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
作者: 曹可凡|责编:陈蔡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4.90
折扣购买: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
ISBN: 9787532174188

作者简介

曹可凡,1963年生于上海,著名主持人、同济大学客座教授。 多年来,他主持过《可凡倾听》《加油好男儿》、春节联欢晚会等多档知名节目;参演过《金陵十三钗》《上海王》《老酒馆》等数部影视剧;已出版《悲欢自酬》《蠡园惊梦》等多部著作。 30余年的主持、演艺、写作生涯,让曹可凡结识众多名家,日积月累,荟萃成这本专写大师的人物随笔集。

内容简介

他比烟花更绚烂——张国荣十年祭 秋日。西风骤起,阴雨绵绵。 古运河畔的江南小镇?同里,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变得 喧嚣起来。汽车、人流穿梭往来,好不热闹。陈凯歌率领的《风 月》剧组从安徽黟县移师这“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水乡泽 国,继续紧张的拍摄。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著名园林“退思园”似乎毫不理会这人 间的纷扰,依旧是那般雅致迷人。只是踏入园中,方感面貌有 些异样。定睛一看,原来朱栏红楼都被刷成了深褐色,庭院中 到处悬挂着用牛皮纸糊成的巨大黄灯笼,氛围压抑得让人喘不 过气来,连园中的亭台楼阁、回廊水榭、泉石假山,仿佛也蒙 上了神秘、忧悒的色彩。 陈凯歌独自一人漫步庭园,神色冷峻,双眉紧锁。他一边 捋着满头银丝,一边仰望天空翻滚的乌云。他在思索着。他在 用生命营造着自己心中那场风花雪月。 不一会儿,身着白色纺绸衫、头发梳得锃光瓦亮的张国荣 与身穿湖绿色碎花旗袍的何赛飞步入园中。数月前,《霸王别 姬》获戛纳“金棕榈”大奖后,在上海首映,曾有缘和张国荣在《东方直播室》有过交谈,只是囿于时间关系,未能尽兴,但他那有问必答的爽直劲,令我印象深刻。心想,不妨乘着此次拍 摄间隙,聊聊更有趣的话题。于是,我找凯歌帮忙协调时间。 凯歌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只不过要我们等到下午那场“重 头 戏 ”拍 完 。 大概张国荣那天状态不佳,前后拍了十多条,凯歌仍不满意,皱着眉头,反复给演员说戏,双方都有些烦躁。可是,没过多久,天公不作美,下雨了,而且越下越大。凯歌见状,不得不鸣锣收兵。 我赶紧跑上去,向张国荣说明原委。于是,我们一起穿越月洞门,经过一段曲折的回廊,来到 “退思草堂”。站在堂前贴水平台,环顾四周,细雨蒙蒙,雾气 氤氲,各景点围成一幅舒展旷远、浓淡相宜、恬淡静逸的山水 画。望着这如梦的景致,张国荣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望着张国荣这身装扮,很自然地想起他演“程蝶衣”。“ 你活脱脱一个程蝶衣啊。”我脱口而出。“你的意思是我们都是极 度自恋的人?”他瞟了我一眼。随后转过头,沉吟片刻,幽幽 地说:“凡是演员都有几分自恋,唯其自恋,才能在镜中找到另一个自我。我在唱歌或拍戏时,就是如此,像着了魔似的。程 蝶衣最难演的是一个从小在戏班里被视作女人的伶人,举手投足都要有股子妩媚劲儿。特别是他对师哥段小楼的依恋之情。 程蝶衣是个绝对自恋又自信的人。他在舞台上的狂热和灿烂, 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电影里的程蝶衣入戏太深,终生沉浸 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追寻着不爱自己的爱人。