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中外名著榜中榜第11辑)/六角丛书

罗生门(中外名著榜中榜第11辑)/六角丛书
作者: (日)芥川龙之介|译者:高慧勤//文洁若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11.50
折扣价: 9.20
折扣购买: 罗生门(中外名著榜中榜第11辑)/六角丛书
ISBN: 9787802064348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在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150余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文笔冷峻,语言简洁有力,其代表作品如《罗生门》、《蜘蛛之丝》等已然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说起禅智内供的鼻子,池尾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鼻子足有五 六寸长,从上唇一直耷拉到下巴。上下一般粗,像根香肠,细细长长的, 垂在脸当中。 内供年过半百,打做小沙弥时起,直到如今升为内道场的供奉,心里 始终为这鼻子苦恼不已。当然,表面上看似没事儿人一样,倒不是因为作 为一心修来世的出家人,不该老为鼻子犯嘀咕,而是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鼻子成了自己的心病。平日言谈之中,也顶忌讳提“鼻子”这个词儿了 。 内供为鼻子伤脑筋的原因有二——其一,鼻子过长,极其不便。首先 ,连饭都不能自己吃。要不然,鼻尖儿就会杵到铁碗里的饭上去。内供只 好叫一个徒弟坐在食案对面,吃饭时,用根一寸宽两尺长的板条替自己掀 着鼻子。可这么一顿饭下来,无论是掀鼻子的徒弟,还是鼻子给掀起来的 内供,都不是件轻省事儿。有一回,一个中童子来替那个徒弟,正巧打个 喷嚏,手一抖,鼻子便杵进粥里。当时,这事儿都传到了京城。——不过 ,这还不是内供为鼻子发愁的主要原因。其实,内供苦恼的是,这鼻子使 自尊心倍受伤害的缘故。 池尾一带的人倒都挺体谅禅智内供的,说他幸好不是俗家人,要不然 ,单凭那只鼻子,谁家闺女肯嫁给他呢。其中也有人议论说,八成是因为 这鼻子才出的家吧。可内供却不认为当了和尚,鼻子的烦恼就少多少。因 为娶得上娶不上媳妇,这事儿可影响忒大,自尊心变得格外敏感脆弱。于 是,内供从积极与消极两面,变着法儿来恢复受伤的自尊心。 内供先是想,怎么才能使这长鼻子显得短一些。他趁周围没人时,照 着镜子左顾右盼,想方设法,煞费苦心。有时,仅凭变换脸的角度还觉不 够,就时而手扶着腮帮子,时而手指托着下巴颏,不厌其烦地对镜揣摩。 然而,鼻子看上去显得短,能让自己满意的事儿,却是从不曾有过。有时 他越是苦心竭虑,鼻子反倒越显得长了。每逢这时,内供便叹口气,把镜 子收在匣子里,快快回到经台前,继续诵他的《观音经》。 此外,内供还不断地留意别人的鼻子。池尾寺里常有僧供讲经说法。 寺内僧房一间挨一问,浴室每日都有僧人烧洗澡水。所以这里进进出出的 僧俗人众,为数最多。内供耐着性儿端详他们的面孔,老想找出一个鼻子 长得像自己的人,哪怕一个也好,都可聊以自慰。因此,蓝绸衫或白单褂 之类的,压根儿不在他眼里。更不消说那些橘黄的帽子和赭黑的僧袍,平 曰司空见惯,早已视若无睹。内供绝不看人,只看鼻子。——要说呢,鹰 勾鼻子倒是有,可像他那样的鼻子,却一个都没发现。找来找去,总也找 不到,心中不免郁闷起来。哪怕和别人说话的工夫,也会不由自主地捏捏 耷拉下来的鼻头儿,不顾自家的年岁,臊得脸发红,这一切皆因心中郁闷 所致。 最后,内供竟想从佛教内外典籍中,寻得一个和自己鼻子一样的人物 ,以期心中得到些许宽慰。然而,哪本经书里都没记载目犍连和舍利弗鼻 子长得长。就连龙树和马鸣这两位菩萨的鼻子也都与常人无异。内供听人 讲震旦的事,说是蜀汉的刘玄德耳大超长,不禁叹然:那若是鼻子,自己 不知该多宽心呢。 内供一方面消极地苦寻自慰良策,另一方面还积极地遍试缩鼻灵方, 这里无需一一赘述。