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天职(回归教育本质完善孩子人格建构)

父母的天职(回归教育本质完善孩子人格建构)
作者: 胡萍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70
折扣购买: 父母的天职(回归教育本质完善孩子人格建构)
ISBN: 9787568250979

作者简介

胡萍,**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家***特邀儿童教育专家独立研究人 四川都江堰人。1986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先后任儿科医师和儿科学讲师,2001开始研究儿童性心理发展和儿童性健康教育。多次*邀参与***、四川卫视、新浪网、凤凰网、摇篮网等儿童相关节目录制。2004年开始在全国近百个城市开展儿童性教育父母课堂和孩子课堂。 主要著作:为父母写的书:《善解童贞》系列为孩子写的书:《成长与性》

内容简介

教育中的“道”与“术” “道”是指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即大自然的规 律,而且这些规律被研究者们证明是科学的。在教育 的范畴里,教育之“道”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第 一个层面是大自然植入人类个体生命发展的规律,这 些规律是被儿童发展研究者们研究证实的,比如,我 们前面讲到的行走发展规律,就是已经被研究者研究 证实的;第二个层面是教育者需要按照*教育者的身 心发展规律,***教育者。 “术”是指原则和方法。在教育的范畴里,教育 之“术”是教育者***教育者的原则和方法。 教育之“道”与教育之“术”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当教育者对*教育者采用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术) 遵循于*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道),即“术”生 于“道”之上,“术”就不会偏离“道”——尊重生 命发展规律,此时,教育的方法就能够帮助到*教育 者。 如果教育者的方法违背*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者的方法就会破坏*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导致 *教育者身心健康出现问题。我用自己养育根儿的教 训来说明这个道理,虽然我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 系,做过多年的儿科医生,但我却对儿童正常身心的 发展认知不足,错误的教育给根儿的成长造成了伤害 。 根儿出生后,由我和我的父母一起照顾,我们三 位都是医生,出于医生的本能,我们将根儿的卫生置 于很重要的地位,常常要求他保持手的干净,不可以 摸脏东西,*不能够在地上爬,**忽略了他生命中 运动发展的需求。在根儿8个月左右的时候,他开始在 地板上爬,被我们阻止了;根儿一直没有得到爬的机 会,凡是有一点危险的运动,我们都会阻止他。这让 他失去了通过摸爬滚打完成运动能力发展的机会,导 致了根儿在平衡功能、运动技巧、运动中的感觉统合 、自我保护能力、勇气和信心方面都遭*到挫折。 我们错误的教育行为导致的后果是根儿走路比同 龄人晚了近一年的时间。在他练习走路时,头会经常 碰到门框和家具上,路上稍有一点不平就摔倒……摔 倒的时候,为了保持手的干净,不会用手着地来保护 自己,而是高举着双手跌下去,让头和脸着地。根儿 长大后,运动协调能力依然比同龄人低,比如,同龄 孩子学自行车只需要一周,根儿需要一个月。在这个 例子中,因为我不懂得根儿运动发展的“道”,采用 了违背根儿运动发展的“术”,直接破坏了根儿运动 协调能力的发展。尽管后来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弥补, 比如带根儿游泳、学习跆拳道、打乒乓球,但根儿的 运动协调能力依然不足。 如果我当初懂得孩子的运动发展之“道”,为他 的摸爬滚打提供充分的条件,并保护好他的安全,我 的教育之“术”就是立足于“道”之上,这样的教育 之“术”才能够帮助到根儿完成运动的发展,而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