睛,眼前却是一片黑暗。当我发现自己竟然什么也看不见时,就像在噩梦中一样惊慌失措,那种巨大的悲哀我永远难以忘怀。我对周围的静寂和黑暗渐渐地习以为常,忘记了从前并不是这样,直到她——我的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到来。她减轻了我心中的负担,重新带给我对世界的希望,并且打开了我心中的眼睛,点燃了我心中的烛光。虽然我只拥有过十九个月的光明和声音,但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宽广的绿色家园、蔚蓝的天空、青翠的树木、争奇斗艳的鲜花,所有这些都一点一滴铭刻在我的心上,永驻在我心中。\\\\\\\" \\\"《时代周刊》“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海伦·凯勒自传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倾情作序 海伦·凯勒生命导师安妮·莎莉文教育随笔完整再现 ★《再塑生命的人》入选“统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 ★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也被盛赞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部身残志坚的伟大女性的自传散文,完整记述海伦·凯勒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品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等品格的形成与塑造有着极大的帮助。 ★“修辞立其诚”,这是写好文章的要诀。一篇好的文章,必定是作者的真情流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即如此。 ★跨越了盲聋的身体障碍与折磨,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坚毅精神,成为强者的永恒象征。——《纽约时报》 以无尽的爱与希望照亮无底黑暗,以永不低头的灵魂感动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