作为演员的张国荣同样入戏太深,以至于把旦角曼妙的身段和纤柔的兰花指 都带入生活,令搭档张丰毅颇觉别扭。 说起《风月》,张国荣认为戏里的郁忠良比程蝶衣更为难 演。郁忠良从小随姐姐嫁入江南首富庞家,备受欺凌。为了报 复,他借烧大烟之际下毒,将姐夫变成植物人。压抑的环境、 扭曲的人性和变态的心理,注定演员要承受更大的煎熬。果然, 随后几天拍摄,张国荣与何赛飞等演员几乎每时每刻都活在角 色中,难以自拔。有场姐弟诉衷肠的戏结束后,何赛飞久久未 能缓过来,右手按着肝区部位,瑟瑟发抖。只见张国荣也满含 热 泪 , 紧 紧 地 抱 着 她 , 喃 喃 地 说 :“ 没 事 的 。 没 事 的 。 ” 此 情 此 景 , 令人动容。凯歌也感慨道:“国荣的表演,包括形体、语言,足 以支撑任何内心复杂的人物。特别是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令人心 寒的绝望与悲凉。停机后,国荣久坐不动,泪下纷纷。我并不 劝说,只是示意关灯,让他留在黑暗中。我此刻才明白张国荣 必以个人情感对所饰演的人物有极大的投入,方能表演出这样 的境界。他能通过可见的内部与外部的表演,使人物瞬间活起 来。”凯歌是真正懂张国荣的,但他俩也未能再创如《霸王别姬》 般的神话。十多年后,凯歌拍摄《梅兰芳》,我和卢燕女士前往 探班。看着监视器里黎明的表演,我们内心都升腾着一个疑问, 那就是如果张国荣还在世,他是不是扮演梅兰芳的不二人选? 我问过凯歌,他未有作答。我知道,这个问题太残酷,也许连 凯歌自己也无法回答。 访谈中,我们几乎无话不聊。除了《霸王别姬》和《风月》,他还主动提及自己与谭咏麟的“恩怨”。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 流行乐坛几乎是张国荣与谭咏麟二分天下,由此引发双方歌迷 旷日持久的较量,渐渐发展到势同水火的地步。而歌迷的这种 集体不理性行为,反过来又作用于他们的偶像。于是,谭咏麟 宣布不再领取任何音乐奖项,张国荣则以三十三场演唱会向歌 迷告别。不过,张国荣坦言:“在音乐方面,我们或许是对手, 但私底下却是相互包容的好朋友,没有任何芥蒂。”后来,阿伦 告诉我:“国荣是个很情绪化的人,尤其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 结果给自己造成许多无形的压力。他离世前几个月,我曾去他 家小坐,发现他很焦虑,老说家里风水不好,还拜托我将他养 的锦鲤寄放至一家戏院。其实,那就是患了抑郁症。”张国荣 去世后,在一场纪念活动中,阿伦伴着昔日影像与他合唱一曲 《风继续吹》。曾经的竞争对手配合得天衣无缝,可惜咫尺相近, 却已阴阳永隔。此时此刻,不知当年因自己狂热举动而将偶像 推上尴尬境地的歌迷们,心中又会作何感想?! 伴随着歌坛黄金时代的徐徐落幕,张国荣在影坛发展渐入 佳境,《胭脂扣》便是其早期代表作。他演活了戏里痴情而又懦 弱的富家子弟十二少,也因为这部戏,张国荣与梅艳芳成了莫 逆之交。平心而论,十二少的戏算不得多,纯粹是为梅艳芳跨 刀的。但在张国荣看来,演《胭脂扣》,就因为可以跟梅艳芳在 一 起 。“ 我 俩 就 好 像 前 世 今 生 的 亲 兄 妹 , 无 法 分 开 。《 胭 脂 扣 》 的 十二少和《霸王别姬》的程蝶衣,于我而言,都很重要,从中 可以看到我的演技、方法。我就是我,每次演绎都有自己的影子。”而如花和十二少吞烟膏了断尘缘的结局竟如同冥冥中的安 排,预示着两人的归宿。 从《胭脂扣》,我们又谈到了《春光乍泄》。从一九九〇年 起 , 张 国 荣 与 王 家 卫 相 继 合 作 了 《 阿 飞 正 传 》《 东 邪 西 毒 》 和 《 春 光乍泄》三部影片。