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人物解码

水浒人物解码
作者: 青灯下的古佛
出版社: 湖北人民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0.37
折扣购买: 水浒人物解码
ISBN: 9787216063586

作者简介

本名李俊杰,学者、媒体人、心理咨询师,多年媒体生涯,曾为省级电视台记者和报社编辑,现任教于某高校传媒系,先后出版作品有《读懂人生全集》、《影响孩子一生的173个成长故事》、《100个成长细节100分人生答卷》、《一叶一菩提——我的人生私房笔记》、《这样沟通最有效》、《激活职场力》等图书。其中《影响孩子一生的173个成长故事》被评为“2007—2008年十大家庭教育图书”之一:《100个成长细节100分人生答卷》受到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好评。其著作多次位列西北、东南区畅销书前十名。

内容简介

晃动在冰与火的跷跷板上——宋江 人物点读 ◆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黑三郎”。三十六天罡 星之天魁星。梁山泊义军总头领。 ◆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 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及五十两 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宋江之小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 惜.被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 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被救上梁山,做上了二把手。后在攻打曾头市 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宋江遂坐上头把交椅。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所 招安。在历次讨伐其他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甚众。 ◆在征方腊成功后不久,被高俅等人所赐的“御酒”毒死。 在那个奸臣当道、民怨沸腾的时代,以宋江为首的梁山英雄,挺身而 出,专爱打抱不平,曾经让人一度看到了救世主的影子,他那杆替天行道 的大旗下聚集了众多英雄好汉。对于走投无路的人来说,“上梁山”似乎 成了当时最流行的口头禅。 然而,正当梁山事业轰轰烈烈的时候,宋江错误的战略决策却使梁山 一百单八将非死即伤,梁山大好形势顿时解体,宋江亲自带着自己手下的 一窝鸡给黄鼠狼拜了个好年,自己也被自己所忠于的朝廷用毒酒毒死。 梁山上上下下的悲剧似乎是宋江一手导演的。因为,在宋江的心里, 始终是冰火两重天的世界,他的每一种行为都是在矛盾的挣扎中作出的。 作为起义军领袖,他亲手创建、发展、壮大了起义队伍,使之成为宋 王朝的心腹大患;他既委身于造反之列,却又始终不能忘怀对封建统治阶 级的耿耿忠心,最终又亲手葬送了梁山的起义事业。 “义”使他不满现实,倾向革命;“忠”又使他优柔寡断,瞻前顾后 。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整个起义军的悲 剧。忠与义的矛盾在他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晁盖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首先被宋江知道了。宋江见到官府 防范梁山晁盖贼寇公文,有一段心理描写: “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 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 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 奈何?” 这段心理活动正是宋江矛盾心理的表现。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曾经朝 廷中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灭九族的罪 ,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 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一种隐隐的操心。这是一 对矛盾,要忠于朝廷就是不义,要讲义气就要对朝廷不忠,在忠和义之间 宋江很难作出抉择,这种艰难的选择一直伴随宋江到最后一刻。 如果说前期忠义之间“义”占了上风的话,在他坐上第一把金交椅后 ,“忠”就慢慢占据了重要位置。 