可以说内供是千方百计,尽其所能。他熬过土瓜汤喝 ;往鼻子上抹过老鼠尿。可是,不管用过什么法子,鼻子照旧五六寸长, 晃晃悠悠,耷拉在嘴巴上。 一年秋天,内供的徒弟进京办事,有个熟悉的大夫教他一个偏方,能 让长鼻子缩短。那大夫乃震旦人士,在长乐寺为僧。 内供照旧摆出一副对鼻子毫不在意之态,故意不提马上就试这偏方。 可另一方面,却又说轻巧话:每顿饭都要麻烦徒弟,心中甚是不安。其实 他心里,正巴不得徒弟来劝自己试试。徒弟并非不明白内供的心思。不过 ,却也没引起多大反感,非但如此,内供耍的这点小心眼儿,反倒引起徒 弟的同情。于是,苦口婆心地极力劝说,结果正中内供的下怀——顺水推 舟,听从了徒弟的劝告。 说来这偏方也十分简单,只是先将鼻子泡在热水里,然后让别人踩。 寺里的浴室每天都烧水,水烫得连指头都伸不进。徒弟当即去浴室打 回一桶。然而,要是马上把鼻子伸进去,怕叫热气嘘着,烫伤面皮。于是 就在桶上盖个方盘儿,盘上开一孔,鼻子从孔中伸进桶内。单把鼻子泡进 热水,丝毫不觉得烫。少顷,徒弟问: “烫好了么?” 内供不禁苦笑。心想:单听这话,恐怕谁都想不到,说的竟是鼻子。 经热水这么一烫,鼻子痒酥酥的,像叫跳蚤叮了似的。 等内供把鼻子从孔中一抽出来,徒弟马上双脚用力,使劲去踩还在冒 热气的鼻子。内供侧身而卧,把鼻子搁在地板上,看着徒弟的双脚在眼前 一上一下地踩。徒弟脸上不时露出歉意,低头望着内供的秃头,问道: “疼不疼呀?大夫说得使劲儿踩。挺疼的吧?” 内供本打算摇摇头,以示不疼,无奈鼻子叫人踩着,脑袋哪儿动弹得 了。只能翻翻眼皮,瞅着徒弟皴了的脚,气哼哼地说“不疼”。其实,鼻 子痒酥酥的,正踩到痒处,别说疼了,舒服还来不及呢。 踩了会儿,鼻子里开始溢出小米粒儿似的东西,形状宛如拔了毛的烤 全鸟儿。徒弟见状停下脚,自言自语的嘀咕着: “说是得用镊子镊出来。” 内供好似意犹未尽,鼓起腮帮子,一声不吭,听凭徒弟摆布。当然, 他不是不明白徒弟的一番好意,只是眼见得自己的鼻子,给人当个物件儿 似的摆弄来摆弄去的,实在让他觉得很不爽。那神情就像让一个信不过的 医生做手术一样,不情愿地瞧着徒弟用镊子从鼻子的汗毛孔里镊出脂肪来 。脂肪的形状如同鸟毛的根,拔出来竟有四分长。 镊了一通,徒弟长舒一口气说:“再烫一次就行了。” 内供依旧紧皱眉头,心有不甘,听由徒弟去摆布。 第二次烫好后,把鼻子拿出来一看,果不其然,比先前短了许多,跟 一般的鹰勾鼻子没大两样。内供摸着变短的鼻子,腼腆地接过徒弟递上的 镜子,怯生生地往里瞧去。 鼻子——原先那根从上唇一直垂到下颚的鼻子,就像变戏法儿似的萎 缩了,如今蔫蔫儿地呆在上唇上面。鼻上那些点点红斑,怕是刚才脚踩过 的痕迹吧。这样一来,看他们谁还敢乐!——镜中的内供得意洋洋地瞧着镜 外的内供,心满意足地眨巴着眼睛。 可是那一整天,他都在担心,生怕鼻子又长长。于是,无论是诵经还 是吃饭,只要得便,就会伸出手,轻轻摸摸鼻尖儿。而鼻子仍好端端的呆 在嘴唇上面,没有一点要耷拉下来的迹象。睡了一宿,第二天早晨一睁开 眼,头一件事就是摸摸自己的鼻子。鼻子依然是短的。内供就像抄完《法 华经》功德圆满一般,心里有年头没那么畅快了。 然而,过了两三天,内供发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儿。有个武士来池 尾办事儿,两只眼睛叽里咕噜,一个劲儿地在内供的鼻子上转悠,说话也 有一搭无一搭的,脸上的神情似乎内供比从前更加可笑。不光如此,那个 曾经把内供的鼻子掉到粥碗里的中童子,在经堂外碰到内供时,开始还低 着头强忍住笑,后来大概实在憋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就连给僧役 们派活儿时,当着他面,一个个都毕恭毕敬地听着,一旦内供背过身去, 立马就吃吃地偷着笑,这事儿已不只一次两次了。 起先内供以为是因为自己面相改变的缘故,可又好像说不通——当然 ,中童子和僧役们无疑是为此而窃笑。虽说同样是笑,跟当初鼻子长时的 笑法毕竟不大一样。要说呢,短鼻子没看惯,比看惯了的长鼻子更可笑, 那倒也罢了,但是,其中似乎还有点儿别的缘故。 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