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84
折扣购买: 一本书读懂50部哲学经典
ISBN: 9787514385861
何为真?何为善?怎样生 活才算是过上了“好”的生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因这 些问题感到困惑,古希腊哲 学家柏拉图也是如此。柏拉 图在其师苏格拉底身上,看 到了一位不断叩问并尝试回 答究竟什么才是“好”的生活 的哲学家的姿态。 怎样才算好的生活呢? 苏格拉底与承其衣钵的 柏拉图是哲学史上最早开始 思考这个问题的哲学家。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一 起阅读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是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录 之一。 公元前404年,以雅典为 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 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爆 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 最终以雅典战败告终。五年 后,为了让哲学家背负战败 的责任,雅典政界的重要人 物阿尼图斯指使莫勒图斯向 雅典法庭状告苏格拉底“不 信城邦①诸神,使青年堕落 ”。 目睹审判全程的柏拉图 从头至尾地记录了苏格拉底 的申辩。只说真话 在当时的希腊,教授辩 论技巧的智者学派②势力强 大。善于辩论是成为政治家 、出人头地必不可少的素质 。在辩论中打动听众的心、 将谈话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 向十分重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智 者学派告发的苏格拉底在申 辩最初就说: “雅典的人们,控告我的 人做了完美的陈述。完美到 几乎使我忘了我自己到底是 谁。然而,我并不擅长申辩 ,甚至从来没有来过法庭。 雅典人,不要关注我的用词 ,请倾听我所说的是不是真 话。” 简单来说,苏格拉底想 要人们摒弃遣词造句、表隋 及声音造成的偏见,而仅去 捕捉话中的真相。 那么,所谓“真相”到底 是什么呢?无知之知 苏格拉底在申辩过程中 表示,自己拥有与智者学派 不同的智慧。这种智慧是“ 无知之知”①。也许许多人 曾在课本中看到过这个词, 但是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它 的出处。 苏格拉底如是说 ——“我曾在德尔斐神庙里 问过:‘有比我更有智慧的 人吗?’神明显灵回答道:‘没 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 ”’ 我们暂且不论这件事的 真伪。苏格拉底从来不认为 自己是有智慧的人,德尔斐 神谕②使他大为震惊。怎么 会没有人比如此无知的自己 更有智慧呢?苏格拉底十分 不解。直到想起他与某个政 治家的对话时,他才终于明 白了神谕的含义。 “那个政治家确有许多关 于经营生活的智慧,但他对 我们真正应该了解的‘善’与‘ 美’一无所知……” 似乎正因为这一点细微 不同,我比他更有智慧。对 我来说,不知为不知。我似 乎只在这一小处胜过他。 苏格拉底说,不仅是这 位政治家,回想他曾经访问 对谈过的其他贤名在外的人 物,他们似乎也是只有关于 世俗的无聊知识,却能像遍 知天下一切事一般滔滔不绝 。 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 与这些人形成了鲜明对照。 苏格拉底能意识到自己的无 知,从“一”开始探索真正值 得思考的事物。 真正值得思索的问题不 是怎样才能获得成功,而是 如何过上“好”的生活。那么 ,怎样才算过上好的生活? 苏格拉底以“对灵魂的关心” 为关键词,继续向听众申辩 。 “如果我能获得释放,我 会遵从神的旨意,劝说人们 :‘你们是伟大城邦雅典的 公民,不要如此关心能赚多 少钱、能收获多好的名声或 多高的地位,你们真正应该 关心的是如何使自己的灵魂 变得更好。”’ 苏格拉底认为,好好生 活就是要注意使自己的灵魂 变得更好。无论花费多少金 钱,如何修饰容姿,都无法 使内在的灵魂变得更好。唯 有促使灵魂朝着更好的方向 前进,灵魂才会变得优秀。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