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计划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没什么放不下(索达吉堪布说人生断舍离)
ISBN: 9787518202119
索达吉堪布,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藏传佛教大德。 堪布对藏传佛教的传统法义学修甚深。为了让*多人了悟佛法精髓,他试图用现代方式向人们传递生命真相,是一位在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清华、北大等近百所高校的讲台上留下过身影的佛教心灵导师。 三十多年来,身体力行地引导大众实践佛法的学修传统,同时,利用空余时间互译汉藏经典,从事慈善事业。 近年参与举办过多次论坛会议,与海内外学者交流跨**、道德、环保、和平等问题,探讨人类的发展方向,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他认为,时代在变迁,但佛教的宗旨没有变,人们可以从中找到解决现代问题的真正答案,这是应该去提醒大家的。 对于外界的种种赞誉,他说:“我只是一名老师,教传佛法的老师。” 已出版书籍:《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残酷才是青春》《能断》《不离》《有求》《你在忙什么》等。
圆迦,出家前曾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法律课 程,并兼任四川省司法厅直属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认识她多年,总感觉这个人思维敏捷、很有智慧 ,同时出离心也**强烈,生活中还不忘广积福德资 粮。她曾广泛地做过各种上供下施,从不吝惜钱财。 在成都中央花园小住期间,我曾问起过她从** 律师到出家的经历。记得门前的花园中,花开正当时 ,有蝴蝶在飞舞。我悠闲地坐在一把藤椅中,品着一 杯淡茶,记录下她那些喧嚣和沉默的往事。 我在科大任教时,课程并不多,教书生涯可谓平 平淡淡。但十余年的律师生涯,却使我积累了丰厚的 人生阅历。接手了太多的辩护案件,也就目睹了太多 当事人的酸涩和痛苦。 在许多人眼中,我的事业是光彩夺目的:曾被特 邀参加“深圳—成都”航线的首航仪式,并在专机上 与**要员们谈笑风生;一人承担并圆满完成了中国 民航内部某机库建设的法律事务,涉及人民币近亿元 ;也曾单刀赴会,解决过一桩十分棘手的涉及五千多 万元资产的产权归属事务;数次出席重大经济项目的 涉外谈判,经手的多为百万元以上的经济纠纷案,屡 获胜诉;还担任了二三十家公司、企业的法律顾问, 为那些大老板出谋划策;也曾以成功的法庭辩论挽救 了几名死囚的生命,令近十名在押犯人无罪释放…… 总之,接触佛法之前的我,几乎天天都处在当事 人和同行们的赞誉声中,生活里充满鲜花和掌声。 那时的我十分得意、自以为是,瞧不起许多人, 经常对各种身份的人指手画脚、不可一世。人们都称 我是头脑中装有几个轴承的奇才律师,“**”“***”的桂冠,几乎年年被戴在我的头上。 然而,我在校园和法庭之外的生活却显得十分无 聊。一从忙碌的工作中清闲下来,我就像泄了气的皮 球,茫然不知所措,升腾云雾当中的那种心高气盛劲 儿顿时烟消云散。我只能以花钱消费来打发时光:购 物、美容、大吃大喝……成百上千地挥霍,自以为这 才是会享*、懂生活。不过即便如此,也填不满我空 虚的心灵。 从事律师工作久了,原先那点自命不凡的成就感 也渐渐露出了它的浮沫本质。表面上,我可以自由地 处理各种法律事务,但心里却越来越认清一个现实: 许多的胜诉都毫无实义,**是虚妄的。 一些当事人只赢回了一纸判决书,而法院认定胜 诉的财产,却因执行判决中的实际困难,比如缺乏约 束力等而根本得不到偿还。但胜诉者所要支付的律师 代理费等费用却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一分都不能 少。 每当我看到那些本该高兴的当事人哭丧着脸哀求 ,总有一种自责和无奈。独自静下心来,感觉懊丧难 言,有时我越想越恐怖,觉得自己的奢华生活竞全是 建立在剥夺这些善良而可怜的人的财富之上的。 我常常陷入沉思,也四处寻求心安之道,为了自 己尚未泯灭天良的心能稍稍得到点宽慰。1993年的一 天,我偶遇一位出家的大学生,得知他来自位于雪域 圣地的喇荣五明佛学院。他身上洋溢着令人羡慕的宁 静与平和,让我对这所地处藏地的佛学院产生了无尽 的想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如此怡然自乐。 我开始期盼起来,期盼着也能在那儿找到属于自己的 ****。 *终,借着他的指引,我来到了喇荣。但在到达 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一份电报:母亡,速归!这意想 不到的噩耗使我手足无措、声泪俱下。当时堪布刚好 在我身旁,他看到电报后说:“不要紧,生死本就无 常。我带你去见法王上师,请他老人家帮忙超度。” 这是我头一次听说,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的往生 法。心急如焚地跟随堪布去见法王,这是我头一次发 现,地球上原来还有这样的人:慈悲、伟大、自在、 安详。见到他,我就相信母亲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 这件事之后,我开始从内心感激、敬佩起这些高 尚而又“神奇”的人。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条件 ”这个词。虽然我与法王他老人家素不相识,但他默 默地为我排解了亡母之苦,真不知如何才能报答这样 深重的恩德。比照自己因为帮别人打赢了官司,就收 取高额诉讼费的行径,头一次,我有了恨不能找个地 缝钻进去的强烈负疚感。 接下来的几天,我连续收到了多封家里催我速返 的电报,家人不断责怪我为何迟迟不归。堪布知道后 又对我说:“还是回去好一些,遇事要多随顺他人, 要学会不伤众生心的智慧与方便。” 当时的我对这一番话并未**理解。结果在返家 途中,刚走到康定县,就在大街上碰到了来叫我回去 的家人。当街他就开始指责我并破口大骂,*后甚至 要动手。奇怪的是,这时我忽然忆起了临行时堪布的 话语,瞬间就出乎意料地冷静下来,除了表示道歉外 ,什么辩解的言辞也没有。 P2-5
1.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佛教大德、《苦才是人生》作者索达吉堪布与你共同倾听一代人的执念与出离!
2.这是一部心灵成长之书。本书中记录的烦恼与疑惑,或许是你正在经历或将会经历的,索达吉堪布以佛法精髓所做出的回应,必将使你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少走弯路。
3.“我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浮躁世界中,需要静静。
4.本书与《有什么舍不得》互为姊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