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人民
原售价: 79.80
折扣价: 47.10
折扣购买: 女排精神
ISBN: 9787556128105
《女排精神》编委会 编著 本书由湖南省体育局、郴州体育训练基地、郴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体育产业集团等单位组成编委会,共同组织编写。
4.挥师南下 列车冲破一片死寂的夜幕,嘶吼着向南方奔去。 不断后退的山林和树木的剪影,像扑上来的怪兽,又不断被疾驰的列车抛在后头。 这是1979年10月初深夜的湖南。 中国女排姑娘,就坐在这趟列车上,此行的目的地,是郴州训练基地。她们要去集训,备战12月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 “三大球要打翻身仗”,不仅要追回错失的十年,更攸关国家荣誉与民族尊严。 任务如泰山压顶。以至于国庆节刚过,中国女排便悄然离京,挥师南下。然而对于即将前往的陌生基地,群山环抱中的神秘小城,姑娘们心里打满了问号: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能被挑剔的教练袁伟民、邓若曾等看中。它又将以什么面目出现在面前呢? 夜越来越黑,窗外的风景看不分明,黑暗中只觉得山连着山,没有灯火,没有人烟,广袤的天地间就是一个大大的“静”字。 真是荒凉啊。不安的情绪在车厢里滋长。 咣当,吭哧……一个长长的刹车,火车终于在凌晨到了站。 黑咕隆咚里,姑娘们一个挨一个走上站台。可这算什么车站呢?又小,又旧,又破。睡得迷迷糊糊的梁艳,是刚进入国家队的年轻队员,再过5天才满18岁。见此情景,梁艳发怵了,相比热闹的北京,这里简直就是荒郊野岭,怎能不让她紧张害怕呢?她不明白教练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北京不待,偏偏把队伍拉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 这种“想不通”的念头,不仅新人有,老队员也有。大家站在站牌底下,迷惑地看着上面的两个字:郴州。 夜凉如水,头也像被泼了凉水。从环境一望便知,这座小城偏僻落后、尚未开发,加上那个陌生的“郴”字,恍如来自另一个世界。姑娘们的脸色越来越黯淡。 踟蹰间,一队人马满面春风地迎上来,“欢迎欢迎,大家一路辛苦了!辛苦了!”原来,郴州市党政领导亲自率队前来迎接。热情好客的湖南人,就像寒冷中生起的一盆炭火,让气氛由凉转暖。 当时,郴州训练基地还未被确定为国家训练基地,尚由郴州市体委管理。因此,接待工作主要由郴州市负责。 山中小城,条件有限。郴州市委当时只有一辆苏联拉达牌白色轿车,临时从市汽运公司派了一辆客车,把女排队员接到训练基地。 女排姑娘们鱼贯而入,登上汽车。随车的基地工作人员发现,姑娘们坐在车上闷闷不乐,一个个垂头丧气,谁都不言语。实际上,当她们看到又小又旧的车站时,这种不开心就明明白白写在脸上。 基地工作人员却并不慌,他们很有信心。 为了迎接中国女排的到来,基地从训练场馆到衣食住行,从配套服务到后勤保障,都拼尽全力做足了准备。他们立下军令状,女排首次南下集训的接待保障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基地要用心用情做好每个细节、每项服务,让中国女排宾至如归,顺利集训,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郴州基地坐落在郴州市北湖公园里。公园不大,却很安静,适合闭关训练,不受外人打扰。加上山水相傍,景色秀丽,楼台亭榭,曲径通幽,很有几分江南园林的韵味。园中还有活泼可爱的猴子,花朵似的金鱼,有利于女排训练之余调剂身心。 果不其然,进了北湖公园,姑娘们开始兴奋起来。 到了基地,邓若曾指导马上分配宿舍,姑娘们各自进房。见到每间房里都带有独立的卫浴间,打开水龙头就有冷、热水,洗漱方便。姑娘们脸色逐渐晴朗,休息个把小时,天就亮了。 晨光熹微,原来隐没在黑暗里的山峦、竹林一点点浮现。太阳以蓬勃之光,宣告新的一天到来。郴州古朴自然之美,被阳光照亮。 曹慧英、杨希、周晓兰几个最先起床,蹑手蹑脚走出房间,看到基地的游泳池、跳台、雪松、棕榈树,欢喜雀跃。在一片绿色海洋的包围下基地建筑若隐若现,几千棵樟树环绕周围。她们爬上10米跳台东张西望,指着东边一座山大声说:“那座山太好看了!”此时她们不知道,这座山就是“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无数美妙传说诞生于此。 长满热带、亚热带植物的郴州,与北方相比,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情调。杨希脱口而出:“走了那么多地方,没想到这儿还藏着个小天堂呢!”此时她也不知道,“郴”原本就是指“林中的城邑”,就是藏在深山里的人间天堂。 后起床的队员们,也纷纷登上跳台,三三两两,叽叽喳喳。领队张一沛和邓指导得意地对她们说:“怎么样,我们找的这个地方还可以吧。”袁伟民指导也在一旁偷偷地乐。 女排在郴州基地的集训生活,就此开启。 基地小而封闭,除了队员和基地工作人员,再无其他人走动。住的都是小平房,有间房子放电视,还有个小卖部。两层楼的宿舍,外墙已经剥落,楼后杂草丛生。这原本是职工宿舍,腾出来给女排住,还专门进行了改造,加装了热水和独立卫浴。后来宿舍还装了暖气设备,在南方不集中供暖的情形下,做到这些,很是不易。 但条件依然艰苦。宿舍楼一端,是地方不大、又矮又挤的食堂,另一端是用竹竿和薄膜搭成的简易小花圃。这就是女排今后要面对的日常。 山坡下,有两个毗连的大竹棚,大的可容纳4块排球场,小的仅是1块场地。棚外到处堆放着各种建筑材料,摆出一副大兴土木的架势。 这两个竹棚,就是日后享誉世界的竹棚训练馆,中国女排腾飞的起点,梦开始的地方。 训练馆的建材取用当地丰富的南竹和杉木。新铺的木地板,表面粗糙,木板相接处高低不平。第一天训练,这样的地板就让女排姑娘吃尽了苦头,板上潜藏着木刺,轻则让人擦破皮、出血,重则撕破肉、伤及筋骨。 凌晨到访的中国女排,与锁在深山的小城郴州,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用这句话概括中国女排在郴州卧薪尝胆的岁月,是客观真实的。 ★ 立意高远,主旨鲜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布后重磅佳作,立体呈现女排精神数十年成长历程。 ★ 结构合理,故事典型:30个传奇故事,唤起时代记忆,突出话题感,彰显纪实性,真实再现,真切好读。 ★ 图文并茂,素材丰富:精选13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还原训练比赛场景,收录郎平、陈忠和、朱婷、宋世雄专访口述。 ★ 专家审校,装帧精致:中国女排不同时期亲历者审读,锁线裸背设计,优质典雅书纸,保证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