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龄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气形论
ISBN: 9787516926291
号谷雨先生,生于 1971 年 4 月,男,汉族,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人,中医世家第七代传人,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执业中医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色诊疗专家;冀州非遗文化研学基地中医公益讲堂一一大明堂主讲老师;衡水桃城岐轩堂中医门诊主任。 其在家承中医的基础上,精研中医经典,潜心吸取其精华并博采诸派之良优,多年来在大量临床病例的诊治中不断践行总结创新,独家提 出了“气形一体”诊治见解,形成并完善了“气形一体”的中医诊疗特色,极大提升了中医临床疗效,并著述成书。 其多次在全国公益培训中讲解中医理法,在京津冀基层中医公益培训中担任主讲老师。多年往返于北京和衡水两地出诊,医治了大量大病、慢病、疑难病,尤以对肿瘤治疗以及放化疗中后期调理、心脑血管疾病、肺病、脾胃病、妇科病、肝胆病、肾病、不孕不育症、内分泌病、颈肩腰腿骨伤疼痛病、中风偏瘫及面瘫后遗症、风湿病、皮肤病等有很好的疗效。其撰写学术论文多篇,并录制了大量中医临床带教讲解,合著书籍有《体光中医研究》。 杜一平 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 院毕业,执业中医师,衡水岐轩堂中医门诊工作。在家承中医的基础上,学习多家流派针药理法,并不断总结创新,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实践,为本书出版提供了临床依据。 韩毅 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毕业,执业中医师,衡水岐轩堂中医门诊工作。精研中医经典,潜心学习各家学派所长,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进行了认真的病例总结,为本书出版提供了临床依据
诊断篇 一、概述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最重要的两大基本特色,在“气一元论”的整体观下,先要进行辨证才能进行论治,也就是先要进行诊断才能治疗。中医的诊断从气和形两方面入手会更全面,更便于对气、形的调整治疗,本篇从辨气诊断和辨形诊断两方面入手进行阐释。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对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有诸多论述。《黄帝内经》中望诊包括观神色、察形态、辨舌苔,在《灵枢·五色》《灵枢·五阅五使》《灵枢·五色》《素问·热论》《素问·刺热论》均有记载。从望诊中已经很明确了气和形的诊断 《黄帝内经》中切诊包括切脉与切肤,即脉诊和按诊。《黄帝内经》对切脉讲得很详细,诊脉的方法讲述了“三部九候法”和“人迎寸口脉法”。“三部九候法”即分头、手、足三部,每部分天、地、人三候共九侯,对人体气机进行诊断。 “人迎寸口脉法”是对人迎和寸口两处之脉,进行互相比较,对人体气机平衡状态加以判定。《黄帝内经》对脉中对胃气还做了论述:“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黄帝内经》对脉象的形容也做了很多描述,如: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弦、细、微、濡、软、弱、散、缓、牢、洪、伏、芤、革、促、结、代、大、小、盛、疾、搏、钩、毛、石等。 《黄帝内经》中对切诊中的按诊也有明确讲述,如“按而循之”“按而弹之”等都是按诊方法。《黄帝内经》中讲的切肤就是按诊,肤指的是全身肌肤,其中论述最详细的是切尺肤。综上所述,对气、形的诊断,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了明确记载。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不仅对脉诊有详细讲解,对按诊的论述也很多,尤其是胸腹部的按诊,也是气、形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下面还要强调一下切脉和切诊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色、听声、写影及切脉”诊断法,《难经·六十一难》中论述了“望、闻、问、切脉”,其中对切脉是这样论述的:“难曰:经言望 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 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这里对切脉讲得很明确,切脉是脉诊的别称,并不能包含中医四诊中的切诊,切诊更全面,包括脉诊和按诊,脉诊是按脉搏,以诊察脉中气机的变化;按诊是在患者身躯形体上一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叩击以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或体表反应,从而获得辩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 后世医家对切诊中脉诊论述众多,而忽略了切诊中的按诊,忽视了触摸查体的重要性,这样就会遗漏大量的诊察信息,治疗效果差之千里。 为了对气和形的诊断更加明确,本书将诊断法分为了辨气诊断法和辨形诊断法。 在“气一元论”指导下,辨气诊断法也是辨别有形之法,辨形诊断法也是辨别气机之法。如辨气诊断之望面诊观象察气、以气度形、气色合参是在气中辨形;指下辨气之脉诊中把控气机升降出入、聚散交合的同时也在辨别有形之痰湿、瘀血、积聚、淤堵等。 辨形诊断之运动体位诊断与按诊也在根据肢体功能活动、皮肤温、热、寒、凉、松紧、僵硬等体表之象分析辨别人体气机变化。总之人体气和形根本就没有分开过,辨气诊断法和辨形诊断法也只是在诊断时,从气和形的不同角度入手来区分而已。 ★ 本书是中医世家第七代、第八代的传人,讲述“气形诊治一体”特色诊疗理法之不传之秘,极大提升了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 本书基于“医道”本源于“一”的“象模型”,解析并阐释了中医之道; ★ 本书基于中医根本世界观“气一元论”,讲述中医眼中的生命观; ★ 本书从针、药结合入手,把“气形诊治一体”论述的淋漓透彻; ★ 本书从辨气以及辨形两方面诊断入手,全新改观了世人对中医诊断的认知; ★ 本书融入热成像断层扫描动态观测方法,把中医无形可见的即时气机变化,以有形之像清晰展示在世人面前; ★ 本书作者亲身尝服中药,体证每种中药的气机走向,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有效性; ★ 本书通过临床真实有效的临床治疗案例,通俗解读“气形一体论”落地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