晁盖死后,宋江成了带头大哥,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聚义厅” 改成“忠义堂”,并且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这一改变代表着梁山 大政方针的改变,梁山的主旨由以前的纯“义”改变为“忠”和“义”。 自此,梁山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招安逐步被提上了日程安排,‘望天 王降诏,在招安,心方足”。以后,宋江每逢捉到政府军官,他必假骂部 下,纳头便拜,亲解绳索,甜言蜜语诉说招安事宜。 正当起义军取得三败高俅、两赢童贯的辉煌胜利之际,这个一向标榜 “替天行道”、“清君侧”的人不仅没有杀掉奸臣,反而恭恭敬敬地将其 送下了山。为了实现招安大计,他甚至去找歌伎疏通与皇帝的关系。 招安后,“替天行道”的大旗也改成了‘顺天护国”,宋江也变成了 朝廷的忠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效力”,此后征大辽, 平方腊,为大宋立下了赫赫战功。宋徽宗这个无道昏君再糊涂,有一点却 表现得非常坚定,那就是从未信任过宋江!正应了所谓“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的俗语。 宋江的悲剧其实在冥冥中早就注定了,只不过他并不自觉,反而以“ 义”为借口,让众多梁山兄弟作了他“忠”的祭品。造过朝廷的反,是为 不忠;投降朝廷,任人宰割,是为不智;让众弟兄因他而死,是为不义! 而他偏偏以“忠义”相标榜! 其实“忠”和“义”是极端对立的两种思想。一方面,宋江对皇帝特 别“忠”,始终没起过反抗皇帝的念头,所以他把自己的一切造反行为皆 归结为忠君爱国,为国除奸;另一方面,他对梁山兄弟又特别义。然而, 皇帝与“贼寇”之间毕竟又是水火不相容的。在那个时代,对残民以逞的 皇帝绝对“忠”,就不可能对人民群众特别“义”。招安之后的残酷现实 一再证明了这一点,陈桥驿滴泪斩小卒就是一个明证。反之,对人民群众 特别“义,,就不可能对那个皇帝绝对“忠”。 在宋江身上,还存在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他标榜的是“义”,但却 用了许多阴险虚伪的手段把大家逼上梁山。 宋江想要招降秦明,故意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秦明的战袍,假装 秦明。到他的上级慕容知府那里,杀人放火,让人以为秦明已经投降了梁 山。待秦明回到城外,别人都不相信他,而且杀了他的妻儿。随后秦明无 奈,只好上山。 为赚卢俊义上山,派吴用在人家墙上题一首反诗,结果害得卢俊义家 破人亡,遭到血光之灾,差点儿连命都保不住。 为了成全自己的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担心李逵造反,便把李逵 叫到跟前,让他喝下毒酒,说“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给自 己留下一个清白名声。 “义”是宋江维持地位与权威的资本,他的“义”是通过许多不义的 手段实现的。 宋江爱惜生命却又快意杀戮,在陈桥驿,一个小兵杀了官员要被处死 ,宋江含泪送别,让他喝醉了之后再砍头。然而等到他落难后,他反而不 再大谈佛心了。面对“官军百姓被杀死有五百余人,带伤中箭者不计其数 ”,满口“忠义”的宋江此时却无视死伤无辜,不仅如此,还‘馆请众好 汉,再做个天大的人情,去打了无为军,杀得黄文炳那厮,也与宋江消了 这口无穷之恨”。 黄文炳只是揭发宋江题反诗的人,揭穿宋江装疯卖傻以躲避逮捕的人 ,揭穿戴宗制造假文件的人,他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忠于自己的国家, 与宋江并无私仇,全为公恨。可宋江却不顾众好汉的安危,硬要大家为他 冒险追杀黄文炳以泄一己之私愤,从这里如何能看出一丝一毫的仁爱之影 呢?更无法相信的是宋江居然将他“一门内外大小四十五口尽皆杀了,不 留一人”之后,甚至还让手下兄弟下手,一片片活剐了黄文炳的肉来烧烤 下酒。 宋江是一个生活在冰与火之间的人,他的性格矛盾重重不可调和,他 讲义,但义有很大欺骗性;他讲忠,可是却把更多的人诓到跟朝廷作对的 集团里来,让“不忠”的力量壮大。正是在“义”的欺骗下,梁山兄弟才 甘愿随宋江征辽寇,平方腊,一百单八将损折大半,在“忠”的诱导下, 最后连宋江自己也成了其忠顺思想的牺牲品。 这种悲剧性的结局说明,宋江的“忠”既未能赢得皇帝的信任,他的 “义”也没能保全梁山兄弟的性命,甚至连反贪官污吏这一目的也没能达 到。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永远求证不出结果,一种蕴涵在生命内部的矛盾也 永远不可调和,在人生的道路上背起了冰和火两座大山的人永远会活得很 痛苦。聪明的人会顺其自然,放下矛盾轻松上阵,顽固的人却喜欢在夹缝 里寻找所谓的真理,证明出结果。 在生命最后一点上,是冰还是火并不重要,冰有冰的好处,火有火的 用益,重要的是自己用冰或火带给了人们什么。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