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6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作者: 编者:王剑冰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20
折扣购买: 2016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ISBN: 978753549301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家常与传奇 南丁 面对周淑丽自1962年至1994 gN~A--g余张生动 传神的照片,一张一张看过来,我就又见到了听到了 常香玉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和她说话聊天谈心。 周淑丽是**的摄影记者,这本照片集就是她三 十多年来跟踪采访所获的成果,真实地记录了常香玉 艺术人生的方方面面,使人们得以重睹艺术大师的风 采,弥足珍贵。为此,要谢谢淑丽的辛勤劳作。 我少年时就看常香玉的戏,青年时与她相识,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又长期在河南省文联共事,之 后就成为经常走动不见常思念的朋友,直至她去世。 与她的相处交往中,对她愈益了解,就愈益感动。 常香玉是一个农家女,是一个豫剧演员,是一个 人民艺术家。这个人民艺术家可不是个形容词,是国 务院正式命名的,而且至今为止,在艺术界,只有常 香玉是**为***命名的人民艺术家。这是*高荣 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演出所得捐献香玉号飞机支 援抗美援朝,获得“爱国艺人”称号,她是个伟大的 爱国主义者。自那以后,诸如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炎 黄二帝巨型塑像,救助下岗职工,抗击非典斗争,等 等,她都挺身而出,或为之义演,或捐赠善款,她是 个对**对社会对人民有着一颗滚烫的爱心之人。 香玉是个家常的人。1996年,我与香玉一起去北 京参加中国文联第五届全委会第二次会讥会前,她约 我去逛王府井,说是*托要为邻居捎两双布鞋,她自 己想换一个手表表带。我就看到她在王府井百货大楼 卖布鞋那一块,按照邻居的嘱咐而耐心地转悠细心地 挑选。在王府井一家钟表店,她挑选表带,总嫌太贵 。1998年,曾在香玉家吃过三次饭,两顿捞面条,一 次卤面,还有蒸槐花。1988年春暖花开时候,为香玉 杯艺术奖筹措资金,香玉与她老伴**率团西行演出 ,**站为巩义某乡镇,我曾驱车专程去探望,与香 玉**共进午餐,也是捞面条。又想起二十世纪六十 年代初,我在豫南一个村子搞***教育运动,香 玉和几位豫剧演员也到那个村子住过一段时*,她们 是去体验生活,了解农民,还在田边地头为农民演出 。那时规定,不准吃*鱼肉蛋,香玉她们都很守规矩 。对于农家女出身的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农家饭很好 ,面条,蒸槐花,足矣。 常香玉是个家常的人,又是将自己活成一个传奇 的人。你不觉得她是个传奇吗? 我曾试着用不同的词语,来状写常香玉,来表达 我的感动,表达我对这位比我年长八岁的我在心里敬 着爱着的大姐的敬爱之意。 比如:香玉风度。1991年第三届香玉杯艺术奖颁 奖大会演出中,常香玉登台唱了段《花木兰》,那年 她已年近古稀,她那一声“谁说女子不如男”,不但 高昂,激越,得再加上苍劲,就是如此高昂激越苍劲 地撞击着人们的心,特别是撞击着男士们的心。好一 个“谁说女子不如男”!香玉倾其一生诠释这句话, 这就是香玉风度。在寻思品味求索香玉这种风度时, 会逐步得到一点悟,得到一些快乐,那就是从卑琐中 从嘁嘁喳喳中从小家子气中逐步解放出来,像常香玉 那样为**为人民为社会多办些好事的悟和快乐。这 是大悟,大快乐。 比如:创造美丽。2003年,第九届香玉杯艺术奖 评出之后,那年的夏季,六月上旬,香玉从北京大病 初愈出院回到郑州,她给我电话,在电话中,她讲了 她的大病,讲了医生对她的有效治疗,她对医生表示 感谢。她讲了此次评奖承蒙《大河报》全力支持,她 感谢《大河报》。她讲了此次颁奖活动仍拟借河南电 视台《梨园春》栏目举办,她感谢《梨园春》。对生 活对他人,香玉总是充满着感激之情。此前几天,在 《大河报》头版位置,看到香玉为抗击非典斗争捐赠 善款的大幅照片,三个女儿陪伴在她身旁,站在另一 侧的《大河报》总编辑满脸都写着感动。那年香玉八 十岁。八十岁的香玉笑容依然美丽,流溢着女性的慈 爱的魅力。就是这个电话这幅照片,激发我想起创造 美丽这个词。作为一个艺术家,香玉在舞台上创造美 丽,壮丽之美的花木兰,凄婉之美的白素贞,俊俏之 美的红娘,等等,都是常留在观众心中的美丽形象。 作为一个人,香玉在生活中创造美丽,从二十世纪五 十年代为抗美援朝捐献香玉号飞机始,到近*为支持 抗击非典斗争捐赠善款止,从二十多岁至八十岁这半 个多世纪以来,她在生活中创造了多少美丽,她自己 也未必能说得清楚。因为,创造美丽对于香玉来说, 她是当着*子过的,谁能将自己的*子说得一清二楚 呢?创造美丽,于是,也就创造了美丽的自己。常香 玉做到的,我们未必都能做到。但是,虽不能至,心 向往之,如此,总会距美丽近一点。 2004年春天,香玉大病复发,又重回医院治疗。 多*之后,陪伴在她身旁的她的长女常小玉给我电话 ,说起她妈妈在病中有时会想起我,回忆起和我说话 聊天的一些情景。我问了她妈妈的治疗情况,祝她妈 妈早*康复,并请她代我向她妈妈问候。我总以为香 玉是又重回北京住院,所以在电话中我并未问及在哪 里住院。小玉大约以为我应当知道她妈妈在哪里住院 ,所以并未说起她妈妈在哪里住院。直到6月1*,香 玉去世,我才恍然知道香玉就在郑州省人民医院住院 。阴差阳错,在她病重时,我竟未去看望她。不管因 为什么,我觉得对香玉我有所亏欠,至今,我仍觉得 这是件憾事。 向香玉遗体告别仪式那天,阳光灿烂,在灿烂阳 光的照耀下,这么多的人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从 郑州从各地自发赶来的成千上万的人们,一起涌向殡 仪馆,都是爱戴她迷恋她惦念她怀想她的戏迷,都要 *后看她一眼。我就是在这人头攒动的人群之中,被 推拥着与人们一起走向安详地长眠的常香玉的,向她 默哀,向她鞠躬。就是在这人群中,我真切地感*到 一个真正的人民艺术家,与人民之间有着怎样浓得化 不开的血肉相连心灵相牵的关系啊。常香玉就是这样 的人民艺术家。人民艺术家,这的确不只是一个干巴 巴的称号。 不觉间,香玉已走了十二年。香玉的美丽的灵魂 在天国必定安宁。因为,有这么多这么多的热爱着她 的人们的心在温暖着她。 选自《河南*报》2016年9月29* P1-3