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3.55
折扣购买: 人民日报写作课:学会断舍离
ISBN: 9787511573742
费伟伟,人民日报地方部副主任,高级记者、编辑。1983年大学毕业,入人民日报社,先后在总编室、机动记者组、经济部、市场报、中国能源报、福建分社工作。四次获中国新闻奖。著有《编采逸兴》《新闻采编评析》《新闻采编评》等新闻业务评论集三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综合考核中,五个地市 拿到一等奖,四个属苏南 、准苏南(南通虽在江北 但紧邻上海),加上一个 苏北的徐州,优势各不同 ,各有“代表性”。所以初稿 中,我们考虑以五市为代 表,重点突出最能代表苏 南的苏州市,“故事点”则选 择太湖之滨的“刺绣之乡”镇 湖。在寸土寸金的苏南, 能把镇湖这么一大片区域 作为不开发区,重点发挥 其生态、富民功能,确实 能生动体现新发展理念。 初稿到了地方部,部领 导认为五个市均衡发力面 面俱到,限于篇幅既影响 故事性,也弱化了典型性 ,建议我们深入提炼出一 个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用 小切El揭示大主题,多讲 故事淡化工作味。 这个最具代表性的“点” 该怎么找?我们讨论后认 为,除了“代表性”,还必须 有“说服力”。谁都知道苏南 发展基础好,苏州又在全 国地级市中多年领跑,把 一块区域限制开发,苏州 有这个实力,但对江苏其 他地区和全国各地来说, 发展还是第一要务。因此 ,苏州镇湖这个点,看起 来很有代表性,但缺乏说 服力。 思路一变,我们从“说服 力”的角度再考量,就觉得 应该把点选在地处苏北的 徐州。徐州是老工业基地 、资源枯竭型城市,历史 包袱重,经济增速更是全 省靠后,却在全省首次考 核中拿到了一等奖,其中 的意义值得深思。到徐州 深入采访,发现徐州这些 年并没有因为GDP压力而 片面追求经济增速,而是 将产业转型、生态修复、 民生改善、基础设施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