张国荣的精湛演技和极强的可塑性,在王 家卫不走寻常路的拍摄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果说《阿飞正传》是张国荣的独白,《春光乍泄》则是他与梁朝伟的对 弈。拍摄此剧时,王家卫充分发扬脚踩西瓜皮的一贯作风,带 着剧组跑到阿根廷一耗就是几个月。在此期间,张国荣还患上 了肠胃病,苦不堪言。“记得有天在房间里和王家卫相对而坐, 我说,我们为什么会来阿根廷拍摄?这个问题困扰我许久,但 今天突然看到窗外的一座铁桥,忽然就明白了,也许我前世里 就是海外华工,在这里干活死了,所以,才又回到此地,做这 样的事。”说完这段灵异般的往事,张国荣侧着头,陷入深深的 沉思中,眼中还泛着泪光...... 二〇〇三年四月一日,张国荣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仅 四十六岁的生命。这只一生只能降落一次的“无脚鸟”,以如此 出人意料的方式完成了人生的谢幕。斯人已逝,余音未了。这 些年,我接触了不少与张国荣有过交集的朋友,他(她)们常 常跟我追忆有关他的点点滴滴,为他过早离去而唏嘘慨叹。 在王家卫电影里,摄影师杜可风是不可或缺的幕后英雄。 他隔着摄影机镜头与张国荣对话,他所看见和理解的张国荣, 或许比作为观众的我们更立体、更深刻。访问杜可风时,距离张国荣去世已有六年光景,但这个名字对他的触动,仍然超出 我的想象:“那么多年来,我在观众与张国荣之间充当桥梁的 作用,那是何等荣幸的事啊!我爱 Leslie,虽然我们个性不同, 但毕竟携手走过长长的一段路。Leslie 走,是他自己的选择, 我理解并尊重。但......”说到这里,素来玩世不恭的杜可风, 双眼噙满了泪水,哽咽得说不出话,拿着啤酒罐的手剧烈地颤 抖着。 《异度空间》是张国荣的“天鹅绝唱”。他在戏中扮演一个 精神分裂的心理医生。那时,他已罹患抑郁症,那样一部灵异 片对他的心理状态究竟产生多少影响,如今已不得而知。戏里 戏外的某种巧合,让此剧监制与编剧尔冬升难以面对,“Leslie 有恐高症,但戏里偏偏有跳楼情节。拍摄时,工作人员在他身 上吊好钢丝后,又绑上两根麻绳,我还亲自示范一遍,确认其 安全性,但 Leslie 仍很害怕,不敢往下跳。于是,每拍一个镜头, 我都在旁边搂着他、安慰他。没想到,他在生活中居然毫不犹 豫跨出那可怕的一步。”尔冬升还表示,此生将永不再看《异度 空间》这部片子了。 在留下的遗书里,张国荣特别感谢了“肥姐”沈殿霞。在 他患病那段日子里,沈殿霞总是以她的乐观,时时相劝,可惜 最终仍未能挽回老友的生命。肥肥生前跟我说:“我和张国荣住 得很近,他常来我家坐坐,有时也一起打打牌。每当看到他阴 郁低沉的样子,我就开导他,人生总有高高低低,不必太在意。 况且,尝遍甜酸苦辣,人生才有趣味。三月二十六日我还和他在半岛酒店喝下午茶,我们点了一份比萨,共同分享。真不敢 相信,隔了几天,他就跳楼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烟消 云散了......” 这些年来我常常会想,如果张国荣没有离去,他又会拍哪 些电影?唱红多少歌?得了哪些荣誉?是否会转战幕后?可 惜,人生没有假设,这些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这个比烟花更 绚烂的男子,把最华彩的生命之花绽放在了舞台上,定格在了 胶片里,留给自己的是难以化解的心结,留给观众的是永远的 叹息与怀念。 曹可凡专写大师的随笔集   披露60多位文学界、艺术界、演艺界大师不为人知的迷人故事。   从张爱玲到白先勇;从李香兰到张国荣;从启功到黄永玉,跨越百年的名家往事,看个过瘾。   白先勇、陈丹青、陈凯歌、白岩松、杨澜、黄永